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微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2
近年來,糖尿病的“爆炸式”增長使我國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全球糖尿病報告》稱[1],全球糖尿病患者共達4.22億,約占全球人口的8.5%。我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經長期調查顯示[2],我國糖尿病患者達1.14億,患病率高達11.6%以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60%~90%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圍神經病變[3]。因此,及早發現DPN并進行有效治療,對防止和延緩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7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分別給予α-硫辛酸與甲鈷胺治療,探討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270例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符合關于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診斷標準[4],經肌電圖檢查MCV(運動神經傳導速度)S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減慢。隨機將患者分為2組各175例,觀察組男95例,女80例,年齡35~81歲,平均(59.2±3.1)歲,糖尿病病程6~22年,平均(13.1±2.5)年,神經病變病程2~7年,平均(4.1±0.6)年,空腹血糖測定(9.93±1.71)mmol/L;對照組男98例,女77例,年齡34~79歲,平均(57.8±2.3)歲,糖尿病病程2.2~23年,平均(12.7±2.1)年,神經病變病程2~6.4年,平均(3.3±1.0)年,空腹血糖測定(9.25±1.67)mmol/L?;颊呔懦龂乐馗文I功能不全及非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對治療過程均知情同意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患者均給予飲食、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控制血糖等常規治療,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觀察組給予α-硫辛酸注射液(150mg/支,國藥準字H20055869)600mg加入0.9%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1次/d,7d為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對照組給予甲鈷胺注射液(0.5mg/支,國藥準字J20070073)0.5mg加入0.9%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1次/d,7d為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
1.3 觀察內容 觀察患者治療效果,監測治療前后肌電圖神經傳導改善情況。
1.4 療效判定 根據患者癥狀和肌電圖監測情況進行判定:患者肢體麻木、疼痛等癥狀消失或顯著好轉,MCV、SCV測定速度正?;蛱嵘?gt;5m/s,為顯效;患者肢體麻木、疼痛等癥狀減輕,MCV、SCV測定速度好轉但<5m/s,為有效;患者癥狀和MCV、SCV測定無變化或加重,為無效。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14%,明顯優于對照組82.29%(P<0.05);兩組治療前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為(49.27±3.73)m/s,明顯優于對照組(45.02±3.22)m/s(P<0.05)。
3 討論
目前,糖尿病已成為我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為人群身心健康和社會經濟帶來重大影響。DPN是糖尿病最嚴重且最復雜的慢性并發癥。有報道顯示[5],DPN發生率在糖尿病患者中高達67%。臨床對DPN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多認為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糖尿病因病程較長,血糖長期控制不良,使血糖處于高糖毒性狀態,易引起動脈管壁增厚,導致動脈管腔狹窄,甚至微血栓形成;同時高血糖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和神經,進而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另外,有學者[6]研究認為,神經營養因子缺乏、氧化應激和細胞因子異常導致細胞氧化應激和線粒體功能障礙,與DPN的發生也密切相關。
α-硫辛酸是一種抗氧化應激治療藥物,其作用與維生素相似,存在于細胞的線粒體中,其可抑制神經內氧化應激狀態,改善患者體內的高氧化狀態,增加營養神經的血管流量,促進細胞和神經恢復,改善神經傳導速度;同時α-硫辛酸可清除體內多種自由基,減少內皮素和內皮因子的表達,改善紊亂的內皮細胞功能,保護血管內皮,進而延緩神經病變的進展。另外,硫辛酸具有很強的“抗糖化”作用[7],可防止糖份與蛋白質結合,促進葡萄糖的吸收,平衡血糖,改善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保護神經組織和胰島功能,減少高血糖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和病變。甲鈷胺作為治療周圍神經病變的常用藥物,可直接作用于病變的周圍神經,但其在緩解患者肢體疼痛、麻木等癥狀時效果較差。通過對該次研究對象進行分組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14%,明顯優于對照組82.29%(P<0.05);兩組治療前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為(49.27±3.73)m/s,明顯優于對照組(45.02±3.22)m/s(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α-硫辛酸治療,可有效改善神經組織代謝障礙,增加營養神經血管血流量,修復受損神經,提高神經傳導速度,減輕臨床癥狀,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常湛,馮紅,孟令華,等.不同評分法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6,11(1):244-245.
牟宗平.前列地爾聯合α-硫辛酸、甲鈷胺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27(3):406.
袁麗華,李曉燕,施丹.α-硫辛酸、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8):76-77.
張玉梅,石靜.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聯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6,21(4):10-12.
王春風,李新兵.α-硫辛酸與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1):12-13.
姚璐,劉輝,田國祥,等.硫辛酸注射液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8(8):977-978.
汪珊珊.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醫藥前沿,2016,6(1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