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琴,黃志勇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腎病風濕科,廣東 惠州 516000)
近年來我國慢性腎病患者逐漸增加,各種類型的腎病逐漸發展,到晚期基本都會演變為終末期腎病,多數患者需要依靠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來維持生命,但是相關研究顯示[1],長期的透析治療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影響,其中心血管疾病是透析治療較為常見的并發癥。辛伐他汀具是一種降脂藥物,但是也具有非降脂作用,例如對內皮的保護作用,抗凝的作用等,對心血管均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2]。本研究針對心肌損傷指標進行觀察,探討辛伐他汀的效果,并統計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腎衰竭患者100例進行研究,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32~68歲,平均(49.7±10.2)歲,平均 MHD時間(19.7±7.3)個月;糖尿病腎病11例,腎小球腎炎22例,高血壓腎病10例,狼瘡性腎炎4例,慢性腎盂腎炎3例;試驗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33~69歲,平均(48.7±9.2)歲,平均 MHD時間(18.4±7.1)個月;糖尿病腎病10例,腎小球腎炎18例,高血壓腎病11例,狼瘡性腎炎6例,慢性腎盂腎炎5例。納入標準:①接受本次治療前6個月未接受過他汀類藥物治療;②病情穩定;③未合并心、腦、肺等重要器官疾病;④患者以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字。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惡性腫瘤;②血液病;③慢性感染性疾病。以上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均接受常規透析治療,使用貝朗透析機進行透析,膜面積 1.6 m2,血流量 200~27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2~3次/周,4 h/次,透析后達干體重。同時給予患者高蛋白飲食,改善貧血,使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試驗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辛伐他汀片(國藥準字H10970385,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20 mg,1次/晚。兩組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實驗室指標:在治療前和治療后3個月,空腹抽取10 ml靜脈血,采用雙抗體免疫夾心層析法對血清BNP、cTnI以及CK-MB水平進行檢測;②心血管事件觀察:包括心肌梗死、泵衰竭3級以上、心源性死亡、室顫、心源性休克以及心臟破裂等事件觀察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以χ2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驗室指標比較:治療前組間各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3個月后各組均有明顯改善(P<0.05),其中試驗組血清BNP、cTnI以及CK-MB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實驗室指標比較(x±s)
2.2 心血管事件:治療期間,試驗組和對照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分別為14.00%和34.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比較[例(%),n=50]
大部分的終末期腎病患者需要依靠MHD治療延續生命,在長期的透析過程中,透析液中的內毒素、患者自身的內毒素、透析膜感染等長期存在,會導致患者處于微炎性反應狀態,造成慢性腎病患者發生感染、心腦血管事件等并發癥[3]。因此,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如何減輕心血管方面并發癥,具有重要的意義。辛伐他汀屬于降血脂藥物,但同樣具有非降血脂方面的作用,其藥理作用是通過對HMG-CoA還原酶的抑制進而阻礙膽固醇的合成,達到降低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作用[4-5]。他汀類藥物一方面通過降低血脂保護心血管,另一方面還具有非降脂以來的心血管保護效果,其可以對血管平滑肌的轉移和增殖產生抑制作用,削弱血管內皮的異常增生。目前在慢性腎病患者中使用他汀類藥物還存在一定的爭議[6],因此本研究嘗試進行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組間各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各組均有明顯改善,其中試驗組血清BNP、cTnI以及CK-MB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試驗組和對照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分別為14.00%和34.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K-MB是診斷心肌損傷的敏感標志物,同時cTnI也有助于診斷心血管損傷,相關分子生物學研究顯示,BNP能夠反應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屬于一種獨立指標,與心功能分級具有正相關關系[7-8]。相關研究發現[9],他汀類藥物可以顯著降低接受MHD治療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可見其效果較為顯著。
綜上所述,辛伐他汀輔助維持性血液透析心血管對慢性腎衰竭患者可以對心血管產生保護作用,明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適合推廣應用。
[1] 劉曼儀,羅正茂,黃遠航,等.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腎病患者不同透析方式的死亡風險[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22):3697.
[2] 周 楚,朱春玲.慢性非透析腎臟病患者磷代謝與心血管疾病關系[J].貴州醫藥,2017,41(5):527.
[3] Beberashvili I,Sinuani I,Azar A,et al.Interaction between acyl-ghrelin and BMI predicts clinical outcome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Bmc Nephrology,2017,18(1):29.
[4] 龐家華,趙 霞,萬 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臟瓣膜鈣化發病情況[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3):185.
[5] 魏明明,李 甦,張少青,等.腹膜透析聯合血液透析對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心血管病變的改善作用[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6,16(4):224.
[6] 陳珊珊.辛伐他汀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室重構及腦利鈉肽影響的研究[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5,15(4):244.
[7] 王文素,周建偉,張 倩,等.辛伐他汀聯合HDF對晚期老年DN患者β2-MG及微炎癥的影響[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6,37(6):700.
[8] Yu L,Li H,Wang S.Serum Magnesium and Mortality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J].Blood Purification,2017,43(1-3):31.
[9] 姚 律,郝 麗,郭長策,等.辛伐他汀對血液透析患者血漿組織因子和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的影響[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7,3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