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繼功


【中圖分類號】R68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3--02
腹股溝疝在臨床多發,且兒童、老年人發病率較高,需及時實施手術治療,以免病情惡化引起不良預后[1]。本研究探討了無張力補片修補治療腹股溝疝的應用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84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腹股溝疝病人按隨機表分組。對照組男性、女性各有26例、16例,年齡18-69歲,平均(45.21±2.10)歲。腹股溝斜疝有32例,腹股溝直疝有10例。新型組男性、女性各有25例、17例,年齡18-68歲,平均(45.26±2.11)歲。腹股溝斜疝有31例,腹股溝直疝有11例。
兩組患者資料差異比較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傳統術式干預;新型組開展無張力補片修補治療。連續硬膜外麻醉,仰臥,切口位于腹股溝終點下2厘米,逐層切開,明確疝囊后,對其游離至腹膜外脂肪,若疝囊小,游離結扎后直接塞入腹腔,若較大先橫斷將遠端切除,游離近端后結扎,促使大疝囊變為小疝囊再塞入腹腔。充填錐形充填物至疝環,外緣和腹橫筋膜緊貼,并適當和周圍致密組織縫合??筛鶕蕲h大小對填充物外緣進行調整,若較小可將適當剪掉支撐花瓣,較大則將2個填充物互相縫合塞入疝環。將精索提起,在精索后進行網狀補片平鋪,確保覆蓋整個腹股溝管后壁,和周圍致密組織縫合,并對腹外斜肌腱膜進行縫合,重建外環口,將皮下組織和皮膚縫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療效;手術開展情況和手術康復狀況;尿潴留等并發癥發生情況。顯效:癥狀改善,無并發癥,術后恢復良好;有效:癥狀好轉,并發癥較輕;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腹股溝疝療效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統計數據,臨床資料根據類別不同進行t檢驗(計量)、檢驗(計數),P<0.05說明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手術療效比較
新型組患者手術療效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2.2 手術開展情況和手術康復狀況比較
新型組手術開展情況和手術康復狀況比對照組好,P<0.05。見表2.
2.3 尿潴留等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新型組尿潴留等并發癥發生情況比對照組低,P<0.05。
3 討論
傳統手術治療腹股溝疝創傷比較大,并發癥多,術后康復速度延遲。近年來,一種新型術式——無張力補片修補在腹股溝疝治療中廣泛應用[3],得到醫生、患者青睞,獲得良好效果,其用聚丙烯組成的材料進行填充,無排斥反應,不可吸收,組織相容性好,可快速和人體組織固定和適應,無縫合張力,不會導致解剖結構破壞,且組織分離少,無需將疝囊打開,可減少內臟和神經誤傷風險,減少并發癥。除此之外,無張力補片修補還可分散腹腔壓力,降低復發率[4-5]。
本研究中,對照組進行傳統術式干預;新型組開展無張力補片修補治療。結果顯示,新型組患者手術療效比對照組高,P<0.05;新型組手術開展情況和手術康復狀況比對照組好,P<0.05;新型組尿潴留等并發癥發生情況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所述,無張力補片修補治療腹股溝疝的應用及效果肯定,手術開展更順利且并發癥更少,康復更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張飛,李成華,王矛等.無張力疝修補術與TAPP治療腹股溝疝臨床療效觀察[J].淮海醫藥,2016,34(1):52-53.
楊威,金丹,金景平等.腹腔鏡疝修補術在腹股溝疝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6,25(1):33-34.
廖偉明,磨鵬詩,高向林等.腹腔鏡下TAPP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觀察與安全性評價[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6):743-744.
吳明暉.三種不同方案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4):491-493.
劉麗娜.老年無張力疝修補術患者臨床護理觀察[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7(3):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