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羽雷,張淑儀,李 慶 (東莞市莞城人民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隨著圍產醫學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臨床中為降低圍產兒發病率,多采取人工方法以促進宮頸成熟,以此達到引產終止妊娠的目的[1]。臨床中用于孕晚期促宮頸成熟及引產方式較多,但大多數方法因價格昂貴,且需要特殊的保存方式,使基層醫院無法廣泛推廣。米索前列醇與低位水囊臨床使用價格較低廉,容易獲取及保存,更加適合在基礎醫院推廣[2-3]。故本研究將進一步探究低劑量米索前列醇置陰道后穹窿與低位水囊促宮頸成熟后催產素引產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產科收治的有引產指征孕婦10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53例。對照組年齡20~41歲,平均(27.54±1.58)歲;孕周39~41周,平均(40.05±0.67)周。觀察組年齡19~42歲,平均(27.98±1.67)歲;孕周 39~42周,平均(40.65±0.58)周。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兩組孕婦均為頭胎、足月妊娠、胎膜完整、無胎盤低置;②宮頸評分≤5分;③無縮宮素及前列腺素類藥物使用禁忌。
1.2.2 排除標準:①伴有胎盤前置及頭盆不稱者;②伴有子宮瘢痕者。
1.3 方法:對照組給予低位水囊促宮頸成熟引產,方法如下:孕婦術前檢查白帶常規正常,于下午15時~16時進入科內小手術室,注入0.9%NaCl溶液量為60~80 ml(因為子宮有大有小,宮口有松有緊)。FQ需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次日晨7時30分拔除水囊,給予人工破膜和小劑量縮宮素靜脈滴注引產。水囊放置期間若出現胎膜早破或臨產跡象,立即取出水囊。觀察組給予低劑量米索前列醇置陰道后穹窿促宮頸成熟引產,方法如下:上午9時進入待產室,將米索前列醇(秦皇島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456)25μg,放置于陰道后穹窿,1次/d。兩組方法均持續進行2 h的胎心監護后,無異常再回病房。宮頸成熟后,給予人工破膜和小劑量縮宮素靜脈滴注引產。
1.4 評價指標:比較兩組宮頸成熟效果,評價標準:24 h內宮頸評分提高≥3分,或在24 h內進行分娩為顯效;24 h內宮頸評分提高≤2分為有效;24 h內宮頸評分無任何變化、因胎膜早破取出水囊或水囊脫落及因不良反應取出陰道米索前列醇者為無效[4]。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比較兩組分娩指標,包括置水囊(用藥)至臨產開始時間、第一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比較兩組分娩方式。
1.5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宮頸成熟效果對比:宮頸成熟效果對照組出現胎膜早破取出水囊3例、水囊脫落1例,共4例(7.55%);觀察組因陰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后胎心率過快將米索前列醇取出1例(1.88%);對照組宮頸成熟總有效率比觀察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宮頸成熟效果對比[例(%)]
2.2 兩組分娩相關指標:對照組置水囊至臨產開始時間比觀察組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分娩相關指標對比(x±s)
2.3 分娩方式:對照組陰道分娩共29例(54.72%),觀察組陰道分娩共41例(77.36%);兩組分娩方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57,P<0.05)。
孕晚期引產主要是指在孕婦正常臨產之前通過使用藥物等手段以促進產程發動,主要用于產科中的高危妊娠及過期妊娠,而在引產過程中成功的關鍵在于孕婦宮頸成熟度。有相關報道中指出,孕婦宮頸不成熟實施引產剖宮產風險會是宮頸成熟孕婦的2倍[5-6]。目前臨床多使用Bishop評分對宮頸成熟度進行評價,當Bishop評分<6分時,應先促宮頸成熟后在進行引產,因此有效的使用促宮頸成熟的方法及藥物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表明,低劑量米索前列醇置陰道后穹窿與低位水囊用于孕晚期引產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相對而言,米索前列醇更有利于提高陰道分娩率,縮短用藥至臨產的時間。米索前列醇是一種合成的前列腺E1類似物,具有促進子宮收縮,增強子宮平滑肌張力的作用,同時還可促進宮頸結締組織釋放多種蛋白酶,可促進纖維組織的軟化及宮頸膠原纖維松散,以促進宮頸軟化速度,縮短宮頸成熟速度,提高陰道分娩率[7]。低位水囊是一種機械方法,通過使用Foley尿管水囊,達到促宮頸成熟目的。其作用機制通過機械性刺激對宮頸進行壓迫,進而促進宮頸擴張,使其變短、變軟。此外,可通過水囊促進宮腔膨脹,增加垂體后葉素的釋放量,以此誘發子宮收縮,縮短產程,幫助產婦盡快進行分娩[8]。因此,低劑量米索前列醇置陰道后穹窿與低位水囊均能夠有效促進宮頸成熟,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價格低廉更加適用于基層使用,擁有較高推廣度。
綜上所述,米索前列醇與低位水囊用于孕晚期引產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低劑量米索前列醇置陰道后穹窿比放置低位水囊操作更簡單,在促進宮頸成熟方面效果更顯著,有效縮短用藥至臨產開始時間,利于陰道分娩率的提高。
[1] 邱 蘭.縮宮素單用與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產效果比較[J].中國藥業,2017,26(5):54.
[2] 蔡 穎,陳若蘭,等.小劑量米索前列醇混懸液口服用于足月妊娠羊水過少引產效果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7,46(6):799.
[3] 薛 娟,李幼娟,王 娜,等.低位水囊在孕晚期引產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17,41(6):630.
[4] 馮 鑫,徐進芳,徐 杰,等.低劑量米索前列醇聯合復方米非司酮對中孕期引產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2016,12(6):690.
[5] 王 怡,馮麗晶.小劑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產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5):103.
[6] 關寶星,鐘沛文.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產方法的臨床效果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6):1121.
[7] 盧玉梅.低位水囊聯合催產素在足月妊娠引產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6,42(8):958.
[8] 陳榮芳.低宮頸Bishop評分產婦實施低位水囊引產聯合安定靜脈滴注對其引產成功率及胎兒狀況的影響探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6):6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