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摘要:景德鎮依托其悠久的陶瓷歷史文化,致力于陶瓷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本文通過對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研究,對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對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發展
一、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背景
(一)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宏觀背景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在其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中首次提出“文化產業”這一概念,之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產業一詞進行了這樣的定義: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我國“十二五”規劃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把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黨的十六大以來,特別是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提出了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標志著我國文化產業建設進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黃金時期,為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宏觀政策支撐。
(二)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產業的現實背景
景德鎮是世界聞名的千年瓷都,有著非常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天然地擁有著發展陶瓷文化產業的優勢。然而景德鎮的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之路,卻有著非常痛苦的開始。在1949-1995年,景德鎮依靠被稱為“十大瓷廠”的十幾家大型國營瓷廠,其陶瓷產業發展經歷了一段輝煌的時期,可以說當時的景德鎮就是一個超大規模的瓷廠,日用瓷和藝術瓷的生產在全國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景德鎮又一次依靠一種產業支撐了整個城市的發展。然而從1995年開始,景德鎮以國有陶瓷企業改革之名,改制了“十大瓷廠”,使得景德鎮在陶瓷產業化和生產規模方面喪失了原有的優勢。原先在瓷廠工作的職工,大多都擁有嫻熟的手工制瓷技術,在瓷廠改制之后,他們也開始采取家庭作坊進行生產以維持生計。這種家庭作坊式的經營模式,只能承接很小批量的訂單,其生產方式單一化也日漸致使產品的結構趨向單一化發展。另外這種小作坊的生產方式,又屬無照經營,偷稅漏稅現象嚴重,直接導致景德鎮稅收水平的下降,嚴重制約景德鎮城市的發展建設。長期以來景德鎮這種落后的發展理念,導致了低檔藝術瓷作品的泛濫,日用陶瓷現代感的設計元素缺乏,而建筑衛生瓷方面則生產力量較為薄弱,品牌的影響力小。長期以往,使得景德鎮逐漸被其他地方制瓷中心超越,在陶瓷產業化方面嚴重被邊緣化。
另外一方面,景德鎮也是全國首批公布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經過近千年的開采,其地區所蘊藏的優質瓷土礦已開采殆盡,無法支撐大規模的瓷業生產,產業轉型勢在必行。在國家鼓勵發展文化產業之后,景德鎮迎來了政策的春風。依靠其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豐富的陶瓷文化遺存,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邁上了快車道。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現已建成了眾多陶瓷產業園和陶瓷文化旅游景區。但是總的來說,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還是屬于粗放型的,陶瓷文化產業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不足之處
發展文化產業,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景德鎮發展文化產業的核心是其深厚的陶瓷文化,而文化的受眾者則是人,發展文化產業的根本就是要通過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景德鎮的陶瓷文化,并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消費行為,進而創造經濟價值,形成一種以文化為核心,旅游業為基礎,創意陶瓷和藝術陶瓷為兩翼的特殊產業形態。筆者就從這幾個方面分析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不足之處。
(一)對陶瓷文化遺俗保護不力,陶瓷文化展示方式單一
在景德鎮千年制瓷發展歷程中,創造了極為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優秀的陶瓷傳統文化反映在具體事物上囊括了陶瓷作品、古代制瓷作坊、古窯址遺存、陶瓷民俗、陶瓷藝術以及反映古代制瓷風貌的歷史街區在內,還包括各種各樣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形象。正是這些文化習俗構成了景德鎮陶瓷文化的核心內容,但是在景德鎮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這些古老的習俗及文化遺存幾乎已喪失殆盡,留下的極為少數的古代制瓷作坊或者古窯址,也僅成為了現在景德鎮旅游景區的一些招牌景址。這也是使得景德鎮陶瓷文化展示方式呈現出單一化、旅游景區景點設置同質化現象嚴重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二)旅游景區同質化嚴重,游客體驗感較差
發展陶瓷文化產業,必須將旅游業作為重中之重,只有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到景德鎮,才能將陶瓷文化更好的傳播出去,才能將文化產業發展壯大。作為發展旅游業的重點,旅游景區的打造應該有非常科學的規劃,景區之間要差異化明顯,讓每個景區都能吸引來景德鎮旅游的游客。但是據筆者了解,很多游客來到景德鎮景區看到的無非就是制瓷工藝演示、陶藝體驗、商場購物等,而且這些旅游景觀資源大多屬于旅游觀光式的,缺乏深度體驗性的旅游項目設施。游客在走馬觀花觀式的旅游觀光過程中,絲毫不能感受到陶瓷文化的魅力,體驗感較差。作為有著悠久陶瓷歷史文化資源城市的景德鎮,有著眾多的陶瓷文化資源尚未進行開發,大量的陶瓷文化資源仍被閑置浪費,現已開發的旅游產品也較為單一,文化內涵表達不夠深刻、豐富多彩。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的景德鎮在同周邊旅游區的競爭中始終處于下風,只是作為一個中轉站,而不是作為游客旅游的目的地的原因之一。
(三)城市整體環境較差,旅游接待硬件設施建設不足
