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王丹丹,莫怡浩,胡明亮,李 莎 (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廣東 深圳 518109)
尿毒癥是腎功能衰竭晚期所發生的一系列癥狀的總稱,由于其病因復雜且易產生多種并發癥,還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當前,維持尿毒癥患者的生命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血液透析,而動靜脈內瘺作為治療血液透析最主要的手段[2]。因此,本文選取了接受治療的200例老年尿毒癥患者,采取分組對照的方式探討不同部位動靜脈內瘺對老年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療效帶來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接受治療的200例老年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建立部位的不同分為三組,分別是上肢前臂內瘺組(60例)、腕部內瘺組(65例)和上臂肱動脈內瘺組(75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齡65~83歲,平均(70.2±7.8)歲;三組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腕部內瘺組:取距肘橫紋上方3 cm處建立部位,麻醉后選取合適的切口,切斷頭靜脈近端后,用肝素鹽水沖洗,在血管吻合后,進行切口縫合。上肢前臂內瘺組:取距肘橫紋中點下方大約2 cm處建立部位,在進行消毒麻醉后選取合適的切口,余下步驟與腕部內瘺組相同。上臂肱動脈內瘺組:取距肘橫紋上方2 cm處建立部位,選取4 cm的切口,在靜脈遠端進行結扎,余下步驟與腕部內瘺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常規檢查,觀察并對比分析三組患者的內瘺血流量、通暢率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SPSS軟件20.0版本,統計學方法選擇中計數部分的檢驗方法選擇χ2,計量部分表示選擇均數±標準差(x±s),檢驗方法選擇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者的內瘺血流量、開始應用時間和成熟時間比較:上臂肱動脈內瘺組的血流量顯著高于上肢前臂內瘺組和腕部內瘺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的開始應用時間和成熟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內瘺血流量、開始應用時間和成熟時間比較(x±s)
2.2 三組患者的血流通暢率比較:三組前1個月的血流通暢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上臂肱動脈內瘺組的三年的血流通常率均顯著低于其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三組患者3年內的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對比:上臂肱動脈內瘺組的假性動脈瘤、充血性心衰竭和血栓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其余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三組患者1個月與1、2、3年的通暢率比較[例(%)]

表3 三組患者三年內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例(%)]
尿毒癥是由于腎病導致腎功能受到損害,從而難以將代謝產物和毒性物質排除到體外的一種癥狀[3]。尿毒癥的主要癥狀是神經系統方面的癥狀,對于早期的尿毒癥患者,會有頭痛,水腫等癥狀,如治療不及時會對身體的各個臟器造成損害,進而引發多種并發癥[4]。尿毒癥的主要原因是腎病,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也會轉化為尿毒癥[5]。當前,維持尿毒癥患者的生命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血液透析。通過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來保證順利進行血液的凈化,維持患者的生命[6]。但是由于尿毒癥患者在淺靜脈存在著血流量較小、血流速度低等問題,使尿毒癥患者的血液透析變得更加困難[7]。因此,建立動靜脈內瘺可以解決這一難題,維持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就是建立動靜脈內瘺,它具有血流量充分、安全、感染機會少、易于穿刺等優點[8]。
在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上臂肱動脈內瘺組的血流量顯著高于上肢前臂內瘺組和腕部內瘺組,但是上臂肱動脈內瘺組的假性動脈瘤、充血性心衰竭和血栓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其余兩組,這表明上臂肱動脈內瘺的血流量較大,比其余兩組具有優勢,但是由于其不良感染發生率在三組中也是最高的,這就要注意密切觀察通暢率和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除此之外,通過本文的研究還可以看到,上肢前臂內瘺組和腕部內瘺組的血流量、開始應用時間、成熟時間、通暢率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建立在這兩個部位的動靜脈內瘺優勢相當,都可以滿足患者的血液透析。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老年尿毒癥患者的數量也在逐漸呈上升趨勢[9]。動靜脈內瘺作為治療血液透析最主要的手段,它通過縫合手腕部位的動脈和臨近的靜脈,使得動脈血在靜脈中能夠得以流動。這種外科手術使用維持的時間較長,也不會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在術后還要注意保護內瘺術肢,做好清潔工作,避免發生感染[10]。
綜上所述,醫護人員要綜合考慮老年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法合適的內瘺位置,并做到密切觀察血流通暢率和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必要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1] 趙金文,陳 敏,王桂花,等.鼻煙窩動靜脈內瘺對中青年及老年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8):1804.
[2] 胡浩強,周紅梅,劉國輝,等.不同部位動靜脈內瘺對老年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療效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4,16(12):33.
[3] 何敬東,謝嘉平,李會娟,等.老年尿毒癥患者肘下高位動靜脈內瘺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5):18.
[4] 邱 闞,陳曉偉,曹 媛,等.不同部位動靜脈內瘺對老年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療效比較[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12):1724.
[5] 汪年松,喬 勇,俞 崗,等.老年尿毒癥患者建立鼻煙窩動靜脈內瘺應用于血液透析的臨床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05,4(7):363.
[6] 王 強.顯微技術在老年患者動靜脈內瘺手術中的應用療效[C].第九屆西部骨科論壇論文集.2013:898-899.
[7] 李彩娣.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瘺管堵塞的治療與防護[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7):2723.
[8] 孫 路,彭芳麗,余知靈,等.改良動靜脈內瘺術在尿毒癥患者透析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2,52(6):88.
[9] 袁麗萍,曾海鷗,林 茴,等.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移植動靜脈內瘺術[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4,23(5):443.
[10] 梅 艷,李 雄,袁飛遠,等.尿毒癥患者首次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臨床研究[J].中國醫刊,2016,5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