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素玲
中圖分類號:C96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2-000-01
摘 要 隨著公路建設事業的飛速發展和公路部門運行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公路行業的管、建、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公路事業又好又快地持續發展,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目前廣西基層公路行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提出了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 基層公路 人力資源管理 探究
公路行業是集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為一體的事業單位,在公路發展變革過程中,人事管理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廣西基層公路行業,如何進行人力資源開發和培訓,提高一線養護技能和素質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基層公路行業人力資源現狀
(一)職工年齡老化,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低下
過去由于廣西公路建設的等級規模等下,養護技術要求低,且是艱苦的體力行業,工作環境大多在艱苦的山區,因此招收的工人多是高初中以下學歷,尤其是基層公路部門的養護人員,文化水平低,綜合素質不高。同時,由于事業單位機制改革,公路養護經費緊張,無力承受增加人員壓力,近十多年來沒有招收新工人,從而出現基層公路行業養護一線骨干年齡老化,大大制約了基層公路的可持續發展。
(二)人員結構、能力水平不平衡,復合型人才缺乏
廣西基層公路部門是以工勤崗位為主體的,大部分職工都是普通的養護工,受學歷水平的影響,雖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隨著公路行業大量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推廣應用,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從人員結構來講,技術管理人員比例偏低。從專業技術層次結構上來看,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偏多,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較少;工程技術人員偏多,人力資源、法律、行政管理人員偏少。從能力水平來講,大多數人員是應用型的技術人員,創新型人才較少。崗位單一,學習方向單一,缺乏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這樣的人才配比既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公路工作的新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實施,影響了公路事業快速發展。
(三)人力資源管理陳舊,教育培訓落后
廣西基層公路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大多停留在傳統的人事管理,以“事”為中心,忽略以“人”為核心,存在重工程技術,輕人員管理現象。在用人上重關系、輕業績,把職工作為生產工具,不重視整體素質教育培訓,忽略人力資源開發和調節,沒有創新,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難以調動職工潛能,影響人才發揮。
二、基層公路行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對策
(一)建立科學人力資源管理觀
更新傳統的人事管理模式,建立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從重“事”轉向重“人”。全面分析職工才能和崗位職能,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科學地預測未來人力資源的供給與需求,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合理引進人才,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建立科學、長效的用人機制。
(二)建立科學的人才培訓機制
針對公路部門的行業特點,建立有公路特色的培訓機制,不斷創新培訓的內容、形式,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培訓活動。既要考慮當前本單位公路建設需要,又要考慮未來公路事業發展需要;既要考慮一線養護工文化水平素質低下的現狀,又要考慮現代公路建設新科技、新工藝的要求;既要考慮公路工程專業技術實務學習培訓,又要考慮市場經濟、法律法規、行政管理,乃至信息網絡、公路發展新勢態等各方面的知識拓展。
(三)建立科學的公路文化
公路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兩者有效融合,能激發職工工作積極性,產生凝聚力。建立科學的公路文化就是要以人為本,強化制度建設,改善職工工作生活條件、工資福利等,開展寓教于樂的活動,培養職工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職工主人翁責任感。
(四)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
最大限度的發揮、挖掘人的作用,管好人,用好人,營造人盡其才的環境,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通過完善工資薪酬、崗位競聘、人事提拔任免流動等制度,并將之與績效考評、獎懲等制度相結合,建立科學、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只有將業績水平與福利待遇相掛鉤,才能激發職工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結語
以人為本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理念,人才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單位生產力,從而影響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公路建設發展離不開人,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是公路發展的一項基本保障,只有做好人力資源管理的改革創新,才能為公路行業和諧穩定快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惠育.論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J].黑河學刊,2012(8).
[2] 李麗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結構優化路徑探討[J].企業家天地,2012(8).
[3] 吳學林.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發展的意義與實踐[J].管理觀察,2015(4).
[4] 陶春娟.關于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工作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