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明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和公共財政體制的改革轟轟烈烈的舉行。在此背景下,現有高校的財務信息的披露已經無法滿足發展的需要,高校會計制度要順應時代浪潮,進行深化改革,以便更好的發揮會計的核算、監督職能,提高高校管理和經濟效益。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分析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影響和應對措施。
關鍵詞:高校會計制度;財務;改革
現如今,高校的辦學體制、基建投資、校辦產業、經費來源等內部和外部的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同時公共財政體制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成了必然趨勢。我們將探索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現狀、影響和反應措施。
一、高校會計機制度改革現狀
(一)高校會計制度改革引入了權責發生制
會計制度的改革意味著,要對高校的財務管理進行一定的調整,才能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把權責發生制加入改革當中,并且進一步細化會計制度,如:預算管理和資金管理。而權責發生制及收付實現制是高校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基礎。隨著公共財政體制和高等教育改革,高校的收入也不再是單一的財政撥款,高校可以通過自我發展和自我管理等多種方式來擴大財政收入??梢哉f隨著高校經濟活動的復雜化需要引入權責發生制以便進一步如實反映高校的經濟活動內容
(二)高校會計制度改革將高校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過去高校固定資產在核算時,記錄的是其原有最先采購的價格,并不計提折舊,而隨著時間的變遷,固定資產陳舊損壞,這種情況下還用原有價格反應固定資產,將嚴重高估高校的固定資產價值。而新的會計制度將原有的高校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與《企業會計準則》在處理固定資產上趨于一致,增加了高校財務報表的可靠性,如實的客觀的反應教育的運行成本。
(三)高校會計核算體系增加基建會計
原有的高校會計體系并不包括基建會計核算,獨立于其外。高校的會計報表中并不會顯示出基建活動的會計信息。沒有基建會計核算的報表是不完整的報表,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基建投資的不斷加大,基建的投入在高校的經濟活動占有重要的地位,僅僅依靠政府有限的財政撥款是不夠的。這就需要高校通過與銀行合作申請貸款等其他籌集資金的方式以支持基建的資金需求。但由于基建會計的獨立核算,這項由于貸款產生的債務將無法在學校的財務報表上顯示。故此高校會計核算體系增加了基建會計。
(四)增加了公共改革相關的會計核算內容
高校會計制度改革要求高校在日常會計管理中將收入和費用兩項科目按照《政府收支分類》中的《支出功能分類科目》和《支出經濟分類科目》設置明細賬。同時新增了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預算、國有資產管理、政府收支分類等公共財政改革相關的會計核算內容。
(五)高校財務報表的結構發生了改變
高校原有的財務報表只有收入支出表、資產負債表和支出明細表。而高校會計制度改革后要求高校的財務報表中增加基建基建投資表、報表附注,高校財務報表的內容得到補充。同時財務報表的項目構成也得到了重新的設計,使報表格式更加合理,使財務報表更加清晰明確,便于財務管理的使用
(六)將財務會計科目和預算會計科目平行設置
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要求高校將財務會計科目和預算會計科目平行設置,這樣既能提供預算管理所需要的預算收支信息,也能提供用于績效評價所需的權責發生制的相關財務信息。其中設置了4個預算會計科目和52個財務會計一級科目,將高校取得的各項預算收入和已經發生的預算支出及結余情況來進行平行核算。
二、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影響
(一)財富與風險并存
高校改革之前,高校運行的資金大多由國家撥款,可以資金固定、時間固定,而在高校改革之后,學校開始自主辦學,吸引了大量的生源,原有的資金已經不能滿足的學校日常的管理需求。隨著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高校通過銀行貸款或者其他手段來維持高校的日常運作。但是債務的增加也就加大財務的風險,一旦資金斷裂,將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如在高校改革之初,大量的高校向銀行進行貸款擴大學校規模,最后資金鍛煉不得不將此事上報國家,最后由國家出面免除了高校的一部分債務。
(二)使高校資產情況一目了然
傳統的高校會計制度只對固定的資產進行核算,而新的會計制度則要求高校會計對傳統的固定資產還有高校的其他產業進行折舊核算,精準的計算了學校的財務狀況,新的會計制度使讓學校的財務管理更加精確、清晰。同時財務管理人員也能清楚的把握高校的資產情況,有利于高校更好的發展。
(三)規范了會計制度和財務制度
在經濟活動中,會計制度和財務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兩種制度,其工作內容有一定相似性,都要進行核算工作,但是會計制度會詳細的區分對外投資,以便更好的分析高校經濟活動走勢和趨向??梢哉f這兩者制度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四)高校經費分類核算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高校的種類也有所增加,如本科院校、??圃盒?。過去傳統的會計制度是單一的會計制度,無法對此類現象進行財務管理工作制度,這也就迫使了高校制度的改革,將高校經費分類核算。這種改革使學生的培養成本精確化、明細化,從而進一步的體現了高校的經濟狀況。
三、高校會計制度改革影響的應對措施
(一)觀念的轉變
在過去的高校會計制度中,會計工作被納入高校事業單位會計范圍之內。
高校改革之前,高校的教育經費由國家無償撥款,學校的各項事業不愿要成本核算,統一由國家支持,高校購置的固定資產也不計提折舊,這只會削弱會計工作的核算功能。同時學校的資金來源只是來自學生和政府的撥款,致使高校的經費管理從短期考慮較多,從長期考慮較少,缺乏對學校發展的整體規劃,這十分不利于高校的長遠發展。高校制度的改革增加了會計核算的內容,注重了學校培養學生的教育成本和學校的經濟效益,可以說會計的工作關乎到高校的每一名師生,這不僅僅是財務管理部門的事,關乎著每一個部門,高校應該重視財務管理,注重會計制度的改革,全員都應有參與的意識,只有這樣高校會計制度改革才能成功。
(二)建立完善、科學的財務管理計劃
高校的會計制度改革需要建立完善而又科學的財務管理計劃,高校的資金流動需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計劃,特別是高校的固定資產,在核算其價值是要精確合理,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貶值。基建經濟投入需要巨大的資金,相關人員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對資金嚴格看管,保證資金的安全,同時也要合理規劃使用。高校建立完善、科學的財務管理計劃更好的促進了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
(三)加強會計人才建設
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根本還是需要人才的支持,會計人員是高校會計改革的主導力量,會計共工作的從事需要很強的專業性,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及時了解與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認真研習新的制度。但是目前大多高校的會計沒有脫離賬房先生的角色,工作的內容只是局限于簡單的記賬和算賬工作,并不關心學校的日常管理。會計工作人員應該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不斷學習新的財務只是。會計工作人員應該加強職業道德水平建設,作為接觸大量資金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和操守,以保障學校的財務安全。同時高校也要加強對財務管理人的政策引導和監督,使高校的會計制度改革能夠更加深入。
四、結語
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是學校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各個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應因校制宜,根據自身的情況,科學合理有計劃性的進行改革。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促進了高校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尹恒.關于高校財務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J].新商務周刊,2017(1):45.
[2]周治國,鄭澤君,丁博文等.江蘇省高校財會隊伍建設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14):110-112.
[3]張學平.由審計分歧談高校"三公"經費[J].會計之友,2017(17):125-127.
[4]李佳.關于民辦高校會計制度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4):10-11.
[5]傅淑園.“營改增”對高校財稅影響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7,28(6):72-75.
[6]李迪.關于高校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改革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6):7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