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佳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民主意識的提高,公民對健康需求的期望值越來越高,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也日益增強。因此,減少醫療不安全因素,加強護理管理,已成為當前各醫院關注的重點。其中神經內科收治病種以老年、意識障礙、精神異常及感覺、運動、認知障礙為特點,容易發生病情變化和意外,因此識別和預防安全隱患尤為重要。現將對護理安全隱患的分析及加強防范措施管理方法闡述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7年神經內科65歲以上住院老年病人63例,其中男37例,女26例,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走失、褥瘡、誤吸、其他差錯、投訴等護理問題共13例,發生率為20.63%。
1.2 護理要求 老年病人閱力深,知識和生活經驗豐富,工作上有成就,在家庭、社會中有地位,因而自尊心較強。當他們患病后,由一支配別人的人變成了受別人支配的人,這種角色的改變,使老年病人的自尊受到壓抑,同時也對護理人員的態度、表情觀察的十分細致和敏感。作為護理人員要理解他們的心理,尊重他們,耐心傾聽他們的要求和意見,盡可能給予滿足。限于條件做不到的要耐心誠懇的解釋,以消除各種不利的心理因素,即不冷淡他們,也不要奚落和譏諷他們,使他們產生安全感、舒適感和信任感。對老年體弱、力不從心、缺乏自理能力者,要多給予關心和幫助。對身心衰老、反應遲鈍、說話哆嗦,語無倫次,暴躁的老年病人,要有耐心,要寬容他們,并采取老人樂意接受的方法。對長期患病、受疾病折磨而出現的抑郁、消沉、沮喪情緒,要細致觀察,耐心疏導,防治意外的發生,幫助他們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3 護理管理
1.3.1 環境管理:加強環境、物品管理治療室、換藥室、搶救室布局合理,病區內地面每日濕式清掃2次或3次,保持清潔,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當有血跡、體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時,應及時用含氯消毒劑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應先消毒、洗凈、再晾干。不同的區域應分別設置專用拖布,標記明確,分開清洗,懸掛晾干,定期消毒。病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后,床單元必須進行終末消毒處理。滅菌物品按滅菌日期先后存放于無菌柜內,非治療室用物不準進入治療室,一切用物定位放置,專人管理,浸鉗筒、碘酒、酒精瓶定期消毒滅菌,使用后的氧氣濕化瓶、吸痰器瓶消毒后干燥保存備用;護士在操作前要認真檢查各種醫療器具的質量,及時發現不合格的醫療用品,防止因質量問題所造成的醫院感染。
1.3.2 基礎護理管理:加強對長期臥床病人的護理長期臥床者,由護士予每2h翻身、叩背1次,叩背應遵循從下到上、由外到內的原則,每次10~15min,促進痰液排出,防止壓瘡及墜積性肺炎的發生,發熱、昏迷者每日做口腔護理1次或2次,預防口腔感染。對吞咽麻痹病人的護理對吞咽功能障礙、飲食嗆咳者,不能由口腔進食,以免發生誤吸引起吸人性肺炎,應予鼻飼流質飲食。口咽分泌物進入下呼吸道是重要的感染源,因此,應定時吸痰,吸痰時遵守無菌操作原則,一次性吸痰管每次更換,遵循先氣道后口腔、鼻腔的原則,如病人咳嗽反射好,可適當刺激病人,讓其自行將深部的痰液由氣管套管口噴出。
1.3.3 制度管理: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各種規章制度。尤其是醫院制訂的核心制度要認真落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搶救制度等都是保證患者醫療安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是護理工作者幾代人的心血結晶。嚴格執行各種護理操作規程,護士長利用業務學習、晨間提問、理論及操作技能的定期考試等形式,督促護理人員提高業務水平及臨床綜合能力,使護士在工作中能熟練和規范地為患者服務,盡最大可能地減輕患者的痛苦。要提高護理人員對護理文件書寫重要性的認識,引起他們的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學習《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要求護理人員用法律的思維書寫護理記錄,遵循“寫你所做,做你所寫”的原則,如實填寫患者的各種病情變化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要求書寫要清楚、嚴謹,不留任何隱患。
1.3.4 健康教育管理:有墜床危險的高危人群,如意識障礙、精神異常、高齡老年、癡呆患者,應反復向家屬強調床欄防護、肢體約束的重要性,不得擅自取下床欄、松開約束帶,并教會家屬正確使用床欄、約束帶。對于感覺障礙患者,護士應反復向家屬交待進食、飲水時溫度在40℃左右適宜;熱水袋局部熱敷的溫度及使用方法,熱水溫度不超50℃,袋外加布套,不宜直接接觸皮膚,有空調設施的病房盡量不用熱水袋。認知、記憶力障礙、精神異常、老年癡呆患者應24h不間斷看護。建立請假制度:凡病人離開醫院必須請假,得到允許由家人帶領方可離開。
1.3.5 意外事件管理:在醫院護理中,夜間護理力量相對不足,陪護人員疲憊入睡,意外事件更易發生。故應合理搭配夜間護理力量,盡可能安排雙班制,新老護士搭配,保證人力資源配備。同時,告知家屬注意看護,加強責任心,并告知甘露醇外滲容易引起皮膚壞死。一旦引起輸液部位腫脹,立即進行相應的處理。
2 結果
通過以上系統的護理管理措施,神經內科護理工作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各項護理指標達標率100%,老年病患者容易發生的護理問題和缺陷明顯減少,科內無一例差錯、事故發生,取得零糾紛、零投訴的成效,科內護理工作的進步獲得醫院及護理部普遍認可。實施前的63例住院老年病人中,發生護理問題13例,實施后的63例住院老年病人中,發生護理問題3例,實施前后指標數據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
3 討論
“醫療風險無處不在”已成為醫療界的共識。加強風險意識,以預防為主,充分認識醫療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不斷提高風險管理意識,采取風險管理的綜合措施,才能有效規避和預防各種風險,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不安全因素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在本組資料中,我們將人性化護理運用于病人,使護理工作以病人為主導,尊重病人的生命價值、尊嚴、權利,滿足病人的基本需求與愿望,使其生理、心理、精神上處于一種滿意狀態,使其自身有一種溫馨感、親情感、家庭感,從而體現病人的知情、同意、診療服務權。促進了疾病的早日康復。同時提高病人對醫院的信任度和滿意率,也對醫院的社會經濟效益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