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梅芬 陳世榮 劉春蘭 孫紅芹 鄭玉輝 黃灼宏
B 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可存在于女性陰道及下消化道內,特別是孕婦中較為多見,又被稱之為無乳鏈球菌,是一種革蘭陽性鏈球菌,且屬于條件致病菌[1-3]。有研究提示,生殖道B族鏈球菌與胎膜早破、宮內感染、新生兒感染的情況發生有關,可對妊娠結局產生不良影響[4]。本院于2017年初開展對孕35~37周孕婦生殖道GBS的快速篩查,GBS陽性孕婦破膜或臨產后行抗生素預防性治療,該研究對孕晚期生殖道GBS感染的臨床干預及新生兒不良結局進行了探討與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12月本院門診產檢并自愿檢測GBS抗原的孕35~37周孕婦50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為懷孕35~37周孕婦。排除標準:排除肝腎損傷患者,排除有精神疾病患者,排除有器質性損傷患者。孕婦均知情本研究所有經過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該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測定及分組 針對入選孕婦,采樣1~2周內未接受抗生素治療,采樣前24 h內未進行性生活,未接受陰道洗液、消毒液等處理,嚴格按照取材方法獲取陰道下1/3及肛門拭子。利用B族鏈球菌快速鑒定試劑檢測GBS抗原,原理為快速免疫層析法(ICA),診斷GBS感染,按照檢測結果分GBS陽性組150例,GBS陰性組350例,將GBS陽性組隨機分為治療組(75例)和對照組(75例)。
1.2.2 臨床干預 GBS陽性治療組采取針對性臨床干預,即于破膜或臨產后采用抗生素行預防性治療,首選青霉素G(生產廠家:河北華日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3021202),80~300萬單位/d,靜脈點滴,青霉素過敏者若無高危過敏,可選用頭孢唑啉(生產廠家:深圳立健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3067),1 g/d,靜脈點滴,而GBS陽性對照組及陰性組均未實施抗生素臨床干預。三組新生兒均采取血液標本進行GBS培養,血培養陽性提示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
1.3 觀察指標 跟蹤隨訪三組新生兒情況,在新生兒科醫生的協助下觀察記錄三組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情況及新生兒肺炎、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腦膜炎的不良結局。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三組比較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孕婦一般資料對比 GBS陰性組平均年齡(27.3±6.4)歲, 平 均 孕周(36.2±0.7)周;GBS陽性治療組平均年齡(28.0±4.8)歲,平均孕周(36.1±0.8)周;GBS陽性對照組平均年齡為(27.5±4.2)歲,平均孕周為(36.3±0.7)周。三組孕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三組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率對比 GBS陽性對照組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率為60.00%(45/75),明顯高于GBS陽性治療組的5.33%(4/75)和GBS陰性組的3.14%(11/35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字2=67.943、74.828,P=0.000、0.000);而GBS陽性治療組與GBS陰性組的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字2=0.591,P=0.441)。
2.3 三組新生兒結局對比 GBS陽性對照組的新生兒腦膜炎、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肺炎發生率均明顯高于GBS陽性治療組以及GBS陰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GBS陽性治療組與GBS陰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新生兒結局對比 例(%)
B族鏈球菌(GBS)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圍生期易感染孕產婦生殖道,引起胎膜早破、宮內感染等,增加了圍生期感染及新生兒死亡的風險,嚴重危害母嬰健康[5]。1958年,在新愛爾蘭的3例腦膜炎嬰兒腦脊液中分離到β溶血性B族鏈球菌,其中2名患兒死亡,引起人們對GBS的關注[6]。隨著對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造成母嬰嚴重并發癥的主要致病菌即為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7-15]。
目前臨床針對孕晚期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可采用快速免疫層析法(ICA)檢測,該檢測方法的優點在于無須特殊設備,操作簡便,可快速診斷GBS感染[16-17]。在本研究中,運用了免疫層析法快速檢測生殖道GBS抗原,篩查出GBS陽性病例150例,GBS陰性病例350例,將GBS陽性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75例)和對照組(75例)。GBS陽性治療組于破膜或臨產后采用抗生素行預防性治療,而陽性對照組及陰性組均未實施抗生素治療。結果提示,GBS陽性對照組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率明顯高于GBS陽性治療組以及GBS陰性組(P<0.05),新生兒腦膜炎、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肺炎不良結局發生率均明顯高于GBS陽性治療組以及GBS陰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GBS陽性治療組與GBS陰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國內文獻[18-20]報道基本一致,這表明,生殖道GBS感染可增加新生兒腦膜炎、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肺炎不良結局的發生,破膜或臨產后對GBS陽性孕婦行抗生素臨床干預,能降低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率,減少新生兒肺炎、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腦膜炎的發生。
[1]鮑蘇青,劉小媚,王青.孕婦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對母嬰預后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2):430-432.
[2]譚玉杰,海巨珺,王顥.妊娠晚期孕婦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對母嬰預后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4):4279-4281.
[3]張聰穎,汪潔,劉曉芳,等.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探討[J].中國性科學,2017,26(2):116-119.
[4]楊愛婷.孕婦妊娠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對妊娠結局及新生兒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146-148.
[5]黃曉玲,何艷君,林云霞.中山市妊娠晚期婦女B族鏈球菌帶菌情況調查[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17):2905-2906.
[6]馬延敏,吳連方.B族鏈球菌對母嬰健康的影響及診斷和防治[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1998,1(2):109-111.
[7]陳明發,黃佳.熒光定量PCR在妊娠35~37周B族鏈球菌感染檢測中的應用及妊娠結果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7,24(3):275-278.
[8]古素芬,楊利,朱海城.孕晚期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臨床干預后對胎膜早破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0):1887-1888.
[9]張蘭,朱櫻梅,李敏許.妊娠期B族鏈球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對新生兒預后影響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6):731-733.
[10]詹衛星.孕晚期無乳鏈球菌感染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0):97-99.
[11]鄧江紅,姚開虎,胡惠麗,等.新生兒肺炎死亡病例中B族鏈球菌的檢測[J].中華兒科雜志,2006,44(11):850-854.
[12] Verani J R,Mcgee L,Schrag S J.Prevention of perina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disease-revised guidelines from CDC,2010[J].MMWR,2010,59(RR-10):1-36.
[13] Kessous R,Weintraub A Y,Sergienko R,et al.Bacteruria with group-B streptococcus:is it a risk factor for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J].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Medicine,2012,25(10):1983-1986.
[14]陳紅波,孟祥蓮,王謝桐.圍生期B族鏈球菌感染的研究現狀[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5,24(2):149-151.
[15]張利亞,李巖,湯繼宏.多發性抽動癥患兒血清抗DNA酶B抗體、抗鏈球菌溶血素O和C反應蛋白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0(2):438-439.
[16]李秋玲.快速免疫層析法檢測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及初步臨床應用[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4,21(4):445-446.
[17]劉霞,楊文東.圍產期孕婦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的快速診斷與妊娠結局觀察[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6,10(2):103-105.
[18]白清.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4,36(4):532-534.
[19]孫丹華,王李利,張磊,等.妊娠35~37周孕婦B族鏈球菌帶菌與妊娠結局[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3,14(4):312-314.
[20]陸少顏,徐燁,陳泳言,等.分娩時抗生素預防性治療后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6):120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