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
【中圖分類號】R57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1
肝癌是人類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年死率位居全身惡性腫瘤的第二位[1]。射頻消融治療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微創治療肝癌的新方法,對無法切除的肝癌及復發肝癌效果顯著。對我科室從2007年1月到2012年12月,接受射頻消融治療的患者進行觀察及護理,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射頻消融治療的患者為98例,治療次數為306次,其中男性67人,女性31人,年齡在25-79歲,平均年齡53.2歲。其原發性肝癌90例,繼發性肝癌8例。本組射頻治療98例患者,治療306次,發生3例嚴重并發癥,其中膽漏1例,腹腔出血1例,心血管損傷1例。
1.2 治療方法 術前肌肉注射鎮痛劑,皮下局部麻醉下由超聲導向穿刺將電極插入腫瘤內,按消融范圍必須覆蓋并在周圍5-10mm非腫瘤肝組織的原則,適度推出子針開始消融。設定初始溫度為70°,最終溫度為95°,功率輸出時間為10min。單針單點穿刺用于小于3cm的腫瘤,對直徑超過3cm者行多針多點穿刺,一次功率輸出結束后必要時將電極退出1.5cm再作另一次消融。治療過程中觀察測溫度曲線,記錄達到初始溫度的所需時間(升溫時間),以及達到初始溫度后持續至少5min的溫度(治療溫度)。
1.3 結果 全組3例嚴重并發癥均在治療后康復出院。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病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前提。術前要對患者進行綜合指導,向患者講解射頻消融治療的原理,過程等,告知患者PRFA治療時一種微創、微痛、副作用小的先進治療方法,療效可靠,不良反應小,也可讓治愈的病人現身說法以消除患者的疑慮及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積極樂觀地配合治療。
2.2 術前護理: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測量生命體征、體重、完成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電解質、AFP、心電圖、胸片以及肝臟功能Chikl級別,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并遵醫囑處理,及時糾正患者的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及凝血機制等。術前仔細閱片再次確認腫瘤的大小、數量、位置及一些血管的走向及距離相鄰組織的大小。術前備皮、清潔皮膚、取下金屬物、禁食禁水6h及術前排空大小便。遵醫囑術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術前10min肌注杜冷丁100mg、非那根50mg。
2.3 術后護理
2.3.1 一般護理 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24h,加強患者的生活護理,2h定時翻身,并給與肩胛部、腰背部按摩,減輕肌肉疲勞,增加舒適感。
2.3.2 監測生命體征 術后給予心電監護6h,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T、P、R、BP、SPO2的改變。常規低流量(2.-3L/min)吸氧1-2天,因肝細胞對缺氧比較敏感,以減少肝細胞的損傷,促進肝細胞的修復[3]。
2.3.3 穿刺部位的護理 術后對傷口加壓包扎24h,松緊要適宜,24h后可解除敷料。加壓包扎期間,要密切觀察患者穿刺處有無滲血、滲液、紅腫,覆蓋穿刺的敷料有無潮濕等,如有以上情況時應及時匯報醫生處理或更換敷料。
2.3.4 飲食護理 術后一般禁食6-8h,然后可進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注意少量多餐,觀察進食后的反應,有無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等,以后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2.4 嚴重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
2.4.1 膽漏 密切觀察患者的T、P、R、BP、SPO2的改變,注意患者有無腹膜刺激癥,保持引流通暢,防止管道彎曲、受壓、逆流,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色、性質。遵醫囑予退黃、消炎治療,預防感染性休克的發生。同時定期檢測血淀粉酶和肝功能的變化。
2.4.2 腹腔內出血 本組發生1例腹腔內出血,患者有肝硬化病史10年,在術后2h,患者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增快,伴有腹部有壓痛,立即進行B超檢查,示腹腔內積血約200ml。護理:立即建立靜脈通路,遵醫囑予尖吻蝮蛇血凝酶2u靜脈注射,酚磺乙胺加氨甲苯酸靜脈點滴,懸浮紅細胞400ml輸注。同時心電監護,局部加壓包扎,保持腹腔引流通暢,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18小時后出血逐漸停止,并經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患者于術后10天出院。
2.4.3 心血管損傷(膽心反射) 本組發生膽心反射的患者年齡62歲,既往有膽結石1年,在手術過程中突然出現心率下降(原基礎心率為84次/分,突降至58次/分),且伴有呼吸急促(29次/分),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護理:立即給與高流量(5L/min)吸氧,并匯報醫生停止手術并遵醫囑肌注阿托品0.5mg,并安慰患者,減輕其焦慮感,并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用藥后反應,用藥后10min患者心率恢復至72次/分,面色較前紅潤,呼吸25次/分,用藥后45min患者心率恢復至83次/分,面色恢復正常,呼吸18次/分,繼續配合醫生完成手術。患者術后7天出院。
3 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注意肝區的保護,避免劇烈的運動,如遇腹痛、大汗、血便、黑便、心絞痛等應及時就醫[4]。飲食注意清淡易消化,禁食生硬、油膩食物,多飲水。情緒穩定,保持心情愉悅,按醫囑用藥和定期隨訪復查AFP、肝腎功能、B超、CT等,避免使用損傷肝功能的藥物。
4 討論
射頻消融治療后的護理關鍵是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心理護理、嚴密監護、熟練掌握手術原理、儀器操作、有預見性地配合手術醫生處理突發事項; 術后嚴密觀察、配合醫生做好術后注意事項的宣教,以及預防和處理好并發癥的發生等,并做好隨訪工作而充分術前準備、嚴謹的術中配合及對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密切觀察,是提高射頻治療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涂茂娟,盛月紅,許蕓蕓.經皮肝穿刺射頻治療肝癌術后嚴重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413):41-42
田平,徐雯,商玉環等.CT引導下經皮肝頂部腫瘤射頻消融治療的術后護理[J]護理雜志,2009,8(15):30-32
劉國紅,周麗華,高琴等.肝癌患者經腹腔肝切除聯合射頻消融125I粒子植入后并發癥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1,18(6B):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