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翠紅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1
焦慮、抑郁情緒是產婦較為常見的心理問題,特別是在臨產前。焦慮、抑郁情緒不僅會影響產婦正常分娩,還可能引起妊娠期并發癥,并對胎兒健康產生一定程度影響[1]。因此,產前需采取一定措施協助產婦調節情緒,避免其出現過度情緒波動,促進其順利分娩。我院對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間收治的54例產婦實施了針對性產前指導,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納入標準[2]:所入選對象孕周均超過38周,可正常交流,無重大疾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通過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排除標準[2]:合并其他系統性疾病者;存在嚴重精神障礙者。
選取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產婦108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通過雙盲法隨機分為研究組(n=54)及對照組(n=54)。研究組年齡為22~35歲,平均年齡為(26.9±4.2)歲,孕周為38~42周,平均孕周為(39.1±0.9)周,文化程度包括高中及以下18例,大專及以上36例。對照組年齡為21~36歲,平均年齡為(27.3±4.3)歲,孕周為38~43周,平均孕周為(39.3±1.1)周,文化程度包括高中及以下19例,大專及以上35例。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宣教,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性產前指導:(1)產前評估。產婦入院后,對其相關信息進行充分收集,并進行生命體征監測、各項產前檢查。由責任護士與患者進行主動溝通,了解其疑惑之處,對其心理狀態做出合理評價。根據生理、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產前指導。(2)常規分娩知識講解。由責任護士對產婦進行“一對一”講解。向其介紹一些基礎性的待產知識及注意事項,并詳細解釋分娩過程、宮縮陣痛等分娩機理,以及如何配合分娩、分娩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特殊技巧等。向患者詳細闡述分娩前后生理變化及母乳喂養知識。在講解過程中,盡量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進行闡述,還可向產婦播放一些相關視頻,使其能夠更為形象地了解分娩過程。特別是對于無分娩經驗且懼怕分娩疼痛的產婦進行強化教育,多向其講解分娩先兆、陣痛應對以及特殊技巧、經驗等。(3)強化心理護理。很多產婦產前由于對分娩不了解,甚至存在一定恐懼,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責任護士需要密切關注產婦心理狀態,通過主動溝通,掌握其真實想法,聽取其意見,鼓勵其提問,為其提供表達情感的機會。在與其交流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產婦,對其疑問細心解釋,提供積極的情感支持。同時,要與產婦家屬保持密切聯系,做好家屬思想工作,讓家屬能夠給予產婦支持、關懷理解,從而緩解產婦不良情緒,使其獲得心理平衡,樹立分娩信心。(4)產前合并癥產婦指導。部分產婦產前會出現妊娠期高血壓、膽汁淤積癥等合并癥狀。對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要密切觀察其血壓及生命體征情況,向其詳細講解血壓控制與分娩的關系;對于膽汁淤積癥患者需要向其強調左側臥位、吸氧可改善胎兒氧供,使其配合。對于存在剖宮產指征的產婦,向產婦及其家屬詳細講解實施剖宮產的必要性,以及剖宮產術相關注意事項,使其擺正心態,配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分別采取SDS\SAS量表對兩組產婦干預前后抑郁\焦慮情緒進行評價、對比。SDS\SAS評分愈高,說明產婦抑郁\焦慮情緒愈嚴重[3]。
1.4 統計學分析 臨床相關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 )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前,兩組產婦SDS、SAS水平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干預后,兩組產婦SDS、SAS水平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組水平要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很多產婦特別是初產婦過于擔心分娩過程及分娩疼痛,害怕出現新生兒健康問題、分娩意外等,再加上缺乏對分娩過程的認知與體驗,容易產生恐懼心理,并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會對正常分娩產生一定阻礙。
通過實施針對性產前指導,能夠增強產婦關于分娩的認知,使其充分了解分娩相關知識、注意事項,并掌握一定的分娩配合技巧,可消除其思想上的顧慮及緊張。同時,針對性產前指導過程中會結合產婦心理狀態對其進行強化心理護理,給予其發泄情緒的空間,為其提供情感支持,有利于緩解其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4]。在針對性產前指導實施過程中,也能夠促進責任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和諧護患關系,能夠讓產婦感受到人文關懷,不會使其出現“孤立無助”的感受,可進一步增強產婦的安全感以及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對于緩解其精神壓力具有積極的作用。通過控制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可緩解一系列由負面情緒所導致的生理、心理反應,促使產婦增強分娩自信以及疼痛耐受性,為母嬰平安度過分娩期奠定良好基礎。
結合本次研究結果來看,干預后,兩組產婦SDS、SAS水平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組水平要低于對照組(P<0.05),與相關文獻結果相似[5]。由此可見,對產婦實施針對性產前指導對于緩解其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產婦保持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促進分娩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廉金芳.產前指導對產婦產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10):33-34.
鄭紅連.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初產婦產前不良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9):84-87.
呂作文.對高齡初產婦臨產前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2):243-244.
陳嬋,華義紅,周妍雯. 產前指導對孕婦選擇分娩方式的影響[J]. 預防醫學,2018,30(01):104-105,107.
趙燕凌.關于產前護理指導對緩解孕產婦焦慮、抑郁情緒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