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超
摘 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電網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原有配網調度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供電需求,需要對其管理模式進行改革與完善。同時,在供電過程中,配網調度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給予有效的管理,這樣才可以充分實現供電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本文在總結配網調度管理現狀的基礎上,闡述了配網調度精細化管理要點,以此充分發揮配網調度的作用,促進電網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配網調度;精細化管理;要點
配網調度作為配網管理的核心,對配網管理質量有著一定的決定作用。在電網規模不斷擴大的形勢下,電力調度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對提高電力企業供電能力與管理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深人探討分析。
1.概述
配網基建工程施工管理對配網基建工程項目的質量非常重要,并始終貫穿于整個項目施工過程中,備受人們的關注。在很大程度上,配網基建工程的質量取決于配網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但是施工管理的任務內容比較多,如施工的質量、施工的進度以及安全性等,這些因素都與施工管理息息相關。目前我國的配網基建工程飛速發展,競爭力也越來越大,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就必須提高配網基建工程的質量,保證工程施工的進度,對施工隊伍進行精細化的施工管理,才能提高企業競爭力,保持企業良好的形象,推動配網基建工程和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多年來,筆者在多個群體配網基建工程方面,積累了較多的經驗,以下就對配網基建工程的精細化施工管理和大家進行探討。
2.配網基建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1)在配網基建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精細化施工管理,能夠密切關注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之間的關系,以確保項目施工的順利進行,創造優良的環境與氛圍。通過精細化施工管理效果將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個人效益的實現進行了直接的掛鉤,即為施工管理的效果直接影響著甚至是決定了工作人員獎金,精細化施工管理模式的實施,有效避免了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之間互相不信任現象的出現,使得兩者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密切,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施工人員的情緒,激發了其工作的積極性與熱情。班組與組成人員是施工現場的最小組織單位,其積極參與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為施工質量與進度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推動了配網基建工程的穩步發展。
(2)在配網基建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精細化施工管理,能夠明確各位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的具體職責,從而促進施工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精細化施工管理模式重視目標責任制的建立與實施,其將各項工作進行了一定的細化與量化,使得各個工作崗位與在職的工作人員均被分配了具體的任務,包括整體配網基建工程的負責人員、班組負責人員與基層的個人,均被分配了明確的職責與任務,直接強化了全體員工的責任意識,使得每一位施工人員均能夠全身心的投入施工中,規范自身的行為,嚴格按照有關規范標準進行操作。一旦發現施工管理問題,管理人員也會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處理,確保了項目施工的順利進行。
3配網基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很多行業都沿用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這既不利于資源的節約、經濟成本的降低,也不利于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提升,還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配網基建工程也是如此。具體來說,當前配網基建工程一線施工人員的業務水平較低、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施工過程中各個工序的施工監理工作不完善,監理人員沒有盡到監督、管理的責任,施工水平較低,導致一些施工出現難度,嚴重影響了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在這種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之下,配網基建工程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銜接主要依靠經驗和人際關系,一旦出現人事變動,將直接影響工程施工各個環節的無縫對接,出現了“有問題無人負責”“多頭管理”等問題。
3.1施工監管的力度不夠
目前,在配網基建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使得按期保質交付工程項目存在很多問題,質量不達標或者拖延工期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即便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一套針對配網基建工程項目的監管制度,然而由于對監管制度的重視程度不夠,加之尚未設置專門的部門進行日常的監管執行工作使得制度的貫徹和落實大打折扣。
3.2施工人員整體素質低
配網基建工程的施工地點流動性較大,施工內容十分復雜,施工環境也較為艱苦,再加上當前我國配網基建工程的施工人員大多來自農村,文化水平普遍低,自律性也相對差,年齡也存在偏高的情況,在具體工作中,缺乏施工理念,過度依賴經驗,無法完全掌握各類施工技術,違規操作現象時有發生,大大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難度。此外,施工企業也因為自身條件與資金的限制,無法正常開展對施工人員專業教育的培訓工作,直接導致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能無法滿足施工要求,職責也十分模糊,安全意識相對較低,對配網基建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造成了嚴重的阻礙,且也給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易發生事故,最終給施工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3.3施工管理的技術水平較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有效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力量。如今,科技的力量帶來了各國、各領域之間的技術競爭,尤其的配網基建工程。我國的配網基建工程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就必須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技術,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配網基建工程的技術一般都集中在工程的方案設計、工程資金預算和竣工驗收交付等環節,都可以采用先進的技術來提高施工的周期和配網基建工程的質量,使其更好的為社會人們服務。但是,目前我國配網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技術水平相對而言比較低,對新技術、新產品也沒有及時的引進更新,使施工管理水平低,工作效率和工程質量都難以保證,同時對配網基建工程施工的精細化施工管理的實現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4.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的精細化管理對策
4.1做好施工過程的質量科學管控
施工實施階段是配網基建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是對于施工設計意圖進行轉化如果這一階段質量控制工作的開展落實不到位,出現遺漏,那么就會對于整個施工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配網基建工程項目在展開施工過程中,應該從更加科學的角度展開質量管理工作。例如,質量管理人員可以利用統計學的技術,結合排列圖、直方圖、控制圖等對于質量管理工作開展落實情況進行了解。在施工過程中,結合進度計劃編制項目WHS設置表,嚴格執行《質量控制作業標準(WHS)》,業主項目部每月督促參建各方做好檢查記錄、簽證記錄及圖片歸檔落實。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也應該做好跟蹤檢查,對于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應該進行重點排查,發現根源,同時提出科學有效的解決和應對策略。在實際施工中,應該對于質量管理工作的控制目標和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及時了解,并且對于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對關鍵環節的責任人應該及時進行問責,并且嚴肅處理提升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工作的落實效果。
4.2完善管理制度
配網供電可靠性管理是供電部門持續供電能力的體現,也反映了人們對供電系統的滿意度,是電力部門管理和技術水平的最終體現。因此,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成立專門的部門組成可靠性管理會,形成由組長、副組長、技術人員組成的從上到下的成體系的管理網絡。①這套可靠性制度要貫穿于供電部門的各個管理階段和管理部門,并且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并安裝規章制度嚴格執行。②分解管理目標,通過測算的年停電戶數和各個班組管轄區域內的變壓器數量,制定可實施的管理目標,提高各班組的積極性和工作責任心,提高可靠性管理。
4.3驗收精細化管理
為了確保配網基建工程驗收的可靠性,監管人員都要對工程進行拍照留檔,以確保工程質量能驗收合格。同時需要對圖像中的驗收工程部分進行測量比照,來確保驗收拍照留檔的數據的可靠性。驗收時間一般以驗收部位施工結束后開始,對于需要掩埋的管線等在掩埋前就進行拍照驗收。這種拍照驗收方法是對驗收工作精細化管理的體現,也是體現工作人員責任心的一種方式,它能有效地促進施工單位加強施工質量,確保工程驗收合格。
結論
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的精細化管理是保證配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是電力企業非常重要基礎工作和綜合性管理工作,是配網管理的有效方法。應該繼續通過電網建設、可靠性管理等工作,保證電可靠性,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供電企業帶來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通過分析現有問題,針對影響可靠性的因素,提出相關意見和供電可靠性的管理措施。從而有利于降低電能損失,減少糾紛,保證供電企業健康發展,以滿足我國快速的經濟發展要求和我國快速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政旺.淺析配網基建工程施工的精細化管理[J].福建建材,2013,01:95-97.
[2]但淑英.長大公司建筑項目施工精細化管理的案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
[3]高鵬.精細化管理在施工項目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