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琳
摘要: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的不斷的發展,并且旅游經濟成為了國民經濟中的主流經濟,其的地位極高。雖然我國已經對旅游業的發展加大了力度,但是有一些地區的旅游業發展十分的緩慢,西部地區的旅游現狀即使如此,雖然西部地區旅游資源相對較多,但是西部旅游扶貧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其的發展較為緩慢,因此加大旅游投資的使用,促進西部地區的旅游發展。因此,本文對我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發展現狀進行了有效的分析,并且將旅游扶貧的模式進行研究,重點的研究旅游投資在西部旅游扶貧中的運用。
關鍵詞:旅游投資;西部地區;旅游扶貧
一、西部地區的旅游扶貧政策的實施
我國通過多年的發展,對各個地區實施“旅游扶貧”政策,使得部分的貧困地區實現了利用旅游業走上致富道路。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國的東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呈現出不斷的擴展現象,而且,針對于西部地區的發展緩慢的情況,制定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大了對西部地區的扶貧力度。一直以來,“旅游扶貧”作為一種十分有效的扶貧模式,其主要是政府行為,并且建立了相應的扶貧的專項資金,并且對于扶貧資金的使用機制效果以及公平性較差,使得部分地區扶貧效果并不明顯。
二、納克斯貧困惡性循環理論的啟示
為了探討發展中國家貧困的根源和擺脫貧困的途徑,美國經濟學家羅格納·納克斯提出了“貧困惡性循環”理論。此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在供給方面還是在需求方面,都存在著“貧困惡性循環”,其主要原因為資本的缺乏。因此,為了打破“貧困惡性循環”,需要提高資本的行程,提高投資效率,促使西部地區擺脫貧困的重要途徑。西部地區具有十分明顯的區位優勢以及旅游資源。為了打破西部“貧困惡性循環”的怪圈,需要不斷的加大旅游投資、實現旅游業的發展。從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加大旅游投資力度,其可以帶動西部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了西部貧困地區的人均收入的提高,使得西部地區的資本規模不斷的加大。加強旅游資金的投入,使得西部地區的旅游業的基礎設施得到了良好的建設,不斷將旅游景區進行完善建設,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實現旅游消費增長,從而使得西部貧困地區人均收入的增長,人們的購買能力得以提升,實現了西部地區與旅游相關的產業的發展。
三、旅游投資在西部旅游扶貧中的效應
(一)提高投資的效率
目前旅游業對于旅游投資的數量的需求越來越低。對于旅游投資效率要求較高。因此,為了實現西部地區旅游經濟的發展,需要從傳統強調增加引資的數量轉變為提高旅游投資的效率。需要注重的將以下問題進行解決:一是,將西部地區的投融資的機制進行有效的改革,將重點集中于投資的效率和質量上;二是,針對西部貧困地區,需要根據地區的旅游資源進行因地制宜的發展,設計開發個性化、高品位的旅游產品,加強資金的使用率,避免出現重復性的資金使用,努力的開發當地的旅游資源,使得投資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三是,提高旅游投資的使用的技術含量,不斷的拉動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
(二)旅游開發模式的轉變
在西部貧困地區傳統的旅游開發模式中,其對于當地的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產品結構、產業結構調整能力、產品個性化發展以及人力資源的利用等多個方面都呈現出局限性,使得旅游投資的效率較低,只有將傳統的粗放式的開發模式進行轉變,才能有效的實現旅游投資的有效利用。因此,對于西部貧困地區的旅游開發,其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當地的旅游資源基礎上,結合市場的需求不斷將旅游產品進行創新,實現旅游項目的開發;二是,強化當地旅游品牌,不斷將當地的旅游資源樹立品牌形象,塑造高質量的旅游地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從而實現旅游經濟的不斷增長,使得西部貧困地區內的旅游產品附加值得以提高;三是,西部貧困地區的旅游投資的使用可以增強西部地區旅游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能力,不斷的利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資源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實現旅游的開發;四是,建立生態旅游模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模式,并且將旅游資源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五是,提高人力資源的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應實施積極主動的人力資本投資戰略,實現旅游投資的使用。
(三)加強投資環境的改善
西部貧困地區雖然有著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其的投資環境較差,使得旅游發展資金急劇的短缺,西部貧困地區為了更好的實現旅游資源的發展,需要加大自身的資金的吸引力度。同時,政府應實施一些優惠政策,加大對外部資金的吸引。但是優惠政策的實施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其在對外資的吸引上,持續時間較短,因此,需要加強投資軟環境和放寬對外來企業的市場準入。因此,不斷的將西部貧困地區的旅游投資環境進行改善,實施公平公正的政策,保證市場的投資政策秉承平等的待遇。
(四)加強多方聯動
首先,需要不斷的將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與拓展,主要就是為了捕捉爭奪的獲利機會,改善自身的產品質量;其次,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將現存的體制中某種規則進行打破,實現穩定環境的需求,為經濟組織提供適應性效率;第三,不斷的將制度進行創新,可以實現經濟組織的長期發展,成為了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而且讓個人和經濟組織將西部地區的旅游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從而有效的提高了西部地區旅游資源的使用效率,加快了商業資本的運作。
四、結論
在將旅游投資運用在西部地區旅游扶貧中,需要建立旅游企業的制度,將西部貧困地區的旅游企業小、弱、差等等加以結局。并且加強政府主導作用,完善當地旅游行業的組織建設,更好的實現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在西部貧困地區,應將發展的目光放長遠,加強區域的發展,實現區域經濟快速的增長,同時也實現了互補性資源交互作用。旅游投資有有效運用,可以增強整體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西部地區的脫貧致富。
參考文獻:
[1]張笑薇.西部地區旅游扶貧機制選擇與績效評價[J].改革與戰略,2016(11):101-106.
[2]李想.西部地區旅游產業扶貧模式探析——以四川省平武縣白馬藏族鄉為例[J].中國市場,2017(22):245-246.
[3]楊冬琴,鄧天麗,楊秀翠.西部貧困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扶貧開發戰略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