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藝
摘要:新課程改革在初中教育中不斷滲透,為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并且也為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非常多的有效教學模式,其中層遞式教學模式就是當前最受教師和學生歡迎的教學模式,而對于層遞式教學理念,主要要求教師應通過循序漸進的形式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注重的是在實際教學中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明確學生個體差異性,要求教師開展語文作文教學引導時,堅持以學生心理特征以及認知規律為基礎開展更為合理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層遞式理念 教學設計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開始階段是主要就是將語言進行輸出,而且通過對實際的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發現很多學生在進行作文創作時,雖然已經明確了寫作的意象以及方向,但是卻不知道運用什么語言進行組織,無法將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展現出來,不能運用更為恰當的語言或是語句去描繪和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在寫作中并沒有恰當的運用修辭手法,因而使得學生無法找出寫作的切入點,在寫作時也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很難對作文內容進行豐富,導致最終呈現的寫作內容也很難達到相應標準。而對于這一問題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寫作素材的累積以及欠缺良好的寫作習慣,在日常寫作時沒有進行知識的累積,因而導致寫作時無從下手,不知寫什么。教師應從學生的客觀學習狀態進行分析,要在實際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層遞式理念開展作文教學活動,首先應明確學生出現這些問題的成因,并制定更為合理的層遞式教學形式,使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所學知識,增強自身寫作水平。教師應重視學生文學素材的積累,將其視為教學活動的重點部分,并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寫作習慣,這樣才能為學生寫作奠定有利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通過讓學生在閱讀中累積更多的知識以及寫作手法,并養成記錄優秀句式和詞匯的習慣,將這些有效的滲透到自己的知識結構當中,增強學生知識儲備量。
在實際教學當中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在實際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下不斷增強自身學習能力。在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階段,其有著豐富的情感表達以及內心體驗。而在實際的作文教學思維引導中,應重視學生心理感受以及學習體驗的引導。在寫作創作當中,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儲備量以及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等,這是保障寫作創作良好開展的關鍵,而且在寫作中對課堂教學氛圍以及環境也提出較高要求。而如果學生在妙趣橫生、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下,將會對寫作產生良好的興趣,也會對其創作靈感帶來啟發,且整體的創作思路也會變得多樣化。
例如,在開展《濟南的冬天》一課教學中,為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應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設計更為有趣多樣的教學氛圍,進而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體驗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在教學前,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并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制作教學課件,這樣教學形式應堅持由淺至深的形式來開展,首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通讀和分析,明確作者想表達的內容,之后在引導學生對文章寫作手法進行學習,然后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記錄到自己的筆記當中,進行簡單的仿寫,并將這些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庫當中,讓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和寫作技巧。隨后教師應為學生設計以“家鄉的冬天”為作文主題開展寫作,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在對文章進行分析后,大膽創新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
對于作文寫作主要就是通過文字的收集、組織以及匯總的綜合性思考和表達的形式,能夠有效的將學生內心世界和內在感受更好的抒發出來。而對于語文教師來說,應在教學中重視以人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則來開展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應合理的滲透和運用層遞式教學理念,并堅持學生切實感受為重點,在良好的教學思維引導下,引導學生形成合理的學習動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引導學生科學的寫作思維,這樣才能為學生后期寫作提供有利保障。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體驗和學習感受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寫作思路,轉變傳統固定式的寫作思維,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并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是學生找出不同的寫作切入點、多角度的寫作思路以及多樣化的寫作素材等,從而更好的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特點,真正有效的增強學生寫作水平,并發揮層遞式教學理念的作用。
層遞式教學理念是當前教育環節下最有效的教學形式,其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開展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真正有效的增強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讓學生累積更為知識,不斷增強自身學習水平,為學生未來健康穩定的發展能夠提供堅實基礎。
[1]朱光華.層遞式教學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7,(53).
[2]王偉霞.層遞式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1).
(作者單位:惠州市仲愷高新產業開發區惠南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