在大力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對旅游景區的科學建設,更應得到重視的應該是整個城市的接待能力,包括住宿、餐飲、交通、安全、娛樂等各個方面。景德鎮旅游硬件的設施建設水平一直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吃、住、行、游、購、娛”這旅游六要素配套功能亟待提升完善。“吃、住、行”是旅游業發展的基本條件,旅游接待檔次不盡理想,景德鎮中高檔酒店數量較少,中高端接待能力嚴重不足,。而且景德鎮市區建設老舊,道路擁擠,路況很差,甚至是進入旅游景區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都較差。另外,有的農家客棧或賓館的服務功能不夠完善,也對景德鎮打造一流旅游品牌的設想形成制約。同時,景德鎮整體的旅游服務質量、環境的整頓和治理以及整個行業的服務人員的素質提高等軟環境建設都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創意文化產業發展裹足不前
自20世紀90年代對國營瓷廠改制以來,衍生了眾多的私營企業和小作坊,還有以景德鎮陶瓷大學為代表的高校培養了眾多的陶瓷專業人才,其中有很多人都留在了景德鎮,以“工作室+小作坊”的方式進行陶瓷生產,他們構成了景德鎮創意陶瓷發展的基礎。在雕塑瓷廠的創意陶瓷集市的帶動下,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品曾發展的非常迅速,雕塑瓷廠也成為來景德鎮的游客必去的地方。但是陶瓷文化創意產品的良好的發展是以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為基礎的,從國家整個大的環境背景來看,全社會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都是較為薄弱的,法律法規方面也不完善。目前景德鎮尚未建立起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眾多,眾多的機構和部門之間難以協調一致,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也是層出不窮,更有甚者有些創意產品如果銷售效果很好,不用一周的時間就會出現很多仿造產品,而且價格低廉,不僅給原創者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也讓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三、針對當前現狀的改進措施
(一)發展以旅游業為核心的陶瓷文化產業
首先,確立以文化旅游發展作為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以陶瓷文化旅游為核心。景德鎮一千多年來制瓷業從未中斷,大量多樣化的陶瓷文化遺存使得景德鎮至今仍然保存著非常完整的手工制瓷工藝體系。景德鎮不僅擁有豐富多彩的陶瓷文化遺存,還保留著如“買書薄”、“禁窯”、“開紅禁”等行業行規,還有“花朝”、“變工節”、“燒太平窯”等傳統陶業節日,這些一并構建了景德鎮獨特珍貴而完整的文化遺產體系。在以旅游業為核心的發展前提下,整合景德鎮陶瓷歷史文化資源,重點挖掘景德鎮陶瓷文化,以演繹再現的方式呈現給觀眾,可以開展一系列的有關重大節日的慶典活動、舉辦有影響力的陶瓷文化藝術表演,打造陶瓷文化旅游品牌,推動景德鎮陶瓷文化旅游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為主導產業。
其次,突破現有旅游街區開發模式,采用復合型開放模式。積極打造一批特色街區和園區,一方面將可以利用現有的金昌利、景翰陶瓷大廈等具有客流量密集的優勢,在其周邊增加文化觀光與體驗為一體的展銷文化體驗中心,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與著名陶瓷藝術家、陶瓷企業園區等合作,建設一批以體驗、集展銷為一體的陶瓷文化體驗活動一條街,豐富游客活動,增強游客對景德鎮陶瓷文化的趣味體驗。
(二)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科學規劃旅游景區建設
首先應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以創建全國旅游城市為契機,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建設,增強景德鎮城市的旅游接待能力,提升城市的環境衛生水平,提煉出體現景德鎮的物質、精神和文化意義的象征,打造一流的旅游城市形象。
其次,政府在陶瓷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中應起主導作用,景德鎮應以“大政府”的建設思路,由政府以城市整體發展為理念,科學規劃景德鎮陶瓷文化旅游景區的建設,利用現有陶瓷文化旅游景點規模和良好效應,重點扶持和建好幾個具有鮮明特色的陶瓷文化旅游品牌景點,使其一方面既能適應大多數游客的普遍性喜好,又能充分反映出景德鎮陶瓷文化的特色,變化單純的陶瓷文化項目和娛樂、購物、餐飲、環境美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景德鎮旅游新地標。
(三)鼓勵以設計為主題的創意產業發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景德鎮創意陶瓷市場發展已有十余年,也已經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效益,但也面臨著突出的問題,創意陶瓷作品良莠不齊,大多以體現釉色、畫工、新奇為賣點,缺少現代設計感。創意設計是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沒有優秀的設計創意,創意產業就會失去靈魂。因此,景德鎮應立足陶瓷特色,發展以設計為主題的創意陶瓷文化產業。同時鼓勵將陶瓷特色與其他產業相結合,大力發展以研發設計、 品牌設計、 建筑設計、景觀設計、時尚設計等為重點的設計類文化創意產業,將創新、創意、創造融合于企業發展和城市建設之中,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城市的建設,樹立景德鎮的城市新坐標,實現景德鎮的城市魅力快速提升和發展。
創意陶瓷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前提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這方面政府應起主導作用,盡快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為創意文化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帶來了新的機遇,將創意設計產品匯集成大數據,連接到互聯網,使人們可以隨時查詢,這一既可以讓設計者少走彎路,節約資源,提高設計效率,同時又可以及時掌握侵權行為,切實保護知識產權,提高企業和設計者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參考文獻:
[1]黃勇,劉春瑾,趙松發等.《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體系構建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8,(12):198-202.
[2]王芳,陳國清.《基于文化挖掘的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研究》[J].企業經濟,2016年第10期.
[3]張梅,殷耀如,李帥.《地方傳統特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生成模式探討》[J].改革與戰略,NO.8,2012.
[4]黃勇,邱婷,劉細發.《景德鎮創意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0.2
[5]何炳欽,鄭欲曉.《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發展思考》[J].中國陶瓷,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