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娟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擇我院在2014年2月-2017年4月接診治療的78例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腦卒中繼發癲癇診斷標準,且均知情并簽署了同意書。將78例患者通過抽簽法平均分為39例參照組與39例實驗組。參照組患者中腦梗死19例、腦出血20例;最大年齡74歲,最小年齡35歲,平均年齡(56.5±1.3)歲;其中女性19例,男性20例。實驗組患者中腦梗死18例、腦出血21例;最大年齡75歲,最小年齡34歲,平均年齡(55.5±1.3)歲;其中女性18例,男性21例。參照組與實驗組在一般資料中未出現差異,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可比較。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常規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呼吸困難患者接受吸氧治療,以此維持患者呼吸通暢;癲癇發作時給予防咬舌護理干預,防止患者誤傷自己;檢測患者意識清醒程度、發作時間、疾病發作次數、生命體征等。
1.2.2 實驗組 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①護理人員需按照主治醫師對患者繼發癲癇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結合患者疾病情況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法,以此改善患者臨床病癥;護理人員需按照癲癇疾病發作特點為患者做好防范措施干預,例如:牙墊、固定病床護欄等,進而防止患者癲癇發作時誤傷自己或意外事件。②由于患者癲癇發作后會出現躁動、不安等短暫性情緒波動,因此,護理人員需在這一時間段密切關注患者行為,并指導患者家屬防護措施,開展專人監護制度,防止患者出現他傷或誤傷;另外,護理人員需對每一個患者給予卡片,在卡片上填寫患者自身一般臨床資料,以此在患者外出并發病時可有效開展急救。③用藥指導。患者藥物服用前需開展血常規等多項檢查,藥物服用后需檢患者血藥濃度,根據檢測結果制訂藥物服用計量,以此降低藥物副作用。④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耐心傾聽患者訴求并對其開展充分的交流活動,以此對患者主觀感受進行了解,根據了解情況制訂個體化心理疏導方案,給予患者情感關懷及精神鼓勵,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降低負性情緒對疾病的影響。⑤日常生活訓練。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疾病情況對患者日常洗澡、吃飯、穿衣等日常活動進行訓練,以此強化患者肌肉力量及關節能力,需控制訓練時間,避免患者過于勞累。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ADL及FMA評分,按照Barthel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通過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評估患者運動能力(FMA);能力與分數均成正比。觀察兩組患者癲癇發作次數,患者治療半年后由護理人員對兩組患者癲癇發作次數進行了解并詳細記錄。
1.4 統計學分析 本文應用SPSS20.0軟件對78例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的指標數據進行分析,方檢驗,以%形式展開患者癲癇發作次數及護理滿意度;t檢驗,以 形式展開ADL及FMA評分。兩組患者指標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以P<0.05展現。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ADL評分及FMA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方法干預后ADL評分及FMA評分均優于干預前;實驗組患者干預后ADL評分及FMA評分均優于參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中滿意20例,基本滿意18例,不滿意1例,滿意率為97.43%;參照組患者中滿意15例,基本滿意15例,不滿意9例,滿意率為76.92%。由此可見,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參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3 隨訪半年癲癇發作次數對比
隨訪半年,記錄患者治療后癲癇發作次數,詳見表2,組間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腦卒中誘發因素主要是急性腦循環障礙引發的彌漫性或局限性腦功能缺失,該病癥大多數均伴有并發癥,其中病發率較高的就是癲癇,且在腦卒中恢復期多發。癲癇主要是患者腦細胞內外鈉離子濃度發生異常、神經細胞通透性異常以及腦組織缺氧缺血所致,且該疾病致死率、致殘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根據相關調查顯示,雖然現代醫療技術可提高疾治療療效,但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預后效果卻差強人意,患者會存在語言障礙、肢體功能受限等情況,因此,良好有效的護理措施對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彌補常規護理的單一性護理模式,可將多種護理模式結合并針對患者開展個體化、針對性護理干預[1]。通過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方法干預后ADL評分及FMA評分均優于干預前;實驗組患者干預后ADL評分、FMA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參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0.05,存在統計學意義;隨訪半年,參照組患者癲癇發作次數明顯高于實驗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運動能力,而且能減少癲癇發作次數,提高護理滿意度。因此,值得臨床使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周洪云.綜合護理干預在腦卒中繼發性癲癇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