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鵬
【中圖分類號】R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01
產后出血多由宮縮乏力、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軟產道損傷、瘢痕子宮造成,具有病勢發展迅速、病情兇險等特點,若處理不及時可能會剝奪產婦的生育功能,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嚴重后果[1]。臨床干預方式包括了子宮按摩、給予宮縮劑、子宮動脈結扎、子宮動脈栓塞術、宮腔填塞紗條等,但效果均欠佳[2]。在本次研究中,給予產后出血患者宮腔球囊填塞治療,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我院產后出血患者共68例,通過區組隨機化分為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4例),其中,對照組年齡在25歲-3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0±1.5)歲;孕次1次-4次,平均(2.2±0.4)次;產次0次-4次,平均(1.4±0.4)次。觀察組年齡在24歲-3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0±1.4)歲;孕次1次-3次,平均(2.0±0.4)次;產次0次-3次,平均(1.3±0.4)次。兩組基線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B-lynch縫合治療:在患者子宮下段行切口,并在其右側切緣下方大約2cm處進針,并經過宮腔從對應切口的上緣約2cm處出針,向子宮底部方向對縫線進行牽拉。在距離宮角約3.5cm時繞過子宮底部,直至子宮后壁,在適當部位進針后從宮腔內出針,之后從子宮后壁穿出,注意縫線必須與子宮表面緊貼,在繞到子宮前壁下段在切口上緣約2cm處進針。對宮體進行擠壓,并將縫線拉緊打結,若子宮此時無出血癥狀,可縫合子宮切口。
觀察組接受宮腔球囊填塞治療,將Baki球囊導管置入宮腔當中,在縫合部分切口后把球囊末端推入陰道,之后拉出陰道外。將300mL-400mL生理鹽水注入球囊當中,具體注水量應根據患者的子宮大小和宮縮情況決定。若患者出現明顯減少,可將導管固定,并連接引流袋。之后將沾有碘伏的陰紗置入患者陰道當中以固定氣囊,并對牽引球囊柄部進行固定,縫合子宮切口。
1.3 評價指標
將手術操作時間、術后2小時出血量、術后24小時血紅蛋白水平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SPSS22.0處理數據,過程中計量資料由t檢驗,計數資料由卡方檢驗,若P<0.05,則提示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手術操作時間、術后2小時出血量、術后24小時血紅蛋白水平均更優,P均<0.05。見表1。
3 討論
在產后出血的臨床干預中,B-lynch縫合屬于常用的治療方式,在操作中通過子宮前壁給予子宮加壓處理,進而擠壓子宮壁的部分血管,減少盆腔內的動脈搏動壓,關閉血竇,使出血得到有效控制[3]。但該術式需要較高的手術技巧,因為如果縫合過緊,就可能導致子宮缺血而壞死;而若縫合過松,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止血效果,且切口發生感染的風險較高,從而局限了其臨床療效。
在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宮腔球囊填塞治療,經對比,觀察組的手術操作時間為(12.58±3.35)min,顯著短于對照組的(25.24±3.68)min,t=14.812,P=0.001;觀察組的術后2小時出血量為(631.84±61.73)mL,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69.25±89.16)mL,t=7.390,P=0.001;觀察組術后24小時血紅蛋白水平為(102.61±10.98)g/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25±11.92)g/L,t=6.966,P=0.001。宮腔球囊填塞治療屬于產后出血的新型干預方式,在治療中對患者宮腔置入的Baki球囊屬于硅膠球囊,其結構為類橢圓形,與大部分產婦產后的宮腔輪廓相一致[4]。在置入球囊后,通過球囊膨脹,能夠對患者宮腔造成一定壓力,并壓迫宮腔創面,促使子宮收縮,進而達到止血目的。與此同時,宮腔球囊的壓迫還能夠對子宮肌層產生刺激作用,進而閉鎖球囊附近的宮腔血管,發揮出止血效果[5]。值得注意的是,宮腔球囊填塞的操作更加簡單,適應證廣,在產后出血的預防以及治療方面都能夠發揮出理想作用。
綜上所述,在產后出血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宮腔球囊填塞的操作更加簡單,且患者的出血量更少,止血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謝淑琴,蔡慶華.宮腔球囊填塞止血在剖宮產術后出血并發DIC病例報告[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7(04):141-142.
李相宜,麥子霞,李艷芳,等.宮腔球囊填塞術與宮腔塞紗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療效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06):763-766.
劉琦,方華英,符綠雨,等.安列克聯合宮腔球囊填塞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7,28(14):2373-2374.
陳曉娟,何瑞媚,秦玲,等.宮腔球囊填塞與B-lynch縫合治療產后出血的臨床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4):2647-2648.
孔碧華,薛玉珍,郭碧霞,等.宮腔球囊填塞與B-lynch縫合治療產后出血的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