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民法研究者開始逐步的引用著比例原則的基本原理,除此之外,我國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會不斷的借鑒和使用比例原則的一些基本原理。由此可見,比例原則已在民法上有了適用和展開,也表明了比例原則不僅僅適用于公法領悟,開始對民法學者和民法司法者的思想和思維產生了一定的較大的影響。隨著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問題,比例原則是否可以作用于民法涵蓋的所有領悟,對民法的發展有如何的影響,是否有抵觸……這些是我們應該考慮到的。
關鍵詞:比例原則;民法;三大原則;影響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5-0202-01
作者簡介:王靜波(1983-),女,吉林德惠人,碩士研究生,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比例原則包含“適當性”“必要性”和“均衡性”三個子原則,其通過對“手段”和“目的”之關聯性的考察,以確認國家權力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干預有無逾越必要的限度。
(一)適當性原則在民法中的適用
顧名思義,應用恰當,必須是合適的,相符的。它又被稱為妥當性原則,適當性原則和適合性原則。通俗來講就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是有效的,有助于目的成功的。但是,此項原則是以司法者,在實施過程中是否考慮到目的的恰當性選為標準,概念含糊不清。在實踐中幾乎每個措施的實施都有助于目的的達成。在民法中也同樣如此,每條法規都只在公平公正的解決民事糾紛問題,所以此項原則,實際上很少起作用。所以一些學者不太承認四項原則,堅持“二分法”。
(二)必要性原則在民法中的適用
因其溫和侵害性最小的特性,又被稱為最少侵害原則、最溫和方式原則和不可替代性原則。其是在“適當性”原則成立的基礎上,在公平公正的達到法律目的的前提上,它是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小的一種方式。在民法的實施中,在解決民事糾紛的過程中,它是最符合人民期盼的,對人民利益侵害最小的。
(三)狹義比例原則在民法中的適用
它又被稱為比例性原則、相稱性原則、均衡原則,也就是說行政權力鎖采取的措施與其所要達到的目的之間必須符合比例或相稱。也就是說,選擇一條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來達到目的。但是他并非一種精確無誤的法則,仍需根據具體的實踐情況來決定。在民法的應用中,能夠更加有效,更快捷的解決民事糾紛。
總的來說,比例原則的三大原則分別從“目的的取向”、“法律后果”、“價值取向”上規范行政權力與其行使之間的關系,構成了比例原則完整而豐富的內涵。三者相互聯系,在民法的適用上有很好的效果,產生深刻的影響。
比例原則的本身是為了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并發展的,想要探析比例原則在民法上適用的可能性就是要比較基本權利和民事權利的區別。二者的本質區別在于義務的主體不同,民事權利的義務是公民,以私人為主;而基本權利的唯一義務就是國家。除此之外,二者還有范圍的廣泛性和對道德的要求性不同的區別。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有不同的同時也一定存在著相契合的點。二者在內容上也有很多的交集,就像對于人格的保護,憲法和民法中都有對其的相關規范?;緳嗬兔袷聶嗬咧g的關系有著很大的復雜性。
盡管如此,民法具有很多的獨立性,但是仍然要服從于國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決定,不能有任何的相悖。還有,民法是由國家相關機關制定的,所以無例外的符合比例原則,有比例原則的適用的可行處。
為了防止和限制國家過度的干預民事主體的自由性,將比例原則恰當的引入民法,具有很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事實上,一些民法制度已經蘊含了比例原則的基本思想。
經過一系列法學的精雕細琢,民法已經成為一個邏輯高度自洽的法律體系。想要探析比例原則在民法的適用價值和必要性,就要從三個方面具體的展開。
(一)私法自治和比例原則
私法自治指的是權利的主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自由的安排自己在法律上的事務,它的提出蘊含著濃烈的自由主義的氣息。但是它又是不太現實的。與之相比,民法是更加成熟的文明,而民法通過比例原則的適用,來確保私法自治不被國家權利有過多的參與,也不會被私法主體所濫用。
(二)比例原則與民法基本原則
民法基本原則在民法體系上有著極具特殊的地位,它的不確定性和靈活性使得它能過適應社會的變遷和發展。所以我選擇討論民法中最重要的誠實信用原則與比例原則的關系。
比例原則和誠實信用都有著均衡、適用適度的要求;不僅如此,比例原則可以進一步充實和具體化誠信原則,可以彌補誠信原則在適用中不可預料的不足,增強它的可操作性和預見性。
(三)比例原則和利益均衡理論
利息均衡理論指的是在法律法規有著漏洞的情況下,法官可以根據自己對案件的理解和多年的經驗自主裁決。但是這般就帶走主觀性,而比例原則就可以作為利益衡量的指導書和參考框架,可以恰當的拘束法官的自由性,又能為法官和當事人提供較為明確的預期。
總之,比例原則在民法的適用中,不僅具有可行性,也具有重要的理論實踐和實踐價值。
[1]易軍.所有權自由與限制視域中的單雙號限行常態化[J].法學,2015(02).
[2]鄭曉劍.比例原則在民法上的適用及展開[J].中國法學,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