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土坤
慢性鼻 - 鼻竇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是耳鼻喉科常見的疾病,任何年齡段人群發病率均較高[1-2]。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霧霾和沙塵的天氣增多,慢性鼻-鼻竇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臨床上慢性鼻-鼻竇炎治療首選鼻內鏡手術,臨床證實鼻內鏡手術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心理狀態顯著改善[3]。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Low 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TVR)是一種微創、高效、簡便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創新技術,可改善患者的鼻通氣,不破壞患者鼻腔黏膜形態和功能[4-5]。本文旨在探討鼻內鏡手術聯合RFTVR治療慢性鼻-鼻竇炎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竇炎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經檢查確診。(1)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鼻-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2年,昆明)》診斷標準[6];②存在雙側病變患者;③經保守方法治療超過半年未見明顯療效患者;④無鼻部過敏、出血、哮喘史;⑤3個月內未出現急慢性感染,未使用抗血小板藥物;⑥沒有進行過鼻部手術患者。(2)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精神障礙、血液免疫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患者;②具有萎縮性鼻炎或鼻腔真菌病患者;③合并有鼻中隔偏曲和血管運動性鼻炎患者;④失訪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對照組行鼻內鏡手術。設備:德國STORZ公司提供的鼻內鏡成像及手術系統;術前7 d開始每日給予患者醋酸潑尼松片(商品名:潑尼松,生產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H33021207,規格:5 mg×100 s)晨起空腹口服30 mg/次,1次/d;患者入室后給予靜脈麻醉,取仰臥位,將患者鼻部的息肉等異物切除,將鉤突切除后再將病灶所在的竇口慢慢打開,評價患者的病情后逐層將病變的鼻竇開放,功能性的鼻內鏡鼻竇手術采用Messerkinger術式[7]。(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RFTVR治療。設備:美國杰西公司提供的低溫等離子治療儀;首先處理患者下、中鼻甲畸形問題,通過鼻內鏡確定雙側下鼻甲的下、中、上三點并進行消融,切除病變的鼻息肉,等離子電刀頭止血,并將其余肥厚的中鼻甲組織處理,最后采用雙側下鼻甲的骨折外移術,最后用凡士林紗布、膨脹的止血海綿進行術后填塞、止血[8]。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觀察兩組患者的相關手術指標(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鼻腔滲血量)。(2)采用鼻腔鼻竇結局測試(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 中 文版量表對患者手術前后的主觀癥狀進行評價,量表共分為2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照無任何困擾、輕度困擾、中度困擾、重度困擾分別計0~3分,分數越低,患者主觀癥狀感受越好。采用Lund-Kennedy量表對患者術后的感受和狀況進行評價,主要分為濃涕、黏膜水腫和鼻竇區按壓痛3個項目,每個項目計0~4分,雙側鼻腔均根據以上項目做評分,總計24分,分數越低,患者術后的感受和狀況越好。(3)術后1個月、1年分別對患者進行臨床療效評價。參照Patel等[9]研究標準制訂臨床療效評價標準,治愈:患者治療后鼻塞的癥狀完全消失,且鼻腔通暢,下鼻甲減小,竇口開放良好,未出現膿性分泌物;好轉:患者治療后鼻塞的癥狀有所改善,鼻腔通氣一般,下鼻甲減小,有少量的膿性分泌物;無效:患者治療后鼻塞的癥狀無改善,鼻腔通氣障礙,下鼻甲未減小,仍舊存在大量的膿性分泌物。總有效=治愈+好轉。(4)統計兩組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觀察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18~54歲,平均(36.85±5.01)歲;病程1~10年,平均(4.56±2.11)年;??跇藴史中停孩裥?9例,Ⅱ型25例,Ⅲ型5例。對照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19~57歲,平均(37.24±4.22)歲;病程1~10年,平均(4.89±2.16)年;??跇藴史中停孩裥?6例,Ⅱ型28例,Ⅲ型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鼻腔滲血量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3 兩組術后1個月、1年臨床療效比較 術后1個月、1年,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96%、95.92%,均高于對照組的81.63%、77.55%,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字2=7.127、7.184,P=0.016、0.007),見表2。
2.4 兩組手術前后SNOT-20評分及術后Lund-Kennedy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SNOT-20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SNOT-20評分均低于術前,且術后后觀察組SNOT-20、Lund-Kennedy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s)
組別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鼻腔滲血量(mL) 住院時間(d)觀察組(n=49) 52.23±2.46 80.41±3.39 21.42±1.59 6.59±0.84對照組(n=49) 84.01±2.14 99.12±4.01 30.08±1.42 8.43±0.65 t值 -68.228 -24.862 -28.436 -12.12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兩組術后1個月、1年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3 兩組手術前后SNOT-20評分及術后Lund-Kennedy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手術前后SNOT-20評分及術后Lund-Kennedy評分比較[分,(±s)]
術后Lund-Kennedy評分術前 術后 t值 P值觀察組(n=49) 21.11±2.47 6.29±1.24 37.535 0.000 1.09±0.32對照組(n=49) 21.08±2.35 11.36±1.16 25.962 0.000 1.81±0.28 t值 0.062 -20.901 -11.853 P值 0.951 0.000 0.000組別 SNOT-20評分
2.5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0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8.37%,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 例(%)
慢性鼻-鼻竇炎是一種慢性炎癥,通常是因為患者鼻竇炎治療不及時導致鼻竇黏膜發生炎癥,近年來隨著工業化程度的不斷加劇,空氣質量下降,其發病率逐年上升,慢性鼻-鼻竇炎雖然對身體健康不會造成嚴重的影響,但是仍舊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0]?;颊叱霈F鼻塞、頭痛、流涕等癥狀,部分患者伴有頭痛的臨床癥狀,其發病與空氣污染程度、過敏反應性炎癥、微生物感染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但是感染是最主要的因素,長期的炎癥刺激使鼻黏膜發生水腫,鼻甲肥大增生,鼻腔鼻竇出現引流障礙,炎癥不斷遷徙不愈[11]。鼻塞是大多數慢性鼻-鼻竇炎的主要癥狀,因此對于慢性鼻-鼻竇炎患者選擇合理的手術時間和恰當的手術方式是治療的關鍵,不但有效緩解其鼻塞的癥狀,鼻腔的通氣功能顯著提高,而且促進鼻腔、鼻黏膜、纖毛的輸送功能的提高[12]。下鼻甲黏膜切除術、下鼻甲成形術等傳統手術操作復雜,手術時間延長、術中出血量多,對患者的創傷大,鼻黏膜的功能受到損傷,手術過程中治療的程度難以把握,僅僅對于肥厚性鼻炎的患者治療效果好[13]。
