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蔚
摘 要:中小企業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的研究及防范工作對企業發展而言至關重要,為了使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更好的發揮作用,對社會剩余勞動力方面的問題進行解決,需要對其中制度缺失、執行力不高和保障機制缺失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制定適宜的防范措施對問題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進行防治,最終為中小企業勞動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中小企業;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防范
所謂中小企業,即企業資產、人員配置及生產經營等方面低于傳統大企業規模的單位,具有業主直接管理、營業額不高和雇用人數不多等特點。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對勞動者進行科學合理地領導、計劃安排、組織協調和控制,做好員工錄用、考核、調配、組織安排、使用、工資和獎金福利發放、工作績效評價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對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防范方面的工作加強重視,下面對相關內容進行具體分析。
一、中小企業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
(一)機制缺失引發的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
勞動合同管理可謂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結合企業實際對內部勞動關系管理機制進行構建,為勞動合同簽訂、履行、變更以及解除終止等方面工作提供更多支持,減少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方面的法律風險問題,但是很多中小企業未能按照法律規定對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溝通機制等進行構建和完善,無法為勞動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保障,某些情況下甚至會造成勞資矛盾的擴大,使爭議解決成本增加。另外,企業未能對集體協商制度進行制定和完善,勞動者處于弱勢地位,無法將自己的真實想法等進行傳達,在自身權益受損時,不能在第一時間獲得相應的幫助和救濟。
(二)執行不力引發的風險
很多中小企業開展勞動管理工作時,可能會遇到以下問題:企業對勞動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進行了制定,然而卻未能將其較好的落實下去,例如,部分中小企業存在向新招納員工收取各類押金費用和保證金的情況,這些行為明顯與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不符,企業未能按照規定要求規范勞動管理方面的操作,并且未能對相應的違規行為進行懲處。另外,規章制度執行程序錯誤、執行過程不合法等問題同樣為執行不力的一種表現,如何對這些因素導致的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進行防范和處理成為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1]。
(三)制度缺失引發風險
部分中小企業未能對嚴謹、規范和完整的勞動管理制度進行制定,對勞動管理工作的開展產生一定影響:首先,部分中小企業現有勞動規章制度在法律效力方面有所不足,無法為勞動爭議問題處理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法律依據;其次,對勞動規章制度進行制定時,未能對現行法律方面的內容進行考慮,導致二者存在矛盾和沖突,不能為勞動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正確的方向和依據,可能增加了企業的民事賠償責任;再次,未能按照法律規定要求對勞動規章進行制定,發生勞動爭議時根本無章可依;最后,勞動規章程序存在不合理、不公開的問題,未能使勞動者更多的參與規章的制定工作中,不能對勞動者合法權益、心聲等進行更多考慮,導致勞動者對相關規章制度的接受度較低,規章制度執行困難,無法起到其應有的作用及效果[2]。
二、防范措施
(一)完善各類機制
其一,針對勞動合同管理方面的重要工作,中小企業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及發展需求組建相應的勞動關系管理部門,在需求較少的情況下,可安排相應的專業管理人員對其進行負責。上述勞動關系管理部門或相應的人員需要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直接對企業決策層負責,在企業自身能力、資金等方面允許的情況下可組建相應的法律事務部門,而規模較小、能力及資金有限的企業可通過加強外部合作的方式進行處理,獲得更多專業法律機構的支持和幫助,為勞動管理提供更多支持,能夠對勞動合同簽訂、續簽、變更以及解除終止一類的法律事務進行合理應對,增強中小企業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的抵御能力。
其二,對企業內部勞動爭議解決機制、勞動矛盾溝通協調機制進行構建。調解對企業中勞資矛盾的解決、勞資關系協調等具有重要幫助,因此企業需要依據相關法律健全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成立相應的調解委員會;此外,通過增加雙方溝通、交流的方式,對談判機制進行健全等同樣為勞資沖突和矛盾處理的重要方式,在溝通協調機制的輔助下可以使員工感受到企業對自己的尊重和重視,同時能夠使企業對經營管理和勞動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進行了解。一般而言中小企業可通過現代化雙向溝通機制的構建,多角度、全方位的溝通和完善勞動者集體協商機制的構建對此方面工作進行輔助,確保企業領導、管理部門、基層員工等方面信息暢通,使企業對勞動者訴求產生更多了解,平衡雙方的力量,減少后期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的出現[3]。
(二)增加執行力度
部分中小企業勞動管理工作存在執行不力的情況,為了對勞動管理相關規章制度進行有效落實,提高執行力度,企業可以組建相應的監督檢查小組,安排專人完成勞動管理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此外,需要對相應的懲處機制進行構建和完善,一旦察覺工作人員出現違規行為,能夠按照相應的制度和機制對其進行處理,一方面保證了企業勞動管理規章制度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另一方面能夠對工作人員進行警醒,做到獎懲得當,在獲得更多信服的同時提高勞動管理人員依法、依照規章制度辦事的積極性[4]。
(三)對勞動管理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健全
為了對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進行有效防范,中小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現實需求等對相關制度進行制定和完善,并且加強對相關法律規定的了解,確保規章制度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避免與現行法律方面出現沖突問題;在實踐過程中,企業可以不斷根據實踐情況對其進行改進和完善,進而使相應的規章制度更加符合企業工作實際,能夠對中小企業勞動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提供指導。具體來講中小企業可以結合勞動過程的組織工作、勞動管理工作實施情況和相關法律確立相應的規則,對交易活動參與人員的主觀看法進行參考:其一,在勞動主觀贊同意愿的基礎上對相應的約束和契約規范進行制定;其二,在勞動規章現有法律規范性質的基礎上約束勞動者,和勞動者自身意志和是否認同沒有聯系,即法規范說觀點[5]。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勞動規章制度中的法律風險,企業自身需要加強對此類問題的重視,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要求確立內部制度,這既是法律賦予企業的權利,也是企業應盡的義務。另外,企業需要對勞動規章權限、程序以及內容方面進行關注,使制度獲得更多法律的認可和保護。
結束語:
總結全文,隨著勞動合同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等方面的健全和完善,企業員工開始學著利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但是在很多中小企業中,存在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在制度、保障機制和執行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如何對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進行有效防范和處理成為人們研究的重點問題。本文已經對中小企業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和防范措施進行具體分析,以期為中小企業勞動管理法律風險防范工作提供一定啟發和參考。
參考文獻:
[1]毛瀟逸.中小企業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問題研究[J].山西青年,2016(19):172-172.
[2]陳玉江.淮安中小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現狀及成因分析[J].世紀橋,2012(13):133-134.
[3]任積麗.中小物流企業勞動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防范[J].物流技術,2014(9):59-60,91.
[4]王玲.中小企業勞動管理法律風險及其防范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6,37(7):145-146.
[5]郝猛.談企業勞動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與防范[J].統計與管理,2016(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