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芳
各醫院產科不但風險頗高,且任務繁重,尤其是因產婦特殊性,往往需面臨夜診和急診,稍微不慎重則可能引發護理、醫療糾紛,所以,針對護理人員來說,需隨時保持警惕,提升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1-2]。因此,從多方面來看,對產科醫護人員的要求也就較高[3]。為保證安全性,降低因護理而引發的護理糾紛,本院近年來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產科中,從建立品管圈小組著手,盡量讓產科各護理人員均參與到品管圈中,持續實施管理工作,進一步讓護理工作規范化和安全化,讓各員工可主動參與到管理中,并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提升護理質量,以免發生護理風險,以嫻熟的技術和飽滿的熱情為產科患者提供服務,提升護理整體水平。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間產科產婦80例,納入標準:各產婦均知曉本研究方案,其各標準均滿足研究條件,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方案已經醫院倫理會批準后實施;患者中途均未脫落研究[4-5]。排除標準:產婦均未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其肝、腎、心、腦等器官均正常;均無精神障礙、智力障礙等問題[6-7]。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0例。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風險管理,按照產婦病史、臨床癥狀等,實施風險管理,加強風險管理、處理、評估、識別等,并告知產婦護理中較為常見的預防及風險措施,降低護理中風險發生可能性。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品管圈活動。具體方法為:(1)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組織各護理人員學習品管圈活動的方法、原則、特點,讓護理人員充分了解品管圈質量管理。在自愿報名的狀況下,本科室共25名護理人員,包含護士長2名,建立品管圈活動小組。分析前半年產科孕產婦反饋、護理缺陷資料等,并檢查其質量狀況,識別潛在性或所存在的風險性問題,主要問題包含孕產婦掌握知識率低、病歷書寫質量較差、孕產婦滿意度低、新生兒手圈經常脫落等。也可按照以上問題針對性培訓護理人員,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小組成員投票選定圈長,1名秘書,督導由2名護士長負責。(2)活動內容包括充分分析問題,按照問題發生原因,制定對策和目標,從新生兒、孕產婦、書寫護理病歷、健康教育等方面進行。(3)實施措施包括:①護理新生兒。分析新生兒手圈經常脫落原因為手圈質量差、產婦和其家屬對新生兒手圈重要性缺乏認識。對于以上問題,由品管圈小組進行討論并制定相應措施,可將問題匯報到相關部門或護士長,讓其重新制定手圈;培訓助產士,規定各新生兒需洗雙圈,即足圈、手圈;小組成員在護理中需向產婦和其家屬講解新生兒手圈重要性,告知勿隨意將其摘除,每次遷床或洗澡時需核對手圈,禁止將手圈取下等。②護理孕產婦。按照以往所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問題為預估產程不足、滴注催產素過程中不及時巡視、孕婦生產或待產中清洗會陰隨意將其軀體暴露在外等。分析原因為:各護理人員技術不熟練和責任心不強、制度不嚴格、服務質量差、缺乏保護產婦隱私和生命健康的法律意識。針對以上問題和原因,品管圈活動小組討論后,制定了相應措施:各護理人員或助產士在產婦待產中需時刻保持警惕性,出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以便采取相應措施;滴注催產素時,需密切觀察其子宮收縮狀況,了解其胎心音和產程進展狀況,以免胎兒宮內窘迫癥狀;產后需觀察其子宮收縮、膀胱充盈程度、陰道出血量、子宮底高度等,督促其早日排尿,告知小便時各注意事項等,并記錄,若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小組需每15天進行1次活動,依據滿意度調查結果進行討論,分析不足,肯定成果,把成功經驗引入到標準化管理中,整理、收集新意見,并研究討論改進方法。③書寫護理病歷。按照質量問題,如體溫單上脈搏不夠準確、寫錯孕產婦產次、簡單記錄產程處理、記錄時間和實際處理時間不符、新生兒性別寫錯、潦草簽名、母親指紋與新生兒腳印不清晰等。分析原因為:產科存在較多年輕護士,未熟練掌握護理記錄和《病歷書寫規范》的要求,且缺乏法律意識。針對以上問題,品管圈活動小組討論后,采取改進措施為:進一步規范護理記錄書寫,工作中各護理人員需養成完整、客觀、規范、及時記錄的習慣;依據護理記錄和《病歷書寫規范》要求培訓年輕護士[8-9],強化書寫病歷的意義,提升各護理人員法律意識;閉卷考核各護理人員書寫病歷記錄和法律法規的理論知識,要求各護理人員均需合格。并完善和加強制度,每月不定期由護士長抽取20份護理記錄,分析問題,并反饋到組員,討論制定整改措施。(4)加強健康教育。以往資料來看,各住院孕產婦知識掌握率較低,品管圈活動小組進行討論后制定了相應措施:制定臨床路徑表,查閱相應資料,并由專家進行指導,編寫出產科健康教育資料,并上交護理部門,由品管圈成員審定;小組成員需有計劃的給予健康教育,重點在護理查房和學習業務,讓護理人員可更快、更好地掌握宣教方法和路徑內容,除注重路徑學習內容外,還需關注護士溝通能力;需將健康路徑表發放給產婦,并將其懸掛在產婦床尾,并解釋其作用和內容,提升其配合度;每日各護理人員需依據路徑表分階段、有計劃的給予孕產婦和其家屬健康教育,并不斷完善,適時評價,確保健康教育實施的有效性。每間隔15 d實施1次健康教育,依據孕產婦掌握相關知識狀況,分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并督促其完成。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記錄整個實施過程中新生兒手圈丟失率,以及病歷書寫合格率;用本院自主設計的產科護理滿意度問卷表判定其護理滿意度狀況,設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計算總滿意度。產婦知識掌握率也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考核,包含新生兒喂養、產婦自我照顧、基本癥狀處理方式,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則表明把握度越高。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3.0版本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 對照組22例初產婦,18例經產婦,年齡(27.3±1.3)歲,剖宮產16例,陰道分娩24例;研究組23例初產婦,17例經產婦,年齡(27.5±1.2)歲,剖宮產17例,陰道分娩2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75.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7.792 2,P=0.005 2),見表 1。

