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凡 王曉磊
摘 要: 當前,隨著國際海事組織對海上通信更新換代的變革要求、“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海洋管理新格局的構建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理念正在引發通信信息技術的快速更新、發展,給水上通信事業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戰略機遇和挑戰。為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科學謀劃發展,最大程度地發揮水上通信支持保障作用,應當對天津海岸電臺對接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服務舉措進行戰略性分析。
關鍵詞: 海岸電臺;一帶一路;海洋強國;互聯網+;京津冀一體化
一、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海洋強國”重大發展戰略
“一帶一路”戰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
“海洋強國”戰略是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海洋強國”重大發展戰略,天津海岸電臺認真做好遇險通信值守,安全信息播發、公眾通信三大常規業務并積極加強裝備建設、拓展通信業務。
1、加強通信值守
加強通信值守,服務港航發展。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不斷提升人員綜合能力,打造一支精良的通信窗口服務和保障隊伍。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遇險通信值守、安全信息播發和船岸公眾通信工作的規范化水平,提升服務質量。結合港口發展戰略,加強與港航部門的溝通,深入挖掘用戶需求,發揮自身優勢,為用戶提供的優良的通信服務,成為港航發展的重要支撐保障力量。
2、拓展通信業務
推進天津海岸電臺高頻DSC業務開通工作,為北極及重點海上航線船舶遠距離地面系統遇險報警提供有效通道。同時積極做好電臺人員的引進和培養,增強海上遇險通信保障能力。
為北極航道提供船岸通信服務,解決海事衛星高緯度地區不能覆蓋的問題。以ITU海岸電臺和特別業務表及北極航線通信隨船測試情況為基礎,積極搜集北極航線沿岸及國內海岸電臺各類通信業務覆蓋情況,總結整理北極航線船舶用戶海上通信指南。
服務北方海區范圍內船舶航行安全需求,爭取盡快開通NAVTEX 4209.5Khz播發業務,增加區域安全信息播發能力,在原有的安全信息播發手段的基礎上,使語音、報文等形式的海上安全信息做到北方海區全覆蓋。
天津通信中心于2016年10月1日面向公眾用戶免費開放北斗安全信息播發業務。該業務在遇險救助、船舶安全航行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同時為廣大航海用戶與陸地間的便捷通信提供了新的選擇。天津通信中心繼續做好該系統的應用推廣工作,并配合通信信息處,開展該系統的功能升級、系統優化工作。
為順應E-航海發展趨勢,更好發揮海上安全通信的保障作用,展開對E-航海下海上安全通信保障的研究。旨在通過對E航海下海上安全通信框架、海上安全通信保障手段、通信方式、信息內容等進行研究,展望海上安全通信行業發展,助力GMDSS現代化,并對我國海上安全通信保障規劃提出建議,充分發揮海上安全通信的保障作用。
3、加強裝備建設
實施天津通信中心天津海岸電臺黃港電力系統改造工程,更新原有的變配電設備,實現供電增容,消除供電設備老化帶來的安全隱患,為進一步利用好黃港場院創造條件。
繼續深入推進天津海岸電臺升級改造項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天津海岸電臺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更新老舊收發信設備、天饋線系統,架設北極航線等(東北段)專用天線,為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服務,提供全天候、全地域的通信支撐保障。
二、服務國家“互聯網+” 重大發展戰略
“互聯網+”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加強與天津航測科技中心交流協作,充分發揮雙方在信息資源、技術力量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強化對國內、國際海上通信技術、裝備及規則的跟蹤,掌握最新發展動態,加強新技術應用。
研發海上安全信息發布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為天津海事局各海事分局,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標處等,提供所需的海上安全信息,實現海上安全信息的自動分發,并為將來信息服務做好準備。
航保業務數據應用研究項目主要通過對于海事、港航單位、船舶公司等相關單位的用戶進行需求調研,以北海航海保障業務數據云平臺為數據支撐,提出航海保障信息服務資源集及服務體系架構模型,為推進航海保障通信向現代信息服務轉型提供參考依據。航保業務數據應用研究項目依托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對于航海保障資源的全面整合,匯聚航海保障數據資源,實現航海保障數據服務升級。同時對航海保障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探索數據使用新方式,整體規劃數據使用、管理和共享方式,提供智能化、綜合化的航海保障服務資源集,滿足海事、海洋、港航等用戶對于航海保障信息日益增加的需求以及對于信息獲取及時性多樣性的要求,航保業務數據應用研究項目將航海保障數據轉化為服務,構建服務體系架構模型,改變傳統對外服務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航海保障數據信息共享,促進“互聯網+航海保障”發展,向公眾提供全時域、多維化的航海保障服務。
三、服務國家“京津冀一體化” 重大發展戰略
京津冀是中國的“首都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共11個地級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為中部核心功能區?!丁笆濉睍r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出要構建世界級現代港口群。
天津海岸電臺地處渤海之濱,區域優勢明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戰略的指導下,天津通信中心積極支持和配合通信信息處,創業創新,積極探索環渤海及北方海區海上通信保障協調機制,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加強與北方海區各通信中心業務交流和溝通協調,在技術、業務工作中互相支持,彼此配合,做好北方海區遇險安全通信保障工作。
推進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微信公眾號、天津海岸電臺微信公眾號和“北海之聲”工作發展。推進航保中心微信公眾號建設,繼續做好天津海岸電臺微信公眾號運營,向涉海單位、船舶電臺用戶做好宣傳推廣,擴大受眾范圍。建設天津海岸電臺水上廣播電臺,對外播發安全信息,搜救信息、漁業信息、生活信息等綜合信息,為水上船舶,特別是非公約船提供語音廣播服務。
配合天津市應急辦,探索天津海岸電臺納入天津市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相關工作。天津市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對外通過手機短信、移動終端、電子顯示屏、微博、微信等多種手段向市民發布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天津海岸電臺業務可覆蓋天津水域,可通過天津海岸電臺現有安全信息播發手段對天津市水上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進行發布,拓寬天津市預警發布系統服務范圍,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四、總結
為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科學謀劃發展,最大程度地發揮通信支持保障作用,在對轄區通信現狀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天津海岸電臺對接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服務舉措進行戰略性分析,從而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有助于更好的發揮海上通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