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岳衡
摘 要:氧化還原反應是貫穿整個高中化學的重點學習內容,其知識點多次出現在高考試題中。由于其涉及的知識點較廣,我們在學習時容易感到吃力,從而影響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對“氧化還原反應”學習思路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氧化還原反應;高中化學;學習思路
引言
“氧化還原反應”涉及的知識點較多,例如,涉及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氧化性、還原性等知識,這些大大增加了我們的學習難度。因此,我們在學習時應明確學習思路,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策略,合理進行學習,提升學習效率。
一、明確“氧化還原反應”學習思路的重要性
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由于涉及知識點較多,如:化學反應方程式、反應物性質、反應規律等,概念知識的繁雜增大了學習難度,從而影響了學習效率。因此,在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學習時,應首先明確學習思路,利用清晰的思路進行規律性學習,從根本上提升學習質量。明確學習思路可以降低氧化還原知識的難度,促使我們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幫助我們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1]。
二、“氧化還原反應”學習思路分析
(一)深刻理解氧化還原反應概念
對于我們來說,氧化還原反應并不陌生。在初中學習化學時,已經明確了氧化還原的本質概念,即:元素得到氧被氧化,元素失去氧被還原,在實際的氧化還原反應公式中,失去氧的反應物被稱為氧化劑,得到氧的物質被稱為還原劑。由于許多氧化還原反應并沒有氧原子得失,利用得氧與失氧進行判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們在氧化還原反應分析過程中,可以用化合價的升降對氧化還原反應進行判斷,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以氫氣還原氧化銅為例,具體來說,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正確書寫氫氣與氧化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H2=Cu+H2O,通過加熱,進行有效的反應。
其次,對上述氧化還原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明確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得氧與失氧情況,由此對各物質進行判斷,氧化銅失去氧被還原,氫氣得到氧被氧化,由此可知,氫氣為還原劑,氧化銅為氧化劑。
最后,我們對上述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化合價進行分析,明確其實際的變化情況,分析變化過程,明確各個反應物之間的關系。經過反應后,可以發現被還原的銅化合價降低,被氧化的氫元素化合價升高,即氧化劑氧化銅中銅元素化合價降低,還原劑氫氣中氫元素化合價升高。通過上述分析,幫助我們從原本了解的得氧與失氧的過程轉變為化合價的升降,經過化學方程式驗證,尋找出氧化劑、還原劑、氧化反應、還原反應與化合價之間存在的關聯,深刻理解氧化還原反應概念。
(二)明確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
在氧化還原反應學習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大難點就是對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進行判斷。例如,在學習時,當遇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需要我們快速準確的尋找出反應式中的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物、還原物以及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實際上,由于大部分同學未能真正從根本上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含義,導致對公式的判斷出現偏差。基于此,我認為在遇到此類題型時我們應明確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與內涵,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明確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概念關系。將實際的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以及還原產物反應過程中的化合價變化、電子得失等進行明確。例如,形成固定思維,元素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元素氧化,物質為還原劑,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元素還原,物質為氧化劑。通過“固化”,促使我們在遇到陌生氧化還原反應時,可以迅速做出判斷,提升學習效率,保證判斷的準確性。
其次,靈活把握氧化還原反應相關概念。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應建立完善的氧化還原知識體系。例如:明確氧化劑的概念意義,具有氧化性與氧化能力,在實際的反應過程中,發生還原反應被還原,轉變為還原產物;還原劑,具有還原性與還原能力,在實際的反應過程中,發生氧化反應被氧化,轉變為氧化產物,通過靈活把握概念,提升學習效率。
最后,靈活應用工具表示氧化還原反應的整個過程。現階段,最有效、應用最普遍的方式包含兩種:第一種,雙線橋法,該方法具有明確的方向性,通過從反應物指向生成物,實際是指,氧化劑指向還原產物,還原劑指向氧化產物,并在橋上標明化合價變化、電子得失以及實際的氧化還原反應情況,用“-”表示失電子,用“+”表示得電子;第二種,單線橋法,在利用單線橋法時,與雙線橋法相似,同樣具有方向性,但只需要標明電子的總數轉移即可[2]。
(三)深入總結氧化還原反應規律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加深對定義概念的理解,還需要對相關的規律進行總結與分析,以此來提升學習效率。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的概念與定義較多,需要深刻記住的規律也較多,因此,我們應靈活對知識進行總結與分析,利用比較的方式進行知識構建,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例如,某化學習題為:利用雙線橋法對化學反應式進行分析,比較各反應式特點,①SO2+2H2S=2H2O+3S↓,②6NO2+8NH3=7N2+12H2O;③KClO3+6HCl=KCl+3Cl2↑+3H2O,通過分析總結,可以發現,對于非金屬元素來說,正價化合物與負價化合物可以通過歸中反應形成非金屬單質。
結論
綜上所述,在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學習時,我們應明確學習思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涉及廣泛的知識點進行綜合整理與分析,深入總結氧化還原反應規律,明確反應關系,深刻理解反應概念,高效進行學習,從根本上提升學習效率。同時,應結合實際情況,針對自身的學習特點,靈活進行學習,提升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喬婷.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的有效學習方法[J].文理導航(中旬),2017(10):63.
[2]程昭.學生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認知發展研究[J].高中化學教育,2014,14(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