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進程的加快,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現階段,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加深,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高校中,傳播陽光體育新理念,加強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內容與形式的改革,對于提高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水平有重要意義。下文從高校體育教學現存問題出發,指出了其具體改革措施。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開創新型實踐與知識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不斷對教學體系加以改革創新,為體育教育專業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高校只有做好體育教學改革,借鑒先進的體育改革經驗,才能發揮體育教學對提升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突出高校體育教學的優勢。
一、高校體育教學現存問題
(一)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高
據調查研究,體育意識薄弱在我國的高校里依然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甚至有的學校在體育課上對學生放任不理,整個課程內容大多以自由活動為主,這不利于體育教育專業的優勢發揮。同時,部分高校認為學生文化課的學習是教育的重點,所以他們把體育課時的時間用來學生自習或者用于文化課的補課,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疲勞度。
(二)體育教學內容現代化水平不高
現階段,許多高校體育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做到課程內容的與時俱進,在體育課上學生只練習傳統的幾種體育項目,最后進行達標測驗。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使體育課變成了單一線性的教學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體育潛能的發掘。此外教師的教學手段也過于單一,通常只是教師做出相關的動作示范,再讓學生模仿,忽視了學生是否能適應這種教學模式,也沒有及時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得學生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這些教學模式沒有將素質教育的優勢發揮出來,不利于高校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高校體育教學目標不明晰
設立教學目標是教學內容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設定在實施中未能將個人目標與社會目標有機耦合,未能把學生的心理、身體、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未能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運動項目及運動理念結合起來,無法較好地實現學生個人的價值和社會價值。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部分高校沒有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來設定教學目標,體育教學目標的發展也不夠個性化和終身化。實現中國高等體育教育目標價值取向從社會價值轉向個人價值,多元化轉向自主運動能力培養的有效方針是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其掌握一至兩種體育技能和終身鍛煉方法的重要措施。現階段,我國已有部分高校體育教師意識到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要性,能夠做到根據體育項目的特點,向學生傳授相關的技術技能,與以前相比有些課程有了一些改善,但教學的目標仍不夠明晰。
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措施
(一)體育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革
體育教學的目標過于局限于增強學生體質,忽略了體育鍛煉習慣及終身體育理念的培養,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背離了現代體育教學的宗旨。體育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創新,是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大突破口。體育教學內容“大學階段,學生應熟練掌握兩項以上健身運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積極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發展運動才能,由此奠定終身體育的堅實基礎”。根據青少年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規律,各教學階段的教學目標應循序漸進,即每名學生應在各體育教學階段掌握至少一到兩項運動技能,為終身體育素質培養奠定基礎。比如,教師在講解籃球知識時,可以依據學生的籃球水平將學生分成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學習,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自尊心得到保護,也利于學生籃球技能的培養。
(二)加強體育教學方法的優化
體育教育專業教師是教學活動主要的引導者、規劃者和策劃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技巧在教育改革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發揮教學的創造性、前瞻性與指導性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在教學中,利用情景模擬教授學生體育技能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體會體育素質培養的深刻意義。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泉”,教師還需要從興趣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同時,理論與實踐技能結合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現學生的體育潛能,優化體育項目,這也是教學改革的精髓所在。另外,教師應該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引入現代化體育教學觀念,并運用新媒體工具與現代化體育器械結合等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加強師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三)建立高素質體育教師隊伍
建立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對于當代高校體育教學事業改革有著積極的作用。高校應當重視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定期組織教師開展教學研討會,共同學習體育教學的新思想,分享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并共同商討對策。更要對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有效考核,讓教師了解自己的不足,通過有效的自主學習跟上體育事業的發展步伐。學校要引導體育教師積極學習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作為自己的輔助教學工具,應用于體育教學中,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現代化特性。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對綜合性素質人才需求的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必將迎來新的挑戰。在嚴峻的教育形勢下,我國高校只有不斷改革體育教學的方法并提高其現代化水平,從內容、形式與教師隊伍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才能優化培養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體育素養,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的習慣,幫助他們成長為國家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魏婷婷.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