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是指根據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重點、難點,針對某個知識點使用4—9分鐘左右的音頻或視頻。微課是已經成為現代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優勢。
關鍵詞:微課;課堂教學;優勢
隨著現代化科技的發展,教育資源不斷微型化、碎片化,融入課堂的形式日趨多樣,各種“微”教學實踐的不斷升溫,近年來出現在課堂教學的“微課”隱有大起之勢。如何利用網絡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化、規范化的學習成為當代教學中的難點之一。而“微課”是現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新型的教學工具之一,這一課堂載體日趨流行,無疑是解了現代教學的燃眉之急,“微課”這新興網絡課堂的優勢可見一斑。筆者認為“微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利用微課,使課堂教學更加精簡
現代多媒體的使用使原本僅僅只有師生口頭相授的課堂變得多元化,但這還遠遠不夠,PPT教學仍舊無法擺脫傳統課堂教學知識結構的冗長和繁瑣。而“微課”恰好解決了這一點。《百度百科》中對“微課”做出了這樣的注釋:“‘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痹谝还?分鐘的課堂中,“微課”的應用可以解決知識結構散亂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對課堂重點進行強調,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更深刻地體會文章的內容和作者想要抒發的情感。就《故都的秋》來說,郁達夫道:“我的不遠千里,也不過是想飽嘗這‘秋,這故都的秋?!痹谡宫F的“微課”中,學生可以一一瀏覽北國的槐樹,北國的秋蟬,北國的秋雨......更能深刻地體會到郁達夫飽含深情的內心世界?!拔⒄n”的立體教學將枯燥的文字生動具體地表現出來,使課堂教學更加精簡。
二、利用微課,更好地實現教學的重難點
在傳統授課方式中,教師在備課時極力安排一節講解知識結構的課,一切都是按照計劃執行,盡量排除額外的干擾因素,以期達到課堂時間運用的最大化。但是,課堂往往難以按部就班地執行,學生的思維張力有限,這樣一節高節奏課堂,承載的信息量巨大的同時容錯率又很小,不僅對學生的記憶與理解的能力方面要求過于嚴苛,而且壓縮了學生進行自主分析、探究的思維,使學生在高節奏的課堂中難以完全集中注意力,結果往往難以達到教師預期的要求。并且學生單方面去接受這樣信息量巨大,形式結構單一且抽象的知識概念,造成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缺乏及時有效的反饋機制,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去構造整個學習體系,去歸納冗長知識中的重難點,導致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遠遠達不到教師所要求的高度。
在課堂中對知識點進行理解與歸納是學生在課堂上非常重要的一步。而“微課”則可以在其中起到橋梁的作用,戴維·彭羅斯認為,這些微片段只是允許教師把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產生一種被他稱之為“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通過其它教學活動環境配合,擷取課堂的知識重點,整理成為微課,加入音樂和圖片等元素,可以讓學生充分被課堂吸引、從而融入課堂,隨著“微課”的播放,去逐步感知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從而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難點。
三、利用微課,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知識的傳遞往往局限于教材與教師的口頭傳授中,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枯燥無味,學生的精力很難完全被調動起來,注意力難以高度集中。而“微課”則可以使課堂擺脫往常那般復雜而冗長的知識結構,以文字、視頻、音頻、圖像等系統向學生介紹時代背景,作者的創作緣由等,使學生聚焦于課堂之外的知識,建立起課堂與課外的聯系,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還使學生的注意力被充分調動起來,更好地融入課堂。如在講解《滕王閣序》時,教師通過播放有關滕王閣歷史的視頻,聆聽講解員的解說,使學生領略到滕王閣當年的盛況,感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闊景色,讓學生進一步對《滕王閣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且還使學生拓展了知識面,讓學生不再感到課堂枯燥,可以充分地感知課堂,融入課堂,建立課堂與課外的聯系,使知識結構不再僅限于教師的口頭講述之中,更好地適應高考對知識結構多元化的要求。
四、利用微課,便于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胡鐵生說:“微課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碑敶咧姓Z文的“微課”開發主要基于高中語文教學要求以及教學實踐開發。其目的是為了歸納教學中的重點、易錯點以及學生的疑難點,能夠更清晰地講解語文課堂中的知識點。而這樣的課程開發無疑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將“微課”視頻上傳至學校官網或者教育資源共享區,即可與學生共享一整套的教學資源。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微課”課程進行觀看,從而解決自身在課堂上的知識點遺漏、難點難以自析等諸多弊病。在現今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微課”可以利用好網絡的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克服了過去教學中課后學生難以利用時間進行自主復習等問題,其優勢可見一斑。
基于此我們可以設計出更多針對性的“微課”,在高三復習最后關頭進行針對性復習,解決學生知識點散亂的毛病,從而達到提升成績的目的。況且,當今網絡騰飛發展,小而美的“微課”逐漸在網絡課程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這些微課制作精良、畫面優美,讓學生得以擺脫傳統授課方式的“一板一眼”,在學習與休息的邊角時間里面,提高效率,在輕松愉悅中自主學習,達到獲取更多知識的目的。
總之,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優勢,學生不僅能夠對課堂教學中重難點知識進行整理;而且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自主學習,從而能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
參考文獻:
[1]王福生.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在語文課堂上的優勢互補.現代語文,2010,(05).
[2]錢云.多媒體教學課件與傳統教學手段數學教學效果對比分析.數學教育學報,2007.
[3]微課打破傳統課堂的框框.廣東科技報,2013.
作者簡介:周美仙(1974—),女,漢族,福建莆田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
注:本文系莆田市城廂區教育科學2016——2018年度中學課題《高中語文微課程開發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研究》(課題立項批號CXKT201603)的結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