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常用方法是鼻內鏡手術[14]。伴有嚴重下鼻甲肥厚等癥狀的患者,若處理不及時,患者的鼻腔通氣障礙難以控制,不能有效緩解期通氣狀況,采用鼻內鏡手術后再聯合使用下鼻甲骨折移除術,患者的通氣障礙得到緩解,但是臨床實踐應用顯示該方法會導致患者出血增多,術后并發感染的風險的可能性大,因此在治療慢性鼻-鼻竇炎患者時既要在盡可能保護下鼻甲功能的情況下,縮小其體積,而且不能對患者的通氣功能造成影響[15-16]。RFTVR是一種微創、高效、簡便的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創新技術,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鼻腔滲血量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SNOT-20評分均低于術前,且術后觀察組SNOT-20、Lund-Kennedy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個月、1年,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96%、95.92%,均高于對照組的81.63%、77.55%,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0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8.37%,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鼻內鏡手術聯合RFTVR治療慢性鼻-鼻竇炎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縮短手術時間,改善出血情況,且并發癥少,有效促進其鼻腔功能的恢復。分析原因:RFTVR在較低溫的環境下借助等離子的射頻能量,促使靶定組織的蛋白質分子鍵打開,局部組織蛋白質出現變性、凝固、碳化、壞死,局部吸收,并將壞死的靶定組織排出,同時修復瘢痕產生的收縮力能夠有效止血,術中有低溫熱效應也有促進局部止血的作用,治療過程是在低溫的環境下進行膠原蛋白分子螺旋結構的皺縮性、活力性等理化性質得以保證,達到局部組織定點止血、消融的目的,且熱滲透的減少對患者的鼻黏膜具有保護作用[17]。研究發現,RFTVR無論是術后近期、遠期均能夠保護其下鼻甲黏膜的完整性,改善鼻腔和鼻竇的生理功能,因此RFTVR治療慢性鼻-鼻竇炎已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伴有下鼻甲肥大導致的鼻塞等效果治療最佳[18-20]。
綜上所述,RFTVR具有微創、安全、可重復性等優點,與鼻內鏡手術聯合治療慢性鼻-鼻竇炎,在充分發揮鼻內鏡手術治療特點的同時,RFTVR對其又是一個補充,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減小對患者的創傷,促進患者的康復。
[1] Tan B K,Lane A P.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nasal obstruction[J].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13,42(2):227-240.
[2]白銀,奧彥云,徐叢,等.慢性鼻-鼻竇炎臨床表型及炎性特征的初步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7,31(2):107-110,115.
[3]熊虹全,熊瑋,杜進濤,等.不同手術方式治療慢性鼻-鼻竇炎對上頜竇黏膜纖毛傳輸功能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25):4883-4887.
[4]高進良,高春生,李爍,等.等離子低溫射頻消融術聯合鼻內鏡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療效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4,23(1):44-45.
[5]左可軍,方積乾,Piccirillo J F,等.鼻腔鼻竇結局測試-20(SONT-20)量表中文版的研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8,43(10):751-756.
[6]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鼻科組.慢性鼻-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2年,昆明)[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48(2):92-94.
[7]沈翎,林宗通,林興,等.3種方法治療兒童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6,22(1):27-32.
[8]潘陽春,張龍芳,王軍.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與微波消融術治療重度變應性鼻炎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19):103-106.
[9] Patel Z M,Setzen M,Sclafani A P,et al.Concurrent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and septorhinoplasty:using evidence to make clinical decisions[J].Int Forum Allergy Rhino,2013,3(6):488-492.
[10]沈建軍.鼻內鏡治療慢性鼻-鼻竇炎效果及影響因素[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32):176-178.
[11]康瑞.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6,8(14):73-75.
[12]郭九海.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鼻甲射頻消融術在慢性鼻-鼻竇炎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0):139.
[13]李玉瑾,李佩忠,金新.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5,29(9):788-790.
[14]張正強,杜軍,單智慧.慢性鼻-鼻竇炎手術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6,22(6):510-512.
[15]劉宏勝,蔡愛軍.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鼻甲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5):135-137.
[16]吳青松,鄒志,盧永田,等.慢性鼻-鼻竇炎患者鼻內鏡手術前后生存質量及相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4):37-40.
[17]謝朝峰,林宏浩.慢性鼻-鼻竇炎手術預后的臨床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6,30(4):90-93.
[18]李瀛,羅顏,曹忠勝.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兒童慢性鼻竇炎伴腺樣體肥大的臨床效果觀察[J/OL].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7,9(4):139-142.
[19]馮斌.鼻竇內窺鏡手術與傳統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3):28-29.
[20]張雄,閆波,卿麗華,等.鼻內鏡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價[J].西部醫學,2016,28(7):991-993,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