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凱藝 陳楚嫻 駱永超 溫曉晴 陳宏楠
摘要:廣東陸豐碣石鎮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其中以AAAA級旅游景區玄武山最為突出。玄武山的發展仍存在著尚未解決的發展問題。玄武旅游景點在升級進程中,要探索特色化商業開發模式,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通過科學的方法制定景區的規劃、提高碣石鎮當地居民的各方面的素質水平、創新廣告宣傳等舉措提升開發的積極性,努力豐富碣石鎮的文化內涵和旅游價值。提高玄武山旅游景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關鍵詞:玄武山;旅游建設;發展特色
一、玄武山旅游發展現狀分析
(一)景區內規劃與配套設施不完善
玄武山作為碣石鎮唯一一個4A級的旅游景區而存在,旅游產業規劃是不完善的,玄武山旅游景區的管理層還未完全意識到玄武山作為一個旅游景區背后的利潤,所以對于它的旅游產業的投入比例較少,導致玄武山并沒有一個較完善的旅游產業鏈,本末倒置,本應作為玄武山旅游景區的最大的營業成為了附屬產品。因此景區內的建設與規劃缺少了地方的人文特色,沒有將特色產業、特色文化、特色的建筑明顯地展現在游客面前,對于旅游產業的不重視,也就會帶來基礎服務設施的不足,也導致了玄武山的客流量不佳和知名度不高
(二)景區內交通不便,景區尚較為獨立
離碣石鎮玄武山最近的幾個交通要點,陸豐內湖高速路口,陸豐高鐵站。以高鐵站分析,從高鐵站到碣石玄武山沒有一條直接的交通線路,雖近一年內有開通臨時專線,但只局限于春節期間。高鐵作為當前最受歡迎的出行交通工具,相當一部分游客會選擇乘坐高鐵前來玄武山景區。而沒有直達景區的專線,這將大大降低游客的接受能力。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在碣石鎮上還有著淺澳,田尾山,比鄰的“黃金海岸”之稱金廂海灘,及其附近甲子鎮、南塘鎮的古景等優質的旅游資源。然而,這些景點之間缺乏合理的整合,相對獨立,在景點與景點之間的交通路線沒有很好的銜接,造成游客的不便。
(三)景區管理制度不健全
玄武山內旅游景區的管理工作仍處于雛形建成階段,導致出現政府部門管理分工不明確,各個部門對自己所管轄的范圍缺乏明確的分界線,在景區的管理當中常常會出現多個部門共同管理一個方面,或者是說沒有一個明確的部門對這一個方面進行管理的現象,造成玄武山內混亂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旅游景區管理的發展。政府應該加強對玄武山旅游景區的管理,如人員安排值班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各部門的管理工作應該各司其職。
(四)特色產品未形成品牌效應
作為玄武山旅游景區無疑是對外的一個主要窗口,然而這個窗口尚未發揮其最佳效用,宗教類紀念品成為主要旅游銷售產品,更多的例如當地大海產品未形成成熟的產業鏈、以及各種各樣的小吃與美食,這些原本可作為景區發展與向外推廣的特色,卻一直沒有被重視,甚至沒有相應的特色產品品牌建設,使得當地相應經濟也未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鑒于問題基礎上所提出的對策與完善
(一)合縱連橫,完善交通線
首先解決交通路線,開設直達玄武山的專線,可以使游客直接到達景區,增加自身游客接收能力。另外聯合景區附近景點組成多元化旅游路線,以提高游客的數量與種類。其中應大力與正在開發建設的淺澳炮臺海濱旅游區建立緊密聯系及銜接,開發玄武山、淺澳一日游路線。關鍵一點是完善小鎮的交通線,緩解因人流量大造成的交通擁堵,開設高速路口專線,高鐵景區專線。
(二)健全景區管理制度
玄武山內旅游景區的管理工作仍處于雛形建成階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旅游景區管理的發展。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對玄武山旅游景區的管理,如人員安排值班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各部門的管理工作應該各司其職。
(三)挖掘文化內涵,融入民風民俗,樹立特色產品品牌形象
玄武山元山寺十年一屆重光慶典活動。慶典活動期間舉行開光儀式、舉辦民間戲劇、布置彩街展、燃放花燈煙火、組織文藝游行等諸多活動,吸引到當地觀看慶典活動的人數達幾十萬人次。利用好慶典活動,不僅可以打響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而且巨大的人流量給當地的經濟發展肯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慶典活動從外界匯入大量資金,間接促進當地的建設。所以為了持續發展,慶典活動的舉辦周期可考慮適當縮短,給予更多的觀看機會給游客,持續化慶典活動有助于特色文化品牌的樹立。
(四)積極規劃并發展玄武山——金廂灘風景名勝
根據《陸豐市玄武山——金廂灘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1-2035)》成果情況,玄武山——金廂灘風景名勝區需積極融入廣東省旅游規劃建設中,主動積極建設旅游景區,打造成為廣東省國際濱海旅游基地,并推動經濟發展。因此碣石鎮玄武山應當抓住這次發展的機會,積極建設旅游景區,打造小鎮特色旅游地帶。
(五)景區發展融入互聯網+營銷思維
在當前互聯網+經濟發展形勢下,景區的發展和營銷需要借力于線上營銷推廣工具將景區向外推廣,在攜程、馬蜂窩、美團等這些知名的旅游APP上借力驅車,將景區的特色向游客展示,提高知名度。
參考文獻:
[1]胡穎.旅游景區門票價格上漲問題及其管理對策研究[J].湖南大學論文,2007.
[2]趙新澤.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2.
[3]林茂.論古鎮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J].四川大學論文,2007.
[4]李亮.論十堰上津古鎮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
[5]陳燕春.關于發展農村經濟的思考[J].吉林農業:下半月,2013
[6]鄧中豪.旅游景區管理存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