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晨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右二)來到案發現場
曾為英國充當間諜的原俄方情報官員謝爾蓋·斯克里帕爾和女兒3月4日在英國街頭陷入昏迷。英國政府認定兩人中了蘇聯研制的“諾維喬克”神經毒劑。 圍繞著俄羅斯前特工斯克里帕爾父女在英國小鎮遭遇中毒事件,英國首先發難,已經驅逐23名俄外交官,俄羅斯也立即回敬以顏色,宣布對等驅逐23名英國外交官。但此事并未結束,英方目前并未掌握直接的證據,甚至也沒有提供涉及此案的毒劑樣本,卻將此次事件描述成英國受到化學武器的襲擊。英國如此急切地炒作此案,并不單純只是為了調查清楚案情,而是為了借間諜中毒事件,進一步對俄羅斯進行外交孤立和打壓。
據英國媒體3月21日報道稱,英國對此次間諜中毒事件發生后,西方國家展現出來的團結感到非常滿意,但同時,英國卻建議歐盟不要過早對俄羅斯實行新的制裁,因為有不少歐盟國家希望在采取新的制裁行動之前,需要國際禁止化武組織(OPCW)能拿出相關的檢測結果。目前,“諾維喬克”神經毒劑的樣品也將送往英國以外的獨立實驗室,檢測結果可能還需幾周時間才能得出。雖然,目前仍然是沒有直接證據,但是英國與美法德四國,卻迫不及待地把俄羅斯列為頭號嫌疑對象進行譴責。
英國如此回應極為傲慢且無禮,普京在聽到英國的回應后卻笑了。普京說,”把間諜中毒事件的矛頭指向俄羅斯,純屬無稽之談“。如果是俄羅斯使用了所謂的軍用毒劑,那么父女兩人恐怕當場就死了。可直到目前為止,他們都還活著。按照國際條約,俄羅斯早已將全部的化學武器都銷毀了,因此,我們根本不可能涉及此案。此次案件暴露出,原來某些西方國家手上仍然掌握著此類化學武器。
據新華社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此前宣布,就俄羅斯前特工在英國“中毒”事件,北約決定把俄駐北約代表團規模削減至20人。俄外交部放話,俄方肯定會予以回應。
圍繞“中毒”事件,美國等西方國家3月26日至27日集體對俄外交官下逐客令,驅逐上百人,以支持英方立場。斯托爾滕貝格說,北約成員國集體驅逐俄外交官表明,俄方要為它在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之后的舉動“付出代價”。
俄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當天把歐美國家“抱團”對俄施壓歸咎于美國,認定這些國家受美方“脅迫”。拉夫羅夫說,美方“施加巨大壓力和威脅,這已成為美國在國際舞臺(發揮影響)的主要手段”。俄羅斯堅決否認關聯“中毒”事件。克里姆林宮指認英國組織“反俄陣線”。俄方呼吁英方分享調查人員收集的毒劑樣本,以便聯合調查,遭到英方拒絕。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驅逐事件。在全球范圍內,已有100多名俄羅斯外交官被遣返回國。3月26日,歐盟驅逐了30名俄羅斯人,烏克蘭命令13名俄羅斯人離開,加拿大驅逐了7人。3月26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下議院向議員們表示:“這是有史以來對俄羅斯情報官員最大的集體驅逐。如果俄羅斯政府的目標是分裂和恐嚇西方聯盟,那么他們的努力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當地時間27日報道,目前已有23國效仿英國,因“雙面間諜”中毒案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人數多達233人。其中美國驅逐人數最多,達60人。報道稱,這是有史以來對俄羅斯外交官最大的一次集體驅逐。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政府宣布將驅逐60名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俄羅斯外交人員,并關閉俄駐西雅圖領館,被驅逐人員須在7日內離境。
就在同一天,波蘭外長亞采克·恰普托維奇也宣布將驅逐4名俄羅斯駐波蘭外交官,以作為對俄前間諜在英國遭神經毒劑毒害一事的回應。
此前一天(3月25日),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響應上周歐盟峰會的決定,目前已有14個歐盟成員國決定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以作為對俄前間諜在英國遭神經毒劑毒害一事的回應。圖斯克表示,歐盟國家接下來還將采取包括驅逐俄外交官在內的更多制裁措施。
據BBC報道,目前已宣布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以聲援英國的國家和驅逐人數如下:美國(60);歐盟:法國(4)、德國(4)、波蘭(4)、捷克(3)、立陶宛(3)、丹麥(2)、荷蘭(2)、意大利(2)、西班牙(2)、愛沙尼亞(1)、克羅地亞(1)、芬蘭(1)、匈牙利(1)、拉脫維亞(1)、羅馬尼亞(1)、瑞典(1);烏克蘭(13);加拿大(4)(同時拒絕批準俄羅斯政府向加增派3名外交人員的申請);阿爾巴尼亞(2)澳大利亞(2);挪威(1);馬其頓(1);同時,冰島也宣布將暫停與俄羅斯當局的高層對話,其領導人也不會參加6月在俄羅斯舉行的世界杯。
當前,世界正處在大變革的前夜,東西方世界的主要國家隨時可能成為國際紛爭的主角,西方國家在過去二百年左右的時間里,向來善于借國際事件制造陰謀,有些還成為了重大國際紛爭,甚至世界大規模戰爭的導火索。至于上文中所提到指正俄羅斯的證據是否有力,是否滿足應有的法律要素,其結論是否是在客觀公正的環境下得出的,我們尚不得而知。作為一個西方體系外的主權國家,在“叢林”圍繞的國際環境下謀得生存發展,必須要汲取各種歷史上的深刻教訓,以強大實力為支撐,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方可立于不敗之地。在這方面,俄羅斯作為除美國以外數一數二的大國,還是夠格的。作為中國,一方面冷眼向洋看清世界,另一方面也要發揚不挑事、不怕事的一貫風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以提升自身軟硬實力為不懈努力之奮斗目標,才能為國家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最為有力的內外部條件。

俄航天學院培養的美女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