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 陳凱
摘要:通過對農村公路水泥砼路面的病害處理分析,提出舊水泥砼板再生利用的方法。
關鍵詞:舊水泥砼;病害處理;再生利用
一、前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好,使用年限長,養護費少。可以集中拌和、運輸,質量易于控制等特點,近年來,該種路面結構被廣泛應用于農村公路建設中。目前最廣泛采用的是素混凝土路面,它雖然具有很多優點,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點。
1.對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
2.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建造許多接縫,這些接縫不但增加施工和養護的復雜性,而且容易引起跳車,影響行車的舒適性;
3.由于完工后需養護,導致開放交通較遲;
4.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強度高,在修復時困難。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易出現的病害及處理辦法
隨著農村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水泥混凝土路面日益增多,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因服役期已到或因設計不周,施工不當,養護管理落后,車輛嚴重超載等原因造成路面出現各種病害,如斷板、錯臺、唧泥等,且有些路面病害相當嚴重,已影響到交通運輸和正常通行。
目前對于出現病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處理方法一般有三類:
1.按原結構進行整修,如斷板更換,壓漿處理,灌注聚酯膠類粘合劑等,該類方法已普遍適用于斷板率較低,病害較輕的砼路面;
2.以破損砼路面做底基層,在其上加鋪其它結構層,該種方法適用于破損路面較嚴重的道路;
3.對于砼路面嚴重破損的路面,講老路面面板全部拆除掉,重新鋪筑新的路面結構,一般情況下見拆除掉的砼板用做片石、塊石或用刻石機將砼板刻成不同粒徑的碎塊,做底基層材料。
三、舊水泥砼板的再生利用
1.舊水泥板用作底基層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壞的早期,單塊板僅有一兩道縫的情況下,可采用在混凝土板塊下壓漿的技術,以此恢復混凝土板底與原基層的緊密接觸,達到板底均勻支撐,混凝土板受力均勻的目的。而在混凝土板破損嚴重的階段,單一的板下壓漿已無法解決問題,此時可采用其它手段,將混凝土板破碎成一定的規格,將其視為普通塊石,用水泥漿或混凝土灌縫處理,使之成為一個整體。經過以上針對不同破壞程度的砼板的原地處理,可將其作為底基層,在其上加鋪基層和面層后,成為一條全新的道路。
2.采用板下壓漿技術整治破損嚴重程度較輕的混凝土板
水泥混凝土板的板角位置是一塊板中自由度最大,受力最不利的位置,因此一般唧泥、脫空病害首先出現在板角處。另外,對于裂縫嚴重及有沉陷但沉陷不大的破損板,裂縫位置也存在脫空現象。考慮到板底脫空一般是盆狀特征,在鉆孔時一般應離開邊角處40—60cm 。鉆好孔后用專用的機械設備,以水泥、粉煤灰和水為主要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灌入板下的脫空區,使處于初易斷裂輕微脫空的面板重新堅固穩定。
3.手擺舊混凝土破碎塊作底基層
道路破壞嚴重的路段,混凝土板一般斷成數塊大小不同的碎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人工加機械的方法,將之加工成較規則的塊,然后對基層破壞較嚴重的路段進行妥善處治,再用手工把規則的水泥混凝土塊擺放好,在各個塊間灌注貧混凝土,使各混凝土塊之間聯成一體,進行養護后成為一個結構層。
4.無機結合料穩定舊混凝土破碎料
經原地處理利用一部分舊混凝土之外,仍可以存在大量的廢棄混凝土塊,這些舊混凝土破碎,經破碎可加工成所要求的粒徑,以此當作碎石材料。通過石灰或水泥進行加固穩定后用作底基層。
5.舊混凝土破碎料重新配制混凝土
在進一步尋求拓寬舊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思路下,可將破碎的就混凝土骨料用于配制新的水泥混凝土。在了解和掌握舊水泥混凝土骨料技術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水泥混凝土設計及混凝土各項性能指標的測定,用舊混凝土破碎石做骨料重新配制混凝土。
四、結束語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一種剛性路面,具有一定優點,但也有一定的缺點,特別是對于舊水泥混凝土的處理上有一定的困難性,并且水泥砼板的廢棄既是一種資源浪費,又是一種環境污染。在當前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提倡資源再生利用的形勢下,利用舊水泥混凝土塊進行再生利用,不僅具有技術上的可行性,而且更具經濟意義,對于缺沙少石的豫東地區農村公路建設中,更是提供了一種新的材料來源。所以,對舊水泥混凝土進行再生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玉宏.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綜合技術研究[D]:東南大學,2006.
[2]李華, 金志強.水泥混凝土路面補修技術[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3]孟建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塊碎石化技術探討[J].廣西:西部交通科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