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群
【中圖分類號】R16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02
無痛人流是指利用人工手段與靜脈麻醉對孕≤10周孕婦行妊娠終止的一種方法,同時也可作為對避孕失敗女性的一種補救措施。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有近1000萬例女性實施人工流產術終止妊娠[1]。無痛人流雖具有起效迅速、鎮痛理想、副反應輕微及安全可靠等特點,但所選麻醉方案不同,往往會對手術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本研究中,筆者對無痛人流術孕婦使用地佐辛+丙泊酚方案麻醉,經證實該方案可行。現作出如下表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無痛人流術的100例孕婦做統計觀察,其中年齡最大者43歲,最小者22歲,平均(31.2±5.8)歲;孕期最長74d,最短40d,平均(54.8±7.2)d。對入選孕婦進行隨機非盲實驗分組,Ⅰ、Ⅱ組(50例/組)各項基線數據經統計對比(P>0.05),滿足研究對照條件。
1.2 方法 兩組術前均接受常規禁食飲8h、低流量吸氧、徹底排空膀胱及監測生命基礎體征等處理。Ⅰ組術中使用芬太尼50ug處理。Ⅱ組經靜脈輸注地佐辛5mg。片刻后再給予兩組丙泊酚靜脈推注,用量取8~10mL。待患者無睫毛反射后,根據常規標準給予人工流產術處理,術中視情況給予丙泊酚追加,每次3~5mL。
1.3 評估項目 測定兩組以下項目:①平均動脈壓(MAP),②心率(HR),③不良反應率。
1.4 統計數據分析 將實驗數據輸入統計源軟件(版本:SPSS17.0)處理,由(或t)執行對計數(或計量)數據的檢驗,由率[或(±s)]的形式描述,若P<0.05,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方案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兩組在各時點的血流動力學指標上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方案的臨床應用安全性
相比Ⅰ組,Ⅱ組在總不良反應率上顯著降低,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無痛人工流產術在當前國內已得到廣泛性開展,在計劃生育的大背景下,該妊娠終止手術能夠讓女性患者獲得更高的舒適度[2]。同時,與吸刮術、鉗刮術等傳統手術相比,無痛人工流產術還可盡量避免對迷走神經產生刺激,在預防人流綜合征(RAAS)方面效果特別明顯[3]。但無痛人流術畢竟屬于有創手段,加之圍術期宮縮產生的疼痛,仍會給女性患者造成較明顯的痛苦。
丙泊酚是現階段無痛人工流產術的一種常用麻醉藥物,其作為短效靜麻藥物之一,主要有起效快、無蓄積、作用平穩等特點,但藥物本身無法起到鎮痛的作用,因此一般還需與芬太尼、地佐辛等麻醉藥物復合使用。芬太尼的的鎮痛強度約為嗎啡的100倍,與丙泊酚復合使用能夠強化麻醉作用,但芬太尼具有較長的半衰期,可能延緩患者術后蘇醒,同時也容易給患者帶來惡心、嗜睡及嘔吐等不適[4]。相關研究觀察60例早孕婦女的無痛人流手術資料,表明在無痛人流術中使用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種可行的方法,不僅鎮痛效果滿意,同時還可盡量避免引起呼吸抑制及其他不良反應[5]。本研究中,筆者針對100例人工流產術孕婦做隨機非盲實驗與分組觀察,發現兩組在誘導前、誘導后1min及術畢等時點的MAP、HR指標水平均基本相當,說明地佐辛+丙泊酚方案能夠有效確保無痛人流術孕婦血流動力學的平穩;效果與芬太尼+丙泊酚方案相當。但從方案安全性方面分析,Ⅱ組僅4.0%的孕婦出現副反應,而Ⅰ組高達16.0%,提示地佐辛+丙泊酚方案在無痛人流術孕婦中的應用更為安全,相對更利于使孕婦獲得較好的舒適度,該觀點與上述研究結果也大致符合。
綜上所述,在無痛人流術中使用地佐辛+丙泊酚方案麻醉鎮痛,能夠盡量維持孕婦血液動力學的平穩,且安全性相對較好,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盧盛位, 劉志群, 朱小兵,等. 不同劑量地佐辛聯合丙泊酚用于無痛人流的臨床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1):60-61.
費建平, 晉維林. 小劑量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在無痛人流術的臨床觀察[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4, 8(14):165-168.
趙小兵, 劉錦輝. 小劑量地佐辛復合丙泊酚應用于無痛人流術的臨床研究[J]. 西部醫學, 2014, 26(5):596-597.
姚新峰, 陳蘇麟. 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在無痛人流中的臨床應用[J]. 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 2014, 35(2):82-84.
劉偉, 李彩霞, 唐俊. 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在無痛人流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9):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