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禹
摘要:媒介素養這一概念提出的比較早,最開始的時候主要是保護媒介受眾群,怕他們受到媒介的干擾和誤導。新時期網絡媒體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大學生群體成為了網絡媒體的主要參與者,他們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傳播者,又是信息的生產者,通過網絡媒體培養高校學生媒介素養成為當前教育的重中之重,這樣就能促進高校學生健康成長。本篇文章主要對網絡媒體對培養高校學生媒介素養功能進行分析和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網媒;高校學生;媒介素養;功能研究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成長,網絡媒體也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信息傳播的渠道多,速度快,容量大,而且具有極強的交互性,這些都和傳統媒體有著較大的區別。高校大學生是網絡媒體的主要參與者,在網絡媒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但是網絡媒體信息的傳播者,還是信息的生產者,在網絡媒體傳播環境日益開放的情況下,只有利用網絡媒體貫徹和落實好高校學生媒介素養的培養工作,才能提高學生對網絡媒體中信息的辨別能力。
一、網媒對培養高校學生媒介素養功能
媒介素養是由英國的學者提出的,重視的是人們識別媒介信息的能力,同時還包含著人們生產和制作信息的能力。這一概念提出的是為了保護媒介受眾群,防止人們受到媒介提供的錯誤信息的干擾或者誤導。基于傳統媒體的媒介素養更多的是依靠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動,因為受眾群不能接觸到媒體的制作,信息傳播的交互性比較低,受眾群不能參與到信息制作中去。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得網絡媒體環境出現了新的變化,人們不但可以通過多個渠道獲取信息,還從單純的信息接收者變成了信息的傳播者,受眾群扮演著雙重角色。相關研究表明,高校大學生群體是網絡媒體參與者和傳播者的主力軍。
(一)擴大了大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媒體也出現了前多未有的發展,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的時候我國網絡媒體的參與人數達到了7.78億,互聯網的普及率也十分的高,總量已經高達52%,也就是我國的網絡媒體就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在所有的網絡媒體受眾群體中大學生群體是主力軍,是最大的網絡媒體受眾和參與群體,這是因為大學生的思想相對開放,對網絡媒體這些新鮮事物的接受率比較高。大學生在網絡媒體上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廣泛,主要包含微博、微信、社交網站等,這些是大學生接觸最多的網絡媒體。高校大學生對網絡媒體使用的最多,調查顯示高校大學生對網絡媒體接觸率高達93%,而且這一數據還呈現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網絡媒體可以幫助大學生打開世界大門,拓展他們的視野,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有助于他們畢業踏上工作崗位以后能夠更快地融入社會生活中。另外,網絡媒體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多,信息容量也十分大,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樣就能促使高校大學生更快地獲取國內外新聞信息。另外,網絡媒體具有很強的交互性,高校大學生不但可以在網絡媒體中獲取各種信息,還能參與到信息的評價中去,隨意瀏覽社會大眾對網絡媒體中某條新聞的看法,這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媒介素養來說至關重要,因為社會大眾對某件事情的普遍看法對引導大學生的思想,提高他們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久而久之大學生就會對網路信息形成獨到的見解,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高校大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新時期大學生除了要學好文化課知識和相關的技能,還要具備豐富的文化生活,網絡媒體上有休閑娛樂、科學、冒險等內容,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在網絡媒體中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學生緩解學業上的壓力。和傳統的媒介相比較,網絡媒體實現了信息隨時隨地的傳播,并且出現了很多的新媒體平臺,拓展了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他們每天都可以通過手機和電腦了解各種信息,大學生的視野會更加開闊,能夠涉獵到很多課本中學習不到的知識,這樣就能實現對學校教育的延伸。網絡媒體的信息具有雙向傳播的特點,這也就意味著高校大學生在選擇信息的時候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利,網絡媒體中擁有大量的信息,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和需要來選擇信息。
(二)提高了大學生對信息辨別和處理能力
