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玲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01
急性腦梗死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病例,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預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癱、失語等后遺癥,因其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率高以及復發率高等特點,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近年來,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腦梗死的誘發除與傳統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飲酒等有關外,還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Hcy)具有密切聯系。本文重點探討HHcy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資料 選取我院神經內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住院的腦梗死患者120例為實驗組,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齡28-78歲,平均年齡(60.2士5.4)歲,所選病例均符合第四屆腦血管病學會制定的關于腦卒中的納入標準,經CT或MRI以確診,并均為首次發病。另對同期來我院進行常規體檢的健康者12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齡26-74歲,平均年齡(56.7士4.9)歲。兩組研究對象均排除患有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或伴有惡性腫瘤、甲亢、甲減、妊娠、顱腦損傷以及服用影響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謝藥物者等。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兩組研究人員分別進行血漿HCY水平檢測,受檢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ml,用肝素抗凝后置于3000r /min轉速的離心機內對血液樣本進行血清分離處理15-30min,然后取出血漿用酶聯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漿HCY濃度,采用的是英國生產的DREW DS30檢測儀及配套試劑。正常參考范圍為5-15 umol / L,大于15 umol / L為HHcy,小于15 umol / L為非HHcy。同時將實驗組患者血漿HCY濃度大于15 umol / L的定為實驗組1,小于15 umol / L的定為實驗組2,并對實驗組內的2個小組進行5年的跟蹤隨訪,觀察其腦梗死的復發率及病死率。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實驗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檢驗,以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血漿HCY水平為(28.34士3.18)umol/L,發生HHcy73例,占比60.83%;對照組人群血漿HCY水平為(11.44士2.69 )umol/L,發生HHcy 11例,占比9.17%,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1腦梗死復發28例,復發率38.36%,死亡14例,死亡率19.18%;實驗組2腦梗死復發7例,復發率14.89%,死亡2例,死亡率4.26%,組內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的誘發因素較多,其中HHcy作為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已形成共識。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屬于半胱氨酸與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以輔酶形式參與HCY的代謝,當機體攝入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時,影響HCY的正常代謝,形成HHcy。當患者出現HHcy時,就會引起腦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缺血性腦梗死,其作用機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應激反應產生的過氧化物及氧自由基引起血管內皮細胞斑片狀脫落和平滑肌細胞增生,導致血管壁損傷,彈性減弱;加強凝血因子活性,抑制纖維酶原活性,破壞體內凝血和纖溶平衡,促進血栓形成;促使受損部位血小板不斷聚集,令其產生血栓;加重了腦細胞缺血缺氧性損害,導致腦細胞線粒體功能障礙,引起ATP合成異常以及代謝紊亂,造成神經功能不同程度缺損,誘發血栓形成。有關研究表明,血漿HCY水平每增加3umol/L,發生腦梗死的機率就增加19 %;血漿HCY水平每降低3umol/L,發生腦梗死的機率就減少24%;HHcy合并高血壓比單純高血壓發生腦梗死的機率高3倍左右;HHcy患者比健康人群發生腦梗死的機率高12-25倍。
從本次的實驗研究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血漿HCY水平為(28.34士3.18)u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1.44士2.69 )umol/L;實驗組患者發生HHcy73例,占比60.8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HHcy 11例和占比9.17%。兩組研究人群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對腦梗死患者人群5年時間的跟蹤隨訪,可以看出伴有血漿HHcy的患者復發率、死亡率明顯高于不伴有血漿HHcy的患者,而且發生二次腦梗死的患者整體預后較差。實驗組1腦梗死復發28例,復發率38.36%,明顯高于實驗組2腦梗死復發7例和復發率14.89%;實驗組1腦梗死死亡14例,死亡率19.18%,明顯高于實驗組2腦梗死死亡2例和死亡率4.26%。實驗組組內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全面檢測其血漿HCY水平非常必要,一旦發現患者出現血漿HHcy,應在對癥處理的基礎上,及時給予適量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以從根本上達到有效防治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目的。本文研究結果與國內外有關腦梗死與HHcy相關性的報道趨于一致,但本研究受采樣地域、受檢者數量、居民飲食習慣、男女比例等因素的影響,實驗結果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充實和完善。
參考文獻:
謝守娥,陶艷,趙靜,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腦梗死預后NIHSS和BI評分影響的薈萃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12(32):5126-5127
張秋霞,于偉濤,宋連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7):1168-1169
李建華,陳亮.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青年急性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0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