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興能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0-01
甲狀腺屬于重要的人體內分泌器官,甲狀腺具有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功能,通過甲狀腺能夠對機體各種生理活動和內環境進行有效調節[1]。近些年來,甲狀腺結節發病率不斷提高,對于甲狀腺結節是否應采用手術治療仍然說法不一。為了明確單側腺葉切除術后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的血清甲狀腺激素變化,本研究選擇52例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與52例體檢健康人群開展對比,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2.02—2017.02期間本院收治的52例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作為研究組,為52例患者均行單側腺葉切除術,患者男女比例為22:30,患者年齡為21歲—73歲,平均(42.8±13.2)歲。選擇同期來本院體檢的健康人群52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1:31,患者年齡為19歲—72歲,平均(41.2±13.1)歲。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很強的比較價值。
1.2 治療方法 治療前一周,研究組患者不服用任何甲狀腺激素類藥物,對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進行檢測和記錄,選取患者結節一側甲狀腺,不對患者喉返神經進行解剖,游離甲狀腺體和固有包膜。沿固有包膜進行離斷,對各分支血管進行切除,注意術中操作,避免損傷患者喉返神經。常規進行縫合,為患者放置引流管,常規消毒,并且應用抗生素。術后不為患者服用甲狀腺激素類藥物。
1.3 觀察指標 在術前、術后1周以及術后1個月和3個月時分別對研究組患者術后血清甲狀腺素(T4)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進行檢測、記錄和比較。對照組體檢時檢查相關甲狀腺激素水平[2]。
1.4 統計學方法 SPSS21.0統計學軟件是本研究涉及數據的統計軟件,通過卡方檢驗計數資料,通過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通過T檢驗計量資料,通過±s表示計量資料。將P<0.05作為判定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實際標準。
2 結果
2.1 手術前兩組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手術前,研究組與對照組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相當,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 術后不同時間研究組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變化
研究組術后1周和術前對比,T3水平下降明顯,TSH水平升高明顯,與術前相關數據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術后1個月和術前對比,T3和T4水平下降明顯,TSH水平得到明顯升高,P<0.05,差異統計學意義十分顯著;研究組術后3個月與術前對比,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均恢復為正常,P>0.05,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2:
3 討論
在臨床中,甲狀腺結節較為常見。和國外進行比較,我國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比較高[3]。并且在所有甲狀腺結節患者中,女性患者數量明顯比男性患者數量多。手術治療甲狀腺結節是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是,手術過程中會將患者部分甲狀腺組織切除,導致患者分泌甲狀腺激素減少,致使患者機體產生異常[4]。但是,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水平減少究竟是一過性減少還是持續性減少,并且是否需要臨床開展替代治療,臨床中說法不一。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前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相當,均在正常范圍內,P>0.05;研究組術后1周和術前對比,T3水平下降明顯,TSH水平升高明顯,P<0.05;研究組術后1個月和術前對比,T3和T4水平下降明顯,TSH水平顯著升高,P<0.05;研究組術后3個月與術前對比,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均恢復為正常,P>0.05。本研究結果證實,在單側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中會導致患者出現暫時性血清甲狀腺激素變化,因此,臨床應結合患者血清檢查結果給予患者激素替代治療。
參考文獻
楊泳,張家衡,柯有力等.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單側腺葉切除術后血清甲狀腺激素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疑難病雜志,2014,(8):855-856.
劉景萍,胡鍵,梁永平等.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對甲狀腺良性結節治療臨床價值及對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8):46-49.
高江.低位小切口和傳統甲狀腺手術應用在甲狀腺良性結節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8):50.
鄒華偉.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單側腺葉切除術后血清甲狀腺激素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研究,2015,(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