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琦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1
皮瓣是由有血液供應的皮膚及與其相連的皮下組織組成,皮瓣移植術是臨床對手部軟組織缺損進行修復的常用方法[1],是利用擴張器對皮膚軟組織進行擴張后,為鄰近或遠處的組織修復提供皮瓣,而護理是患者自體微粒內皮和異常皮Ⅰ期成活的重要保障。為了探討有效的護理方案,筆者進行了此次研究,匯總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8日-2017年10月20日就診于我院的手外傷患者94例,均行皮瓣移植術進行治療,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為傳統組和舒適組。傳統組男女患者比例為31/16;年齡最小18歲,最大74歲,平均年齡(39.29±4.42)歲;致傷原因:塌方壓傷12例、高空墜落傷9例、交通事故傷14例、撕脫傷7例、其他5例;受傷部位:手背13例、腕背部12例、虎口區9例、手指區13例;右手25例、左手22例;缺損面積最小2cm×1cm,最大8cm×6cm,平均面積(19.75±3.06)c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中專及以上29例。舒適組男女患者比例為30/17;年齡最小18歲,最大76歲,平均年齡(39.31±4.45)歲;致傷原因:塌方壓傷11例、高空墜落傷10例、交通事故傷15例、撕脫傷7例、其他4例;受傷部位:手背14例、腕背部11例、虎口區10例、手指區12例;右手26例、左手21例;缺損面積最小2cm×2cm,最大8cm×6cm,平均面積(19.78±3.04)c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中專及以上27例。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護理方法
傳統組:給予患者健康宣教、藥物護理、生命體征監測等傳統護理方案。舒適組:給予患者舒適護理干預:⑴心理干預:術后患者因擔心手術效果多會出現緊張、焦慮和抑郁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需耐心、真誠地與患者溝通,了解不良心理的來源,給予患者針對性的疏導,并向患者說明不良情緒對疼痛的影響,囑咐親人多陪伴患者,給予患者充分的社會支持,使患者積極配合醫護工作。⑵環境干預:保持病房的干凈和整潔,定期對病房通風,將病房的溫度和濕度控制在最佳狀態。⑶康復鍛煉:首先指導患者進行伸直手指-放松-手指屈曲的鍛煉,再最大程度地被動屈曲10次患指掌指關節,主動伸展10次指關節;之后指導患者進行患者腕關節的鍛煉,被動屈曲腕關節進行扭轉運動,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扭轉1圈,重復6次,預防術后肢體長期制動引起的僵直和畸形;最后,指導患者進行手的伸、抓、握等綜合性動作的鍛煉,30min/次,1次/天。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護理后的手指關節活動度、疼痛情況、心理狀況、舒適度及日常生活能力。
應用總主動活動度(TAM)[2]評估患者手指關節的活動度,測量患者掌指關節(MP)近側指間關節(PIP)遠側指間關節(DIP)的屈曲度數和伸直欠缺度數,計算TAM值[TAM=屈曲度數(MP+PIP+DIP)-伸直欠缺度數(MP+PIP+DIP)],TAM值越高,說明關節總主動活動度越高。
應用數字疼痛量表(NRS)[3]觀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用0~11對患者的疼痛強度進行描述,且數字的大小與患者疼痛的強度呈正相關。
應用《醫院焦慮抑郁情緒量表》[4]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包括焦慮分表(HAD-A)和抑郁分表(HAD-D),每個分表7個維度,每個維度0~3分,評分的高低與患者焦慮抑郁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應用數字舒適度評價法[5]評估患者的舒適度,即用長度為10cm的標尺作為測評工具,每1mm記為1分,共110分,并將刻有數字的一面面向患者,囑患者將其自身的舒適感受標記在標尺上,評分越高,患者護理舒適度水平越高。
應用改良Barthel指數(MBI)[6]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主要包括吃飯、穿衣、洗臉和梳頭四個方面,每個方面0~5分。評分的高低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高低呈正相關。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次所有研究數據準確錄入SPSS18.0軟件中,并進行相應的分析。手指關節活動度、疼痛情況、心理狀況、舒適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為計量資料,以(±s)表示,需進行t檢驗,當檢驗結果為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后患者的手指關節活動度:護理后舒適組患者的手指關節活動度和舒適度評分高于傳統組(p<0.05),疼痛情況和心理狀況的評分低于傳統組(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2.2 護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護理后舒適組患者吃飯、穿衣、洗臉和梳頭等評分均明顯高于傳統組(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2。
