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信英,梁淑華,高燕萍,董金燕 (中山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廣東 中山 528400)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隨著病程延長,肝臟病理改變也在不斷進展,發展為肝硬化。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部分患者可合并有2型糖尿病,特別是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所占比例在不斷升高,此類患者也在不斷增多,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降低,如果再合并2型糖尿病,使此類患者病情復雜程度增加,嚴重影響到患者生存質量[1-2]。本文選擇我院收治的此類患者,觀察綜合護理干預對此類患者病情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入選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為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間收治,上述患者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診斷標準,同時也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同時排除合并有精神障礙患者、腦血管類疾病患者、不能完成護理干預和臨床治療患者。上述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處理(抗病毒治療、控制血糖水平、護肝等),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護理及糖尿病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患者在上述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①基礎護理:觀察血糖改變,做好控制血糖處理;觀察肝功能改變情況,注意低血糖發生,患者一旦有嘔血、便血等癥狀立即報告醫生,防止肝性腦病出現。②飲食干預和指導:讓患者了解飲食對血糖的影響,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和健康教育,少攝入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控制每天食鹽的攝入量,選擇優質蛋白質,飲食情況和控制血糖藥物應用做好配合,及時糾正飲食不當對血糖的不良影響。③心理干預:讓患者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和2型糖尿病相關知識,向患者講解此類疾病特點,消除患者焦慮、抑郁、恐懼情緒,使患者心態情緒平穩,利于疾病治療和預后。對患者要做到關懷、溫暖,安慰患者,讓患者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④用藥管理:醫護人員和家屬對患者用藥情況做好監督,確保患者用藥具有準確性,同時讓患者用藥養成習慣,避免漏服或多服,利于血糖控制和肝功能恢復。
1.3 觀察指標:護理干預前和干預后檢測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ALT、AST、A/G、TBIL),觀察護理干預前后兩組肝功能改變情況。檢測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糖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改變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在統計學軟件SPSS19.0下對兩組患者所得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肝功能指標檢測結果比較:觀察組干預前ALT、AST、A/G、TBIL水平分別和對照組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ALT、AST、A/G、TBIL水平分別和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肝功能指標檢測結果比較(x±s)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指標測定結果改變情況比較:觀察組干預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分別和對照組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分別和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①P<0.05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發病率占一定比例,特別是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此類病例較多,此類患者在做到護肝、控制血糖等治療外,護理干預對此類患者的肝功能恢復、血糖控制起著重要作用[3]。本文觀察組選擇綜合性護理干預,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在患者護理過程中全面分析其臨床癥狀和存在的護理問題,能夠充分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宗旨,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緒和生存質量[4-5]。本文中,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的肝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干預后的血糖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說明綜合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同時有助于控制此類患者血糖,護理效果顯著。
[1] 何 劉,張照如.2型糖尿病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響及其相關性分析[J].安徽醫藥,2017,2(11):2016.
[2] 葛延平.優質護理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7(28):213.
[3] 李 新,張乃心,張 瑞.全面護理和常規護理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6(8):273.
[4] 丁 勤,楊 楠.膽汁淤積性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個案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9):152.
[5] 趙麗芹,余利娜.循證護理對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5):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