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巖
(南京體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4)
趙帥里約奧運會男子跆拳道58 kg級1/4決賽、半決賽、決賽。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圖書館及萬方數據庫等查閱并搜集近年來與高水平跆拳道運動員技戰術、項目制勝因素、競賽規則相關的文獻,為本選題提供參考。
1.2.2 錄像分析法
觀看2016年里約奧運會趙帥參加的1/4決賽、半決賽、決賽3場比賽,從趙帥的技術、戰術、對手特點、得分情況等方面記錄相關數據并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8對趙帥里約奧運會4場比賽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
1.2.4 專家訪談法
對資深競技跆拳道教練員和專家學者從競賽規則、技術、戰術等方面進行訪談,確定本研究內容的可行性及評價標準。
競技跆拳道技術簡單實用,其基本技術是所有技術的精髓和靈魂,任何技術的變化和運用都是在基本技術的基礎上發展和衍生出來的。但基本技術需要根據時機、距離、戰術和運動員的身體條件加以變形才能有效使用[1]。允許使用的技術包括拳的技術和腳的技術。拳的技術是指緊握拳頭并使用正拳進行正面攻擊的技術;腳的技術是指使用踝關節以下腳的部位進行攻擊的技術[2]。競技跆拳道腿法包括橫踢、下劈、后旋踢、旋風踢、后踢、推踢、側踢、雙飛踢、鉤踢、多飛踢、騰空腿法、組合腿法等[3]。
從表1可看出,2016年里約奧運會跆拳道比賽中趙帥的前橫踢技術共使用58次,占總使用次數的20.86%;高位前橫踢14次,占5.03%;后橫踢17次,占6.12%;高位后橫踢3次,占1.08%;前腿下劈22次,占7.91%;后腿下劈1次,占0.36%;側踢146次,占52.52%;雙飛17次,占6.12%;直拳和后踢、后擺、旋風踢等轉身高難度動作使用次數均為0。

表1 2016年里約奧運會跆拳道比賽趙帥使用技術統計
可見,趙帥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跆拳道比賽中,側踢技術使用最多,其次是橫踢技術。這說明趙帥在此次比賽中使用的技術動作相對簡單,符合其身高、腿長、體重輕的身體條件。橫踢和側踢技術是跆拳道最實用和最基本的技術,技術線路短,從后腿蹬地發力到擊打護具一氣呵成。比賽中趙帥熟練地將其運用到連擊技術中,橫踢技術動作路徑短、速度快,既可進攻高位,也可進攻中位,并且與側踢結合運用,動作轉化幅度小,攻防轉換速度快,令對手防不勝防。運動員使用側踢或橫踢技術后,通常在二次進攻時變換為高位后橫踢技術擊頭,成功率極高且不容易被對手的迎擊技術破壞,而且造成對手判斷失誤[4]。比賽中趙帥未使用拳和旋轉高難度技術,這說明競技跆拳道技術的發展趨勢是簡單多變、使用有效。
所謂戰術,是指在戰略思想和原則指導下,根據自己與對手技術水平的優點、缺點、弱點,為戰勝對手而采取的計策和方法[5]。國內外把跆拳道戰術界定為:以腿部動作為主、手部動作為輔,并伴有擊打線路、節奏、位置、落點的變化,帶有明顯攻擊和限制對手的目的,前后連續2個和2個以上技術動作的組合運用[6]。主動進攻戰術和防守反擊戰術的運用相互結合,進攻中有反擊,反擊中有進攻,才能達到比賽得分的目的[7]。
從表2可看出,在統計的里約奧運會跆拳道3場比賽中,趙帥的進攻次數達173次,占總數的62.24%;反擊次數共56次,反擊率為20.14%;迎擊次數為49次,迎擊率為17.63%。從中可以看出,比賽中趙帥表現積極,進攻率高,其次是反擊戰術,最后是反擊戰術。趙帥用于進攻戰術的側踢高達95次,占34.17%,說明其擅長使用側踢技術,打法簡單,戰術明確。
得分是使用允許的技術,準確、有力地擊中得分部位。由表3可知,比賽中趙帥1 分擊打軀干技術238次(占83.21%),共得 11 分(占47.83%);3 分擊頭技術為40次(占13.99%),共得 9分(占39.13%);對手犯規警告共8次,得3分,占13.04%;而2分轉身擊打軀干技術和4 分轉身擊頭技術未使用。

