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立琴



摘 要:專業英語能力不足,是當前飛行學員培養和成長過程中的主要掣肘因素之一,而目前飛行英語課程單純“以語言技能訓練”為導向、“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內容依托教學理論下的“主題+輔助”教學模式,該模式以學生需求為中心,將專業理論知識引入飛行英語課堂,學員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專業英語能力。鑒于飛行學員入校英語水平普遍偏低,采取由“主題”模式過渡到“輔助”模式的方式。針對該教學模式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筆者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對303名教員和飛行學員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教員和學員對于“主題+輔助”教學模式的認可度較高。
關鍵詞:飛行學員;內容依托教學;“主題+輔助”教學模式
一、引言
在“一帶一路”和“民航強國”戰略的大背景下,我國民航業發展迅速,對于具備良好專業英語溝通能力的飛行員的需求不斷擴大。專業英語能力不足已成為我國飛行學員培養和成長過程中的主要掣肘因素之一。飛行英語系列課程“以語言技能訓練”為導向、“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將分析當前飛行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內容依托教學理論下的“主題+輔助”教學模式及其實施方式,并分析實施該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飛行英語課程概況
飛行英語課程是四年制本科飛行技術專業學員的必修課程,以中國民航大學2016版培養方案為例,課程主要分為飛行英語(1-4)四門課程,教材選用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流利美國口語》,課程分布于學員培養的前4個學期。飛行英語課程的問題存在于課程內容、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學理念、教材選用和開發等多個層次和方面,本文將重點研究飛行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方式。
三、飛行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以語言技能訓練”為導向、“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在飛行英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是課堂上唯一的信息源,而學生則是教學過程的客體,是被動的信息接受器,是教師認識和實踐的對象[1],課程的教學模式依然“以語言技能訓練”為導向,教師更注重學員基礎英語聽說能力培養,對于專業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涉及較少,顯然已經較難滿足學員如圖1所示的訓練各階段對于英語能力的需求。
(二)教學模式與學生需求脫節
如圖1所示,飛行學員(國內訓練學員和國外訓練學員)在訓練的不同階段均需通過相應的英語測試否則將面臨被停飛的危險,通過這些英語測試是學員最直接的需求。國外訓練學員面臨的航校面試和國內學員必須通過的PEPEC(Pilots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of CAAC)三級和四級(工作級)的評分標準均采取國際民航組織在附件1《人員執照的頒發》和DOC9835《國際民航組織語言能力要求實施手冊》中明確規定的飛行員英語語言能力的評定標準[2],即從發音、結構、詞匯、流暢程度、理解能力和語言應對能力等六方面分1-6個等級評估學員的專業英語聽說能力[3][4]。當前飛行英語課程的教學模式仍然以“基礎語言能力訓練”為導向,以日常交際內容為依托,與以上所示的學員測試需求脫節比較嚴重。
四、內容依托教學理論及在飛行技術專業實施模式介紹
(一)內容依托教學理論及其三種實施模式
內容依托教學法是一種“把學科知識性課程中的話題、任務融入外語教學的語境中的語言教學方法”[5]。內容依托教學法將語言和內容融合,與學生的職業需求和個人興趣相適應[6],提供了第二語言習得的良好條件,因其突出的實踐效果而受到廣泛關注。大連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的英語專業內容依托課程改革[7]和浙江金華職業技術學校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8]均取得了突出的教學成果,為飛行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內容依托教學有三種典型模式主題模式、輔助模式和保護模式[9]。主題模式由于實施成本低和見效快等優點,被各高校廣泛應用[10]。輔助模式因需要同時聘請語言教師和內容教師,實施成本較高且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很難在大部分高校廣泛實施[11]。保護模式需要用第二語言講授專業課,對于學員和教員的英語水平和專業水平均有較高要求而無法大范圍開展。
(二)適用于飛行技術專業的“主題+輔助”教學模式
各民航院校的飛行技術專業往往同時聘用地面理論教員和飛行英語教員,無需耗費大量成本重新聘請語言教師和內容教師,因此輔助模式在飛行技術專業的教學中有著天然的優勢。鑒于飛行學員初始英語水平較低,入校后直接采取輔助模式,學員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建議在飛行英語(1)的授課中采取主題模式,在后續飛行英語(2-4)課程采取輔助模式,即在飛行英語課程的授課中采取“主題+輔助”教學模式。
五、教員和飛行學員對于內容依托教學下“主題+輔助”教學模式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認同
為了分析內容依托教學理論下“主題+輔助”教學模式在飛行英語課程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17年5月筆者對教員和三類學員進行了問卷調查。
參與調查教員33名,有效問卷31份。參與調查學員280名,有效問卷272份。
針對“主題+輔助教學模式是否有必要”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針對“實行飛行英語課程中主題+輔助教學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綜上所述,調查問卷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教員和訓練各階段的飛行學員對于內容依托教學下的“主題+輔助”教學模式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認可度非常高。
六、結語
本文介紹了飛行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單純“以語言技能訓練”為導向、“以教師為中心”和與學員需求脫節等問題,提出了內容依托教學理論下“主題+輔助”教學模式及其實施細則,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針對教員和三類飛行學員對于內容依托教學下的“主題+輔助”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的調查,數據表明受調查者對于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較高的認可度。
參考文獻:
[1]王惠昭.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與交際能力培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4):36.
[2]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中國民航飛行人員語言能力測試考試大綱[Z].2014(4).
[3]ICAO. Annex 1 to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Personnel Licensing[Z]. Eleventh Edition.2011: ATT A-1.
[4] ICAO. Manual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CAO Language Proficiency Requirements[Z]. Doc 9835AN/453.Second Edition.2010:2-8.
[5]Crandall, J& Tucker, G. R. Content-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s [C]∥Anivan, S.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the Nineties. Washington, D.C: ERIC, ED366187, 1990: 83.
[6]常俊躍.英語專業基礎階段內容依托教學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4-9.
[7]常俊躍.英語專業內容依托課程體系改革的影響及其啟示[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37卷(五):25-26.
[8]章文君.CBI與工學結合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創新-以"電子商務專業英語"為例[J].外語界,2008年(3):27-28.
[9]Brinton, D. M & Wesche, M.B.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89:2.
[10]王立非.現代外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員出版社,2000:337-342.
[11]袁春艷.當代國際外語教學法發展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