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
刷牙、洗臉是每個人每天必干的事情,而且需要彎腰來完成。如果姿勢長期不合適,腰就容易出問題。諸如此類的動作還有刷鍋、洗碗等。一個方法是腳旁放個矮板凳,兩腳輪流放在板凳上,可以減輕腰部肌肉緊張。另外一個就是保持腰部正常位置,利用屈髖動作完成,即由彎腰變為屈髖,可以很好地保護腰部。
起床
起床是指由仰臥至坐立在床邊的動作,這本身是一個復合動作,但很多人這個動作是一蹴而就,合二為一了。殊不知臨床上腰扭傷常見的原因就是起床時扭傷,腰椎是最害怕旋轉動作的,或者說旋轉動作最容易傷腰。所以起床動作最安全的做法是先在床上軀干整體旋轉至身體側臥,再從側面支撐至直立床邊坐起,這樣就避免了腰部的旋轉動作。
搬抬東西
搬抬重物會加重腰部的壓力,姿勢錯誤更是“雪上加霜”。搬重物時需注意一是盡量靠近身體;二是減少彎腰,可用屈膝動作代替;三是用力前自己先鎖緊腰部,使腰成為一個整體,這樣搬重物時腰就不太容易受傷。
拖地
拖地也是腰扭傷的常見原因,其動作的危險因素也是彎腰和拖地動作會導致的腰部旋轉。建議屈髖代替彎腰動作,雙手交替拖地減少一側壓力,也可以由前到后直線拖地以避免腰部旋轉的傷害。
開車
開車主要是座椅的調整,椅背后仰角度不能太大,保證開車時背部靠在椅背上,腰部放腰墊以支撐,這樣腰背部壓力會減小很多。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文/史達)

坐,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個常態。但是久坐傷脊壞處多,那么如何挑選一個好的座椅呢?從骨科的角度來看,比較理想的辦公座椅最好能考慮這3點:
1.椅背的角度和曲面應該可調節并對頸、背和腰部有良好的支撐
設計合理的工作椅對于人體背部應該具有以下3大支撐點:(1)頭頸處有可調整的頸枕實現對前凸頸椎的支撐。(2)上背處有可調整的曲面實現對后凸胸椎的支撐。(3)后腰處有可調整的腰墊實現對前凸腰椎的支撐。
在以上3個部位的全面支撐,能夠確保使用者坐在電腦椅上坐直的同時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線,避免脊椎變形情況的出現。
2.椅子要可調節高度
根據自己的身高調節座椅高度,大腿與地面平行膝蓋彎曲約90°,兩腳可以平穩的踩在地上,同時在操作電腦時,頭部和頸部在同一垂直線上,這樣的椅子高度可以增加身體的穩定性,降低脊柱受累的程度。
3.椅子要有扶手
椅子的扶手在起立時有支撐作用,可分擔腰部的壓力。扶手高度也很重要,其高度要能支撐雙肘肘關節。很多座椅的扶手只起到了讓手扶的作用。
溫馨提醒:人在坐著時,脊柱所受的壓力要比站著和躺著時高許多。所以,哪怕選擇了合適的椅子,坐姿完美無瑕,也盡量不要久坐。建議在坐30分鐘后,就換換姿勢,活動一下身體,比如在上班期間,練習我們的肌骨拉伸功,骨筋肉操等,以緩解脊柱壓力。
(摘自《羊城晚報》文/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