表1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2.3 兩組新生兒手圈丟失率、病歷書寫合格率比較 研究組新生兒手圈丟失率、病歷書寫合格率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手圈丟失率、病歷書寫合格率比較 例(%)
2.4 兩組產婦知識掌握狀況比較 研究組產婦掌握新生兒喂養、自我照顧、基本癥狀處理方式狀況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產婦知識掌握狀況比較[分,(±s)]

表3 兩組產婦知識掌握狀況比較[分,(±s)]
組別 新生兒喂養 自我照顧 基本癥狀處理方式研究組(n=40) 82.6±1.1 80.6±2.3 80.8±1.6對照組(n=40) 70.2±1.2 68.5±1.6 65.4±1.3 t值 48.175 7 27.313 7 47.245 0 P 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醫院屬于人群密集的一個場所,和人們健康和生命息息相關。產科屬于人類繁衍下一代的一個重要科室,也是牽涉人文和倫理的重要科室之一,所以,產科護理質量也就相當重要[10]。因此,怎樣做好產科服務,讓產婦在就診中得到滿意的醫療服務,此一直為各護士工作的境界。本研究納入兩組產婦分析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作用。從新生兒和產婦護理效果、病歷書寫質量等方面均證實了品管圈活動的優勢性。首先分析以往產生護理缺陷的原因,并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明確根本原因,設定目標,選題等,找到有效解決措施,確認并評價效果,提升新生兒護理質量。品管圈活動在健康教育護理方面充分體現了自主性和教育性特征[11-13]。實施此活動,為讓護理健康教育達到設定目標,各護理人員自覺接受技能和專業知識培訓,豐富自身疾病知識,進一步穩固專業知識,確保教育方式應用得當,并制定教育路徑表,通俗易懂,逐步完善工作流程,讓護理工作更為標準化和有序化[14-16]。各護理人員需在工作中用科學方式主動解決和尋找問題,主要為預防,穩定提升護理質量,降低安全隱患,進而提升滿意度。而在病歷書寫上,經品管圈活動進行分析,改進所存在問題,如簽名潦草、病歷書寫錯項或缺漏等,所以,可明顯提升病歷書寫質量,并肯定品管圈活動經驗,制定書寫標準,持續改進病歷書寫質量。
護理風險管理指將引發護理不安全的消極因素處理掉,并積極預防,并實現患者互利的作用[17]。品管圈活動小組屬于自愿組成突破工作績效、解決工作問題而成的小團體,所有成員目標一致,且小組成員均參與到成果評估、實施措施、發現問題等過程中,各護理人員互相交流和溝通[18-20]。所以,品管圈活動小組的工作方式不僅對執行措施和所取效果均存在有利,且對建立團隊精神等存在有利作用,進而提升管理執行力和效益。
綜上所述,經分析后建議將品管圈活動應用到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其效果較為理想,可將護理風險降低、護理滿意度提升,確保產科護理質量,值得應用和推廣。
[1]宋昕,李旖旎.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6):189.
[2]王紅梅,余玲,杜小花.產科優質護理中品管圈活動的應用價值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6):162-163.[3]郭珊.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10):1904-1905.
[4]岳桂云,苗文英.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品管圈活動的應用分析[J].臨床研究,2015,23(12):169.
[5]陶艷萍,孔珺.品管圈活動聯合風險管理在產科護理中應用的價值分析[J].心理醫生,2017,23(17):302-303.
[6]文玲玲.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1):189-190.
[7]李佐萍,王三鳳,張美娟.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8):169-170.
[8]袁碧波.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9):116-117.
[9]石中學.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9):188.
[10]楊建芳.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7,7(10):334-335.
[11]鄭石珠,王清梅,陳幼梅.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在品管圈活動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2):135-136.
[12]孫曉莉.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24(4):61-62.
[13]李靜.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5):51-52.
[14]趙會,鐘燕,張姍姍,等.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開展品管圈活動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7,3(6):32-33.
[15]楊建芳.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7,7(10):334-335.
[16]楊建瓊.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05.
[17]蔣好,左靜,強娟等.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24(6):401-402.
[18]王新麗.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9):192-193.
[19]王鵬.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6,6(34):286-287.
[20]王靜,褚志平.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6,29(2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