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潔,趙崇法,王玲玲,左海紅 (天津市海河醫院,天津 300350)
瞼內翻是老年患者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常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來完成手術。然而同時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壓、冠心病、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單純局部麻醉往往效果不滿意且合并癥風險較大。如何使這類老年患者安全、舒適地完成手術,是醫務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將依托咪酯用于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的日間手術麻醉中,以觀察麻醉效果,為臨床尋找更安全、合理的麻醉方式。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行瞼內翻矯正術的患者60例,年齡60~85歲,其中男35例,女25例。ASAⅡ~Ⅲ級,其中高血壓42例,冠心病35例,腦梗死8例。經內科會診,排除嚴重心功能、肝功能、腎功能不全者、嚴重呼吸道疾病患者和肥胖患者 (IBM>30 kg/m2)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分別為L(局部麻醉醉)組、E(依托咪酯)組。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術前常規禁食水8 h。入室后開放靜脈通道,常規監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L組予2%利多卡因5 ml常規局部麻醉。E組予依托咪酯0.15 mg/kg,60 s內注射完畢。待患者睫毛放射消失后,再以2%利多卡因5 ml局部麻醉,待術中患者出現體動反應時,靜脈追加依托咪酯0.05 mg/kg以維持麻醉。所有患者均鼻導管吸氧,氧流量3 L/min。備簡易呼吸器,當SpO2<94%時手動輔助呼吸。手術結束后待患者完全清醒,觀察1 h,離院。
1.3 監測指標:術中持續監測 SBP、DBP、HR、SpO2變化,記錄各組患者入室前(T1)、術中 10 min(T2)、手術結束時(T3)、術后30 min(T4)4個時間點的 SBP、DBP、HR、SpO2。記錄各組手術時間、術中術后嚴重不良反應及鎮靜評分等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所有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以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齊時采用秩和檢驗,組內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的比較: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手術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中情況的比較:兩組患者術中無低氧血癥(SpO2<94%)發生,L組中,與 T1相比,SBP、DBP和 HR在T2,T3,T4時顯著升高。E組中,與 T1相比,SBP、DBP在 T2、T3、T4時均顯著下降,HR在則變化不顯著。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

表2 兩組患者麻醉期血流動力學情況(x±s)
2.3 兩組患者術中不良反應和鎮靜評分(Ramsay)情況的比較:兩組患者術中、術后均無嚴重并發癥,其中E組患者鎮靜評分(2.51±0.22)分,顯著高于 L組的(0.56±0.3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以往的眼科日間手術多在局部麻醉下進行,但是由于近年來,老年患者合并基礎疾病的增多和對手術無痛的要求,迫切地需要給予適當的靜脈麻醉藥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因此,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手術舒適度十分必要。
丙泊酚是短效的靜脈麻醉藥,靜脈注射起效迅速,但無鎮痛作用,且對呼吸和循環有抑制作用;而依托咪酯對呼吸和循環的影響較小,具有血流動力學平穩的特點,更適合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氯胺酮常用于臨床麻醉,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麻醉時咽部的保護性反射依然大部分存在,自主呼吸保留,適用于手術時間較短,止痛作用好,但又不需要控制呼吸的病例,常用于眼科全身麻醉未進行氣管插管的兒童。然而氯胺酮的缺點是升高眼內壓、顱內壓及血壓等,而相比氯胺酮,依托咪酯具有不升高血壓、不影響眼內壓,不良反應少的優點。右美托咪定多用于鎮靜,但其可以引起明顯的心動過緩以及竇性停搏,而相比較以上幾種麻醉藥,非巴比妥類靜脈短效麻醉藥——依托咪酯具有入睡快、蘇醒快,作用迅速而短暫,不良反應小,同時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等優點,可以作為老年患者眼科日間手術靜脈麻醉的首選用藥。
[1] 陳紅斌,陳家祺,陳秉學,等.眼科麻醉的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路[J].國際眼科雜志,2005,10(5):890.
[2] 李 剛,毛 麗,任長和,等.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壓病患者局部麻醉眼科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心臟雜志,2013,25(5):543.
[3] 俞洪濤,王 虹,劉凱峰.局部麻醉或輔助地西泮在斜視矯正術中的應用[J].眼科新進展,2015,36(10):958.
[4] 劉 靖,米衛東.從麻醉醫師角度看大型綜合醫院開展日間手術的問題與對策[J].北京醫學,2016,38(10):615.
[5] 王 岑.氯胺酮復合全身麻醉應用于小兒眼科手術的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