表2 趙帥使用戰術統計

表3 趙帥得分和擊打部位統計
可見,趙帥的1 分擊打軀干技術使用次數最多。比賽剛開始時,運動員多使用 1 分技術進行試探或連擊,由于動作結構簡單、擊打線路短、下意識動作多,故被廣泛運用。在本次比賽中,趙帥主要采用簡單的擊打軀干技術動作,這與其身高腿長的身體條件不無關系。同時,對手采用的技戰術也是趙帥選擇簡單實用技術的原因。
從表4可以看出,在3場比賽中趙帥首局得分技術動作均為側踢,擊打部位為中位軀干部位,總得分為3分。通過數據分析可知,趙帥擅長使用結構簡單、擊打路線短、易守易防的側踢技術。由于側踢技術動作路徑短,動作幅度小,近年來使用次數不斷增多,在迎擊戰術中常作為阻擋、破壞對手進攻的腿法,同時也可用作進和反擊。跆拳道項目進入電子護具時代后,側踢從幕后走上臺前,成為新崛起的重要技術。隨著運動員對電子護具的特性越發熟悉,對側踢這一技術的使用更加重視,能否熟練有效地使用側踢已成為衡量跆拳道運動員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橫踢依舊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側踢緊隨其后成為次重要手段。在將來的比賽中,側踢與橫踢結合使用是跆拳道技術的一大發展趨勢[8]。

表4 趙帥首局得分統計
趙帥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跆拳道比賽中善于使用側踢、橫踢等動作路徑短、速度快、簡單的技術動作,但技術腿法單一,直拳和高難度旋轉技術動作不多,比賽中以側踢技術動作為主。
進攻戰術、反擊戰術使用較多,迎擊戰術使用最少。側踢技術是其主要的進攻戰術,該技術實用多變,能迅速轉換成反擊和迎擊戰術。
在得分技術中,趙帥的 1 分擊打軀干技術使用次數最多,得分率最高,3分擊頭技術能力較高,簡單實用的擊打軀干技術是其核心技戰術。但其轉身擊打技術有待提高。每場比賽首局得分技術是側踢技術,且是正面擊打軀干部位得分,擊打技術和擊打部位單一,其他部位擊打得分技術需提升。
建議趙帥豐富基本腿法內容,提高熟練度。基本腿法訓練以系統、全面和實用為基本準則,將基本腿法練習放在日常訓練的重要位置,全面覆蓋可能運用到的所有基本技術,力求運動員把握每種腿法技術并融于比賽中。提高上肢力量,加強直拳練習,提高其在比賽中的使用率。
在戰術使用方面,主動進攻是一大趨勢,加強攻防轉換能力將是一大突破口。趙帥在進攻戰術和迎擊戰術訓練中,應以橫踢、下劈、側踢技術為主,結合身高腿長優勢增加轉身技術,將擊頭技術運用于進攻、迎擊、反擊戰術中,豐富戰術使用手段。加強邊角戰術的訓練與使用,增加比賽中對手犯規次數,提高得分率。
趙帥應結合身高腿長的優勢發揮側踢技術的長處,將中位側踢技術置于日常訓練的核心位置,同時加強高位擊打技術的練習,通過高位、中位相結合提高擊打效果。豐富各種腿法的使用,增強防守反擊能力。
[1] 高誼.跆拳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2] 任文崗.中國在世界跆拳道比賽中得分技術的統計與比較分析[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1:7
[3] 宋雅樹,屈國鋒.重新審視跆拳道橫踢基礎教學[J].青少年體育,2014(6):59-60
[4] 朱夢蕾.女子競技跆拳道技戰術特點及制勝因素分析——以吳靜鈺等國內外優秀運動員為例[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5
[5] 邊文洪,張建春.跆拳道戰術散論[J].彭城職業大學學報,2001,16(4):109
[6] 謝云.中國優秀女子跆拳道運動員技戰術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5
[7] 王程輝.在訓練實踐中創新[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31(3):78
[8] 董文金,周攀,喬長澤.DaeDo電子護具對男子跆拳道奧運級別運動員技戰術的影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