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虹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2
新生兒為極為特殊的群體,剛出生,組織器官處于生長發育中,免疫能力極低,極易受到外界病原菌的侵擾,稍微處理不善,會導致新生兒患病,危及生命安全,應給予重點關注,對于新生兒的護理質量非常的重要和關鍵,在對新生兒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母嬰同室同室共同參與護理模式的應用,能有效提升新生兒的身體素質,應用效果顯著[1]。本文為探討新生兒護理中實施母嬰同室共同參與模式的應用效果,特選取。報道如下。
新生兒護理中實施母嬰同室共同參與模式的效果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間我院分娩的產婦240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每組12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在22-39歲,平均年齡為(29.25±1.03)歲,孕周在38-41周,平均孕周位(39.12±0.22)周,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學歷產婦40例、大專以下學歷產婦80例;觀察組年齡在22-40歲,平均年齡為(29.26±1.07)歲,孕周在39-41周,平均孕周位(39.52±0.23)周,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學歷產婦42例、大專以下學歷產婦78例。兩組在(孕周、年齡、文化程度)等基本資料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產婦均屬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護理,依據原有的護理制度,嚴格執行。
觀察組產婦實施母嬰同室共同參與護理模式,措施為[2]:①在對新生兒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確保在無菌的狀況下實施,在護理人員的輔助下,引導產婦實施臍帶護理、喂奶、換衣等方面的護理操作,確保護理流程的正確性。②護理人員應在引導產婦對新生兒實施護理措施前,應為產婦詳細講解相關的護理知識,提升產婦的護理知識認知度,能盡快的掌握相關的護理措施,提升對新生兒的護理質量。③依據新生兒的身體素質、產婦對于護理知識的掌握程度,為產婦制定好新生兒護理操作的具體流程,提高產婦的護理質量,④護理人員應引導產婦為新生兒實施腿臀部護理、沐浴、臍帶護理等,熟悉掌握這些護理操作,在引導產婦實施護理操作的過程中,發現產婦護理產生錯誤,及時進行糾正,提升產婦的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新生兒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角色適應能力、照看新生兒能力、滿意度評分情況。新生兒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依據新生兒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量表實施評估,總分100分,評估所得分數越高,表示新生兒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越高,反之,表示新生兒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越低[3]。角色適應能力評分依據角色適應能力評分量表實施評估,總分100分,評估所得分數越高,表示角色適應能力越強,反之,表示角色適應能力弱。照看新生兒能力評分依據照看新生兒能力評分量表實施評估,總分100分,評估所得分數越高,表示照看新生兒能力越強,反之,表示照看新生兒能力越弱。滿意度評分依據滿意度評分量表實施評估,總分100分,評估所得分數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滿意度越低[4]。
1.4 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輸入到SPSS19.0中,處理與分析,用(±s)表示平均值,組間用t、檢驗,P<0.05,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新生兒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角色適應能力、照看新生兒能力、滿意度評分情況
兩組的產婦新生兒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角色適應能力、照看新生兒能力、滿意度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的產婦新生兒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角色適應能力、照看新生兒能力、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新生兒的護理非常的重要,直接影響著新生兒的生命安全和生長發育情況,母嬰同室為新型的護理措施,主要內容為新生兒與產婦安置在同一房間內,護理人員對新生兒和產婦實施護理措施和觀察,新生兒離開產婦的時間低于1h;讓新生兒和產婦處于同一房間內,能促進新生兒和產婦的交流,盡早讓產婦實施產乳,為新生兒實施母乳喂養,告知產婦母乳喂養對于新生兒的重要性,提升產婦的主動性,護理人員輔助產婦盡量掌握母乳喂養的技巧,因此,母嬰同室共同參與模式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提升新生兒的護理質量[5]。
綜上所述,母嬰同室共同參與模式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非常顯著,提高了產婦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和滿意度,母嬰同室共同參與模式值得在新生兒護理中應用。
參考文獻
朱雪琴.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與傳統常規護理模式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的效果對比[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4,22(10):495-495.
楊霞.新生兒護理中實施母嬰同室共同參與模式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5,28(33):100-101.
程平.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與傳統常規護理模式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的效果對比[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10):60-61.
朱春菊,蘇春梅,黃海燕,等.母嬰同室模式對新生兒喂養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6,8(3):250-252.
楊東英,雷葉琴.共同參與護理模式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19(1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