摘要: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需要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層次的,當一些低層次人的需要得到了基本滿足之后,我們才會有動力向高一層的需要邁進。安全感,興趣,自信心,主動性,都是學生強烈的心理需求,既是創設積極課堂心理環境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關鍵詞:心理需求 安全感 自信心 興趣 積極課堂 心理環境
安全感是人除生理需要以外最基本的需求。在課堂上,學生要有足夠的情緒安全感,才能使學生有勇氣迎接學習和心理的挑戰。如果個體處于一個安全和積極的環境中,那么他(她)的擔心和不安的情緒將會大大減少。
(一)從教師的角度來講,要為學生創建一種具有情緒安全感的課堂環境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勇于“冒險”。
教師給學生進行示范,然后讓學生明白任何人都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天才。這樣教師在課堂上起到帶頭作用,教師在課堂上一旦遇到難題,這時候教師要向學生敢于承認自己的不知,在學生面前表現真實的自我。
其次,教師要把課堂建成溫暖、相互熟悉、相互接納的學習場所。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主動的親近學生,實時的聽取學生的意見,對教學進度和內容進行適合的調整,從而滿足學生的要求,這樣能夠讓讓學生感到有能力來勝任學習;同時,作為教師我們的態度要和藹、語言要讓學生感受到親切,從而縮短彼此間的距離,這樣才能消除學生拘謹、害怕失敗的心理障礙,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自愿的去學習知識。借此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征服學生,能產生、保持并強化課堂安全感。
再次,教師要樂于給學生需要或渴求的額外幫助
許多學生在向老師尋求幫助時會感到難為情,除了是因為感受到了來自同伴的壓力,主要還是教師給了學生壓力。較少的時間和超負荷的工作給教師造成巨大的壓力,但幫助學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教師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因此,教師的耐心和愛心同樣重要,有時耐心會更為重要。
(二)從學生角度來講,通過自我調節保持自己的情緒安全感
不安全感是消極行為的源頭。具體地說,課堂中的大部分不良行為都是由不安全感造成的,而不安全感則是一種消極情緒,情緒源于思維,所以說不安全感源于消極的想法。如果教師能夠幫助學生不僅能認識到這一點并能學會調節、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思維,那么學生也能擺脫不安全感。
(一)精彩的新課導入是創設積極的課堂心理環境的直接前提,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節課的開頭猶如一首歌的前奏曲,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卻關系到一節課的和諧與成功,起著影響全局的作用。因為它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對整節課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強迫學生學習,學生對所學東西是不會留在記憶里的,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如果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就會主動、積極和自覺,學習時輕松愉快,不會造成心理上的負擔,學習效率自然會高。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教師要力求生動,形式多樣,使學生處于渴望學習的心理狀態。教師還可以通過新的內容、新的觀點、新的教具、新的板書來導入新課,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課堂的開始就調動學生的潛在動力,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學習。
(二)課堂教學的設計應適合各個層面的學生,使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這時候教師要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采用適合的方式實施教學,教學設計上我們要選擇有層次、有梯度的問題,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收貨知識的喜悅,這是創設積極課堂心理環境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學方法與學生的情緒與意志領域有所碰觸,這時候學生的智慧被激發,從而對知識的求知欲望逐漸提高。我們教師通過設計這樣具有層次的問題,能夠將教學中的難點分散、重點突出。
三、樹立并保持學生的自信心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心是英雄的本質”。
(一)教師要向學生傳達合理的期望
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說他是什么樣的人。這種正面的心理暗示就是你的期望。很多研究表明,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經驗中逐步形成并發展起來的。自信是一個人的主觀意念。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證明,教師對學生期望的高低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教師對學生的高期望會促使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而教師對學生的低期望會使學生的表現越來越差。教師所傳達的期望信息常常會激發或挫傷學生的自尊心,進而影響其態度和行為的變化。
(二)少批評,勿嘲諷,保護學生自尊心
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往往會使他們喪失自信心,甚至產生自卑、自輕、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的念頭。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在提問時,我們要精心設計,有效啟發。如果答錯了,不能批評和嘲諷,要鼓勵他爭取下一次機會,還要耐心地多給他機會。只要有了小小的進步,老師應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堅信自己有能力,并樹立起“我能行”的信心及取得成功的欲望。
(三)認真檢查、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保持學生的自信心
為保持學生的自信心,需要教師持續不斷地花費很多時間關注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然而繁重的課程會驅使許多教師加快進度。這樣,就只能顧及到接受能力快的學生,對于反映慢的學生有時候無暇顧,這樣直接導致反映慢的學生成績更加落后,導致這些落后的學生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最終還會導致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違反紀律。所以,要認真檢查、監督學生的學習,從而保持學生的自信心。
此外,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快速、準確、詳實的反饋,建設性的評價方式都能樹立、保持并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安全感,興趣,自信心,主動性,都是學生強烈的心理需求,既是創設積極課堂心理環境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1]伍新春.學習動機的激發策略[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2]沈湘秦.自主課堂[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基金項目:2016年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課題名稱:“翻轉課堂”在衛生職業院校化學教學中創設積極課堂心理環境的價值研究,項目編號:1508027,課題組成員:劉雅,朱慧芳,陳霞,安靖,胡金鐘,劉東陽,耿麗巧;作者簡介:劉雅,副教授,教育碩士,化學教育,廊坊衛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