3 討論
手指不僅可進行強力握持和精細夾捏,還可以借助指側和掌側的皮膚對手指觸摸到的物體形狀、質地和結構進行辨識,是人體至關重要的一個關節結構,手外傷導致的皮膚缺損不僅會損害手指的功能,而常伴有肌腱、關節、骨和神經的外露,還會影響手指的美觀。北京積水潭醫院的統計資料顯示,手外傷在急診創傷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高達26.6%[7]。
皮瓣移植術在最大限度恢復手部功能的同時,還可以維持手術的美觀[8],皮瓣移植術中吻合皮瓣的血管較細小,是一種難度較大的顯微外科手術,且術后為了避免肢體牽拉引起的皮瓣臃腫、失活等,患者肢體需長時間制動,易導致關節僵硬,因此,患者相關的護理服務直接影響著手術效果。
舒適護理是指患者治療過程中使患者的身體、思想和精神等均處于舒適狀態的一種護理模式,堅持整體性的原則和“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9]。本次研究中,舒適組患者實施環境干預和康復鍛煉指導后,手指關節活動度、舒適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明顯改善(p<0.05),說明舒適護理干預可提高皮瓣移植術的效果。舒適護理最大程度地調動了護患的主觀能動性,緩解了患者因機體不適產生的負面情緒[10-11],使其積極配合醫護工作,本次研究中,舒適組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后,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分別為(5.39±2.66)分和(5.44±3.13)分,顯著低于傳統組(p<0.05),而良好的心理狀態可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因此,患者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傳統組(p<0.05)。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提高皮瓣移植術治療手外傷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適度,緩解了患者的疼痛,是一種理想的護理方案。
參考文獻
葉松林,陳立,覃曉峰等.封閉式負壓引流術聯合游離植皮、皮瓣移植術治療四肢難治性感染創面的效果及對疼痛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2):109-112.
余王芬.新型手指操配合中藥熏洗對手外傷術后患者手部功能恢復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22(5):72-73.
邱征麗,薛素貞,譚東娥等.簡易腹部皮瓣固定帶在腹部皮瓣移植術后患肢功能早期恢復效果研究[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6,37(12):1385-1386.
陶敏紅.心理護理對手外傷腹部帶蒂皮瓣移植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9):141-142.
彭愛梅,鐘翠萍.標準網格化舒適護理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老年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8):86-88.
Nathanael Aheam,Raj Bhatiat Stephen Griffin.HAND AND WRIST INJURIES IN PROFESSIONAL COUNTY CRICKET[J].Hand surge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hand and upper limb surgery and related research : journal of the Asia-Pacific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Surgery of the Hand,2015,20(1):89-92.
黃桂圓.綜合干預對手外傷遠位帶蒂皮瓣修復術后肩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4):318-319.
陳靖,譚軍,陳情忠等.急性手外傷患者心理狀態、社會因素與手功能恢復相關性的初步研究[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3):220-223.
Stahl, Victoria A.,Hayes, Heather B.,Buetefisch, Cathrin M. et al.Modulation of hand aperture during reaching in persons with incomplet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J].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2015,233(3):871-884.
胡海松,張衛華,朱偉雄.觀察手外傷軟組織缺損修復應用胸腹帶蒂皮瓣修復術與穿支片皮瓣修復法治療療效[J].浙江創傷外科,2015,20(6):1193-1195.
張悅,于曉江.舒適護理改善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肺部感染作用的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8):30-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