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已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是高校對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基本任務,筆者主要從三個層次闡述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1. “幫”,積極鼓勵學生養成創新創業的習慣。2. “扶”,積極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3. “送”,放手讓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的活動中去。本文主要通過以上三個策略進行研究,分級討論,層層遞進,意在全面提高大學創新創業的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策略;技能;基礎
一、 前言
2014年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思想,創業水平和創新成果在我國達到了更高的層次,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陣地,對于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對于目前很多流于形式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效果。因此改變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刻不容緩。
二、 主要內容
筆者認為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1. “幫”,培養大學生養成創新創業的習慣意識,達到認知認同。2. “扶”,積極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達到情感認同。3. “送”,放手讓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的活動中去,達到行為認同。策略一“幫”主要針對大一的學生,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興趣,養成創新意識;策略二主要針對大二學生,為學生創造創新創業的能力和機會,策略三主要針對高年級學生,學校積極為大學生做好創新創業的保障工作,為學生創業的行動提供技術和平臺的支持。以下主要從這三個層次闡述。
1. “幫”—激發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興趣是第一任導師”,大學生剛進入校門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尤其是創新創業的能力,同時對創新創業大學生以前從沒接觸過,對于這個領域就是一張白紙,因此作為剛入校的大學生來說,高校可以從促進學生養成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入手,從認知上認可創新創業這個新的領域。
(1)培育創新創業環境,促進創新意識養成:根據認知的“知、情、意、行”的規律,創新創業能力在這個階段更多的是對“知、情、意”的培養,此階段學校應更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和發散,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沒有創新意識,學生更不會有創新創業的行動。高校以社團為主體,積極開展各式各類的活動,開闊視野,激發創新創業的興趣。通過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培養學生團隊意識、群策群力的創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2)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傳授創業知識: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系統地為學生傳授創新創業知識,讓學生充分了解和熟悉這門課程。實踐證明創新創業的知識不僅包括創業的知識、管理的知識還應包括各方面的綜合知識,如有關創業的政策、法規,以及人文社科學知識。系統的創新創業知識結構的形成,需要學校積極開設創新創業課程,還應包括第二課堂的知識傳授,如社團舉辦的創新創業知識競賽、社團舉辦的各種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活動,學校和社會共同承擔的SYB課程。應積極發揮圖書館在學生創新創業知識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學校圖書館可以單獨提供學生創新創業學習的書籍和資料。另外,學??梢耘e辦杰出校友、當地企業的成功人士的座談會、分享會,開闊學生視野,完善學生創新創業知識體系。
2. “扶”—夯實基礎,培養技能
經過大一的學習后,在大二可對學生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并逐漸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
此時高校應針對學生的創業技能、創業品質的培養,對一些有創新意識和創業意愿的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促使學生創業素養提升,并及時知道學生進行創業規劃,主要針對大二大三的學生。采用課堂知識和實踐知識相結合的方式,課堂內容強調實用性和針對性。主要加強學生創新理念、創業理論知識的夯實,通過學校創新創業選修課,SYB強化班,傳授企業管理能力、綜合性素養,并介紹國家創業的形式與政策。如可開設現代企業管理知識、金融知識等教學課程,豐富大學生創業知識。另一方面,開展結合校內外科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模擬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業孵化活動等,開展專項創新創業培訓活動,如組織學生參加“挑戰杯”等大型創業競賽的培訓活動。
3. “送”—創造機會,提供保障
(1)創造機會,鼓勵學生參加創業活動:針對部分大三學生和主要大四學生,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檢驗學生已掌握的創業知識、磨煉創業心理、為創業做好充分準備。在此時期高校主要通過學生的實際創業操練,即通過高校創業園、大學生創業者聯盟、校企合作企業、企業管理指導等方式,讓已經創業的學生獲得企業管理培訓、金融知識、項目策劃、技術指導、計劃孵化等方面的支持,學校對已創業的學生也可以進行介入指導幫扶,幫助學生企業穩定的前進。高校及時掌握各類與學生創業的有關平臺信息,包括國家的政策信息、市場的競爭信息、科技的發展信息、勞動就業信息等。全方位的支持創業學生的企業發展和人文關懷,為學生企業成功接軌社會和被社會認可。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通過學校和企業合作進行產教研結合,提高學生成功創業的可能性;②通過孵化園對學生的創業計劃書悉心打磨,讓學生自信的發揮自己的創業項目;③及時反饋學生的創業問題和創業優勢,形成本校特色的創業模式,并積極傳承。
(2)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保障:就目前來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主要障礙是缺乏創業資金,高校如果能減輕學生創業的資金壓力,很大程度可提高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但是資金完全依靠高校的支持更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政府部門要形成促進大學生創業的良好環境,加大學生創業的資金支持力度;走進學校、走進學生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大學生創業貸款機制,積極引導和指導學生選擇合理的融資方式;國家和社會要積極研究制定專門針對符合大學生創業的政策貸款,并對大學生自主創業實行稅費減免、提供小額擔保貸款、落實創新創業補貼等政策,減輕大學生創業的資金壓力。
三、 結論
大學生創新創業是全民創新創業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就大學生主體而言,又存在特殊性,其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創新創業發展,因此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必須貫穿學生的大學生涯,層層遞進,保證每個環節的順利進行,才能保證創新創業人才立足于社會。
參考文獻:
[1]黃林楠,丁莉.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8-160.
[2]馬慧敏.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三位一體培養體系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6):12-14.
作者簡介:
張忠宇,江蘇省鎮江市,江蘇大學京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