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劍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企業管理實行信息化建設已成必然趨勢,而在此過程中,企業發展存在一些制約性因素,本文對相關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企業管理;信息化;制約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1
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信息與知識將決定企業市場競爭力。經濟全球化需信息共享,獲得有效信息則意味占據市場先機,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形勢中,將更有可能獲得極大優勢。根據當前市場組織形式,信息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凸顯出來。企業管理信息化意味著企業進入現代化行列中。近年來,信息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已成為發展趨勢。盡管我國為信息化進程的發展開拓了諸多可能性,加快了企業信息化發展進程,但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系統工程,需長期做大量工作才能見實效。而在企業發展中,我國信息化進程還存在很多制約性因素,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加快企業信息化管理進程,為其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企業管理信息化內涵
企業管理信息化,即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以企業再造為基礎,使企業實現生產、經營自主化、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實現企業管理的資源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乃至綜合競爭力。
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內涵包括:產品設計和過程自動化,采取計算機輔助技術來實現相關要求,包括用到計算機集成技術,旨在設計和開發具有智能化和附加值高的產品,對生產運行狀態采取測量和計算等手段,以把控整個生產過程,使之實現生產者要求和消費者需求;盡可能實現以信息化管理的企業管理方式,實現管理自動化,以及網絡化,增加企業管理科學程度,提高管理效率,保證原材料采購、生產安排、庫存管理、產品營銷、市場運作等環節自動化發展需求,加強企業各環節融合程度,摒棄傳統各自為政的企業管理辦法,以最大限度開發有效資源,并以最大程度運用,改變企業對資源的運用效率以及應變水平;大力開展電子商務活動,使商務與電子發生直接聯系,提升商務活動水平,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使用下獲得相應數據,以實現網絡實時監控,乃至企業發展新途徑,采用電子化的企業發展模式和經營方式,為企業優化升升級做足準備。
企業信息化管理,按照發展層次不同,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運用計算機自動控制產品的制作以及設計乃至生產過程,更接近發展要求,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第二個階段是在計算機應運技術的合理使用下使企業內部管理實現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強管理效果;第三個階段是升級計算機應用和管理技術,積極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增強企業發展水平。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階段,采取適度的企業信息化管理措施。
二、制約我國信息化管理的因素
1.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欠規范
多半企業出現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水平和進度。企業管理信息化是企業運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相關有效的管理理念,實現科學化管理的過程,而體現不只存在于信息技術的使用。當前,大量企業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科學,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機構不穩定,管理形式僵化,管理內容匱乏,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等管理問題,與現代管理化水平相去甚遠,背離了企業對信息化發展的目標,并嚴重影響了企業信息化程度。
2.企業管理信息建設成本與投入出入過大
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較高,其原因主要源于我國IT廠商提供一些低端附屬品,缺乏技術含量以及高性能服務,形成供給嚴重不匹配,需依托進口才能實現需求,而這一過程無疑提高了價格。而我國對企業用于信息化管理建設的投資在企業中投資占比也遠低于外國發達國家,這形成了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
3.缺乏正確的企業管理信息化認知
不少企業認為企業管理信息化就是對計算機和網絡的應運,因此,在硬件使用方面應用十足,而明顯忽視了軟件的使用。在資金的用途上也發生了嚴重錯誤,將大量資金都用到了硬件購買上,而軟件設計卻成了空白,這直接導致軟件使用脫離時代要求,達不到資源共享目的。企業管理信息化認識誤區造成其信息化水平嚴重受限。
4.企業管理信息化缺乏健全的法律保護
目前,企業管理信息化發展處于各自為政、自由發展的狀態,相關法律不夠健全,缺乏統一規劃和標準,對于一些引進先進技術的中文說明等問題也缺乏相關的防范手段和法律規定,包括部分計算機及網絡犯罪,法律制裁手段也存在漏洞。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發展水平。
三、加快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舉措
1.規劃妥當,分步實施
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涉及方方面面,具有復雜性,需運用系統化工程理論和方法,在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采取積極的信息技術應對戰略,避免管理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浪費。企業管理信息建設應富有層次性,分清主次與輕重,分批逐步建設。
2.采用新管理理念,實施業務流程重組
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是企業業務流程重組,以此作為中心,運用各種信息技術,突破傳統模式限制,按照流程的角度,保證信息快速、自由、無界限的流傳,減少部門合作成本,獲得信息提取等方面的能力。企業發展按照全局利益出發,進行流程化、高效率的信息化組織模式,BPR的建設也是重要模式,可為企業管理提供保障。
3.采用適當的開發方式
信息系統建設是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部分,采取最適當發開發方式是信息系統建設關鍵環節。自行開發、聯合開發、委托開發、直接購買商品化軟件是信息系統開發的最常見的四種開發模式。這幾種方式有不同特點,適應不同發展程度的企業,也存在選擇條件。企業應按照自身需求及條件進行合理選擇,以確定最適宜的開發辦法。
4.加強資金投資及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需投入大量資金,工程復雜程度強,應采取多渠道資金籌措的方式支撐企業管理信息化發展,長期穩定的資金供應將擺脫企業發展制約要素。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相關財政投資,加大對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際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企業需加強自身建設,采取多種籌資方式,開辟多樣化的融資渠道,在硬件與軟件建設上要同步進行,并把握好二者比例。此外,要建立健全,修訂與完善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相關法律,形成完整的法律體系,打擊各種犯罪,保證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正規、健康、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何祖聯,董艷.企業信息化項目管理優化研究[J].時代金融,2014(3).
[2]王杰敏,葉羽萍,劉艷.基于云計算的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建設的分析.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