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會霞
摘要:隨著我國旅游也進入大眾化旅游時代和體驗經濟時代,旅游人才培養成為支撐旅游繼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文基于CiteSpace等文獻分析軟件,針對中國知網上的173篇文獻通過共引分析、共詞分析等分析方法對旅游人才培養研究軌跡進行分析,通過分析本文得出國內旅游人才培養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研究作者和研究機構較少,研究力量薄弱,急需引起業界和學界的重視。
關鍵詞:CiteSpace 旅游人才培養;研究軌跡
一、前言
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日前就近期啟動的2016年度“萬名旅游英才計劃”提出,要大力度而且有計劃地加強研究型、創新型、實踐型、國際型、復合型人才培養、使用、儲備,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增強我國旅游業國際競爭力。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旅游業發展“515戰略”,加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與儲備,2015年國家旅游局制定并啟動實施了“萬名旅游英才計劃”,提出用3年時間,遴選培養1萬余名旅游相關專業教師、學生及旅游企業人才。但是培養人才的方式或者模型至今還沒有形成共識,尤其是本科生旅游人才的培養處于比較尷尬的層次,難以和研究生媲美,但是又沒有專科生的實際技能。因此有關旅游人才的培養還需要業界和學界繼續探索。基于此本文予以可視化軟件分析旅游人才培養的相關研究,以提升我們對旅游人才培養的把握,為更好的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開發提供借鑒。
(一)研究方法
CiteSpace軟件是一款基于Java程序語言設計,應用于對科學文獻進行引文和可視共被引網絡的可視化圖譜分析,可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并顯示該科學領域發展新趨勢和新動態的可視化分析工具。該軟件通過數據導入、系統使用、圖譜運用、結論分析等流程,對文獻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客觀、形象地展現出該領域研究文獻隨時間推移的動態特征和演進趨勢。
(二)研究對象
本文針對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通過高級檢索功能;檢索條件:關鍵詞=旅游人才培養(精確匹配檢索出,不限定時間,來源期刊選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共檢索文獻總數:173篇(檢索日期為2018年10月12日),并通過Citespace軟件對有效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和計量學研究,見圖1。
圖1 旅游人才培養論文發表年度趨勢
從圖1可以看出,國內有關旅游人才培養的研究從1994年才開始起步,起步較晚,并且在1994-2002年研究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研究規模,從2003至今處于研究的發展階段,但是論文發表量相對其他旅游研究領域來說還相對較小,并且后面的分析來看沒有形成固定的研究范式,更多的是基礎性借鑒性研究。對于旅游人才的概念、培養模式等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
二、旅游人才培養研究態勢
關鍵詞高度概括了論文的主題,揭示論文所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寫作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結果和結論的精煉。因此,利用CiteSpace軟件繪制關鍵詞共被引網絡圖譜,如圖2所示。對關鍵詞進行共現聚類分析,可以得到關鍵詞被使用的。對圖2和進行分析,以探討近年來旅游產業鏈領域研究的熱點與趨勢。
圖2 旅游人才培養文獻關鍵詞共被引網絡圖譜
如圖2所示,關鍵共引分析可以看出,這此領域研究的核心還是在旅游人才和人才培養上,并有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本科教學、創新發展,人才培養體系等研究領域滲透的趨勢。從詞頻上來看,詞串出現的頻次由高到低分別為旅游人才、人才培養、旅游業、旅游人才培養、旅游產業、人才培養模式、旅游專業等,
三、旅游人才培養研究作者分析
圖3 旅游人才培養文獻作者分析
本文通過citespace對文獻數據進行作者共現分析,共現結果表示作者該段時間內所發表的文獻數量代表其學術產出,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作者在該時間段內在學術領域內的活躍程度。本文對所采集的文獻數據的第一作者進行了數據統計分析,以發文頻次來看,是比較低的,最多為3次,分別為張培茵、周江林、馬勇,從圖3也可以看出并沒有形成較穩定的作者合作網絡,僅有以馬勇、張培茵為中心的兩個較小的合作網絡。從作者分析也可以看出針對旅游人才培養的學術力量較為薄弱。我國每年培養了大量的專科、本科、研究生等層次的畢業生,但是針對旅游人才的培養模式卻沒有形成較好的研究團隊。
四、旅游人才培養研究結構分析
圖4 旅游人才培養文獻研究機構分析
由表1可以看到,旅游人才培養方面國內發文量最多的機構是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8篇),其次是云南旅游職業學院發文數量是分別是5篇,在此是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4篇)以上三個機構是主要的研究機構。另外使用citespace對研究機構的合作網絡進行分析師,發現從1994年至2017年并未形成結構間的穩定合作網絡。由此可見研究機構對這方面的重視不夠,也是旅游人次培養研究缺失的重要原因。
從目前來看,旅游人才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固有的范式、理論、方法和研究視角,沒有形成有機的研究體系。
參考文獻:
[1]張野.應用型旅游人才本科教學內容研究——評《當代旅行社業務與管理》[J].新聞與寫作,2018(07):120.
[2]吳國琴.旅游教育人才培養研究——評《中外旅游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8,38(10):88.
[3]白長虹,劉歡.新時代背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發展及旅游人才培養——南開大學白長虹教授訪談[J].社會科學家,2017(11):3-7.
[4]操陽.契合旅游創新發展的江蘇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7(20):96-100.
[5]周貴平.中外對比視角的旅游人才培養模式——評《中外旅游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方法研究》[J].新聞戰線,2017(14):157-158.
基金項目:
本文受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支持,項目編號為:172400410535;
本文是河南城建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名稱為:EIP-CDIO;
視角下的應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項目編號為990/X201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