網絡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在拓展大學生視野,豐富他們文化生活的同時,還會對高校大學生造成消極影響。新時期的網絡媒體的傳播渠道呈現出多元化,網絡信息的審核沒有傳統媒體那么嚴格,任何個人都可以在網絡媒體中生產和傳播信息,這就導致網絡媒體魚龍混雜,充斥著各種意識形態的信息,大學生的社會閱歷還不是很豐富,思想很容易受到不良意識形態的影響,不利于他們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品格。網絡媒體環境下的媒介素養對受眾群體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大家必須對媒介信息持有開放、質疑、批判的精神。利用網絡媒體培養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是當前教育的重點,大學生媒介素養指的是在面對網絡上的海量信息的時候,他們要有信息的選擇能力和評估能力,同時還要讓大學生對媒介信息持有評估能力和質疑能力,這是培養大學生媒介素養的關鍵內容,最高層次的要求就是要讓大學生提高媒介信息的生產能力和創造能力。上面已經提到過,傳統媒體信息需要進行層層審核,在信息推動出去之前會有專門的人對內容進行把關。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沖破了這一限定,傳統媒體的信息選擇和生產是媒體工作者的特權,受眾群不能參與到信息的生產出去,但是網絡媒體下這個情況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受眾群扮演的是雙重身份,除了是媒介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媒介信息的生產者,受眾群可以通過手機和電腦等工具生產和加工信息,可以自主決定自己要傳播的信息內容。大學生是網絡媒體的主要參與群體,在選擇和傳播信息的時候,通常會根據自身的需求或者是重要性來篩選信息。另外,網絡媒體使得信息傳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大學生可以通過多個途徑接觸到信息,這就使得網絡中虛假信息的傳播周期變得越來越短,因為很快就會在網絡媒體上出現很多辟謠的信息,高校大學生在瀏覽網絡信息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媒介信息的辨別能力,這樣就能起到培養大學生媒介素養的作用。另外,部分大學生批判意識比較強,當他們在網絡上接觸到自己非常熟悉領域的時候,如果媒介中有誤導性的信息或者是錯誤的信息,高校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媒體及時的指正,促使更多地大學生樹立批判和質疑媒介信息的意識。人民大學的一位教授曾經說過網絡就是一盞無影燈,能夠促使人們全方位的看待問題,網絡的開放性和透明性,可以讓黑暗面或者隱藏的東西暴露到大眾面前,最終還原事情的本來面目。
(三)促使大學生參與到信息生產中
網絡媒體的發展讓普通大眾也可以參與到媒介信息的生產和創造中,人們的身邊發生了哪些事情都可以用手機拍攝下來,然后經過編輯上傳到新媒體平臺上,還能保證信息傳播的實時性,也就是當前發生了什么事情可以同步上傳到網絡上,網絡媒體中信息傳播更加快速和及時,這也是吸引大學生群體參與的主要原因。網絡媒體時代實現了全民參與信息傳播,打破了傳統媒體對信息生產和制作的壟斷,不管人們在世界上的哪個角落,只要有一部手機或者一臺電腦,就可以隨時在微博、微信、論壇和社交媒體上發布信息,也就是說網絡媒體的受眾群也可以成為獨立的新聞生產者。高校大學生是網絡媒體的主要受眾群,同時也是媒介的參與者,他們參與媒介的方法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不單純的是對媒介信息或者新聞的反饋,會向網絡媒體提供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還會揭露社會中的一些陰暗面。
網絡媒體提高了大學生媒介信息生產的參與度,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依賴于網絡媒體,他們通過網絡媒體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十分強,也會參與到網絡媒體中組織的公益活動中去,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變得越來越強,已經成為了維護網絡媒體公正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大學生基本上都有微博、微信,他們還喜歡逛貼吧和論壇,他們參與媒介信息生產的形式也比較多,最常見的就是在發表原創帖或者回帖,或者在微博和微信上轉發自身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信息,在媒介上觀看新聞的時候還會進行評價。高校大學生參與網絡媒體信息生產,不是簡單的信息再傳遞,在很多時候他們充當的是信息的創造者,不但傳遞的是事實,同時還夾雜著個人的觀點和看法,這樣就能影響到大眾對媒介信息的態度。所以說,高校大學生在瀏覽網絡信息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質疑、批判、反思、生產和創造等態度,這也是媒介素養最為核心的內容。
二、網媒培養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面臨困境
目前,高校大學生接收媒介信息存在著很大的被動性,網絡媒體中除了好的信息以外,還有很多不良信息,比如虛假信息、色情暴力等,對大學生選擇信息造成了消極影響,如果大學生沒有良好的信息辨別能力,就會受到干擾和誤導。因此,高校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網絡教育,提高他們識別網絡信息的能力。高校學生是網絡信息的生產者,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具備道德和法律意識,這也是媒介素養所包含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大學生不加選擇傳播信息。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網媒在培養大學生媒介素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拓展了大學生獲取信息渠道,增強了他們信息辨別能力,同時還讓大學生參與到了信息生產中。
參考文獻:
[1]靳秀蘭.網媒對培養高校學生媒介素養功能研究[J].新聞戰線,2018(3):221-222.
[2]王金金,楊航.淺析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媒體素養的培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7(16).
[3]羅平.高校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提升對策[J].才智,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