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謙虛與尊重他人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傳統美德的蠱惑下,恭維他人已經蔓延到了社會的各個層面,甚至出現在科學研究方面。在多數人的眼中,恭維將會嚴重阻礙科學研究的發展,但是這樣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片面的。本文將對學術恭維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進行論述,希望能夠改變人們的傳統看法并且使得人們能夠正確利用學術恭維的好處。
關鍵詞:學術恭維;科學研究;人情社會
一、概述
科學是一個認知體系,必須是通過嚴格程序獲取的,而且是可以證偽的。因此,科學不是人臆造的,而是經過一系列的嚴格程序取得的客觀的、真實的、可以用來預測未來、加以推廣的知識。因此,在做科學研究時要做到:價值中立、價值無涉、不做價值判斷。一心一意、真心實意做研究。
學術恭維指的是面對一個研究者、一個科學家或者自己的同事、師長所作出的研究成果而作出的一種評價,主要是正面的評價。在中國人情社會中有尊師重道的傳統,學術恭維在科學研究中非常普遍,以致很多人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后,不論其做的是好是壞,始終會贏得一片掌聲。
《老殘游記》中有一句值得深思的話:天下大事,壞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壞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可見事情的真相并不是表面上看去的那樣,甚至會和正常思維的想法相悖。因此,在評價學術恭維時,應該看到其有用的一面。
二、學術恭維對科學研究發展的積極作用
學術恭維雖然只是影響科學研究外部環境的因素之一,但是它卻能夠直接影響到研究者的內心,從而對整個研究的成敗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激勵研究者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學術恭維是對研究成果正面評價,是對研究者的科學研究的肯定,尤其是來自同行和上級領導的恭維,會使研究者有一種滿足感,有一種榮耀,為了使這種榮耀繼續下去、讓自己的前途更加輝煌,研究者會在以后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前進,爭取取得更大的突破,進而通過相關科學研究的發展。
(二)鼓勵其他相關學者進行研究
某一科學家在一個領域做的研究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無疑會引起相關學者的關注,進而加入該項研究,進一步促進該科學研究的發展。相關學者的加入會使該項研究得到一個深度和廣度上的擴展,使得相關學科交叉,引起學科間創新,促進科學研究的整體發展。
(三)促使已有研究成果更加完善
在學術恭維當中,免不了會有一些夸大其實的話語,但是當研究者聽到這類的評價時,虛心的學者就會想自己的成果是不是真有這么的神奇,是不是和評價不符合,為了自己的聲譽和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就會對已有成果進一步研究,改善和完善以后研究成果,爭取做到名副其實。
(四)促使科學研究下一步目標的確定
在一系列的恭維中,尤其是上級和同行的恭維,研究者總會從中發現接下來自己研究的目標該是什么,該朝著哪一步努力,而不至于走錯了路,促進科學研究在正確的道路上闊步前進。例如,老師夸獎一個學生認真負責、有做領導的潛質,那么該生就有可能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三、學術研究對科學研究發展的不利影響
學術恭維對科學研究的發展有著促進發展,但是卻掩蓋不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學術恭維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大于其帶來的正面影響,甚至會阻礙科學研究的進一步的發展。
(1)容易使研究者驕傲自滿。大量的學術恭維,大量的正面評價尤其是一些言過其實的評價,會使研究者驕傲自滿,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從而不聽他們的建議,一味孤獨刑事,或者干脆不再研究,認為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會被人超越,進而阻礙科學研究的發展。比如《傷仲永》中的天才仲永就是在一片贊揚聲中迷失了自我,從而在成人之后成了一個平庸之人。
(2)使研究者變得功利。科學研究一件神圣的事情,但是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人做學問、做科學研究卻只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恭維,進而得到一定的利益。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在恭維聲中,索要相當的利益,而拋棄了做科學研究的本質。
(3)使研究者看不到真實的東西。在不斷的贊揚聲中,學者教授再也難以看到真實的評論、真實的事情。就好比政府的官員一樣,下級為了自己的前途不斷巴結領導、呈送一些虛偽的數據,使的官員不斷與百姓脫節。做學問、做科學研究的學者也一樣,在學術恭維的影響下,他們再也看不到、也不想看到真實的東西,從而使得做出的研究不符合實際的需要,與現實脫節。
(4)阻礙科學研究的發展前進。這是學術恭維帶來的嚴重后果之一。學術恭維使得整個科學研究界開始變的浮夸起來,只知恭維,而不懂得謙虛前進。正如敢于對朋友講實話、講真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這樣才能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如果科學研究中,只有虛假的恭維,那么一定會阻礙科學研究發展的進一步前進。
四、結論與反思
學術恭維在給科學研究發展帶來推動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難以估計的不利影響。因此,往后在使用學術恭維時,要盡量使用其有利的一面,避免不利影響。在給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評價時,要從實際出發,盡量做出真實和對其研究有用的評價如利用自己的知識在贊揚中指出該研究的光明前途。比如,在一個學生的評語中,不僅要給予其正面評價,而且要在不傷害其自信心的同時,指出其應該改正的評價。這樣科學恭維的作用才能達到最大。
學術恭維只是一個外部變量,要想對科學研究的發展產生作用,必須通過研究者這個媒介。因此,在科學研究中,研究者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科學研中,研究者始終應該保持一顆謙虛之心,在他人的恭維中尋找方向,不能被科學恭維迷失了方向,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做出真正的研究,以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自亮,陳潔瓊.科層理性與人情社會的沖突與平衡.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12期.
[2]賀培育,姚選民.論人情傳統的歷史成因及其影響.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3]張歡歡.中國本土化人情研究綜述.社會心理科學,2014年05期.
[4]王金福,宋新康.論科學精神.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5]朱少強.國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綜述.評價與管理,2007年04期.
作者簡介:張菲菲(1989—),女,漢族,山西臨汾人,學士,文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