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偲
【中圖分類號】R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1
1 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因素
1.1 物理性危害因
1.1.1 射線的危害:有資料證實:射線可激發空氣中氣體電離,產生氮化物、臭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質,少量多次接觸射線可致癌或致畸。
1.1.2 紫外線及臭氧的危害:紫外線是手術室空氣消毒的常用消毒方法。紫外線能將空氣中的氧分子分解成臭氧,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對皮膚黏膜和肺組織都有強烈的刺激性,長期接觸可引起角膜炎、結膜炎及皮膚紅斑、肺氣腫和肺組織纖維化等。
1.1.3 噪聲危害:噪音對人體的聽覺有明顯損害:聽力下降;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害:血管平滑肌對縮血管物質的敏感性增加。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對內分泌系統也有影響:煩躁、判斷能力和持續記憶力減退,降低靈活性,導致精力分散,工作易出錯。噪聲超過50分貝可影響人的休息和睡眠,影響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噪音長期刺激可引起耳聾,機體植物神經紊亂和內分泌功能紊亂等。手術室平均噪聲應是60-65分貝,這是機體8h內允許的最高水平,但常達到90分貝。所以,手術室屬于噪聲嚴重污染的科室。手術室的噪音主要來自于監護儀、高頻電刀、超聲清洗機等的噪音等。
1.2 化學性危害因素
1.2.1 各類化學消毒劑的危害:如甲醛、環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劑等。長期接觸各種化學消毒劑,輕者刺激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鼻炎、哮喘等,急性大量接觸可致肺水腫、同時能使細胞突變、致癌、致畸等。
1.2.2 麻醉氣體的危害:微量的麻醉廢棄物可對手術室工作人員的聽力、記憶力、理解力、讀數字能力及操作能力產生影響。長期暴露于微量麻醉氣體的污染環境中,有引發自發性流產、胎兒畸變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
1.2.3 抗腫瘤藥物的危害:惡性腫瘤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使用抗腫瘤藥物非常普遍,抗腫瘤藥物可通過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損害正常細胞,出現白細胞下降、脫發、月經不規律等。另外,抗腫瘤藥物還可以通過胎盤運轉,造成畸胎等。
1.3 生物性危害因素和意外損傷:手術室護士每天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患者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容易被傳染各種疾病;銳利器械、針頭等不當的操作會發生血源性感染。常見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螺旋體病毒等可因銳器刺傷直接傳播。研究表明,醫務人員職業感染中,80.6%由銳器刺傷所致,醫務人員因針刺傷或損傷接觸受污染的血液,感染乙肝的危險性為2%~40%,感染丙肝為3%~10%。電損傷:高頻電刀、電鉆等設備的廣泛使用,大大增加了護理人員電擊傷、電灼傷的概率。
1.4 生理和心理因素:手術室護士每日精神高度緊張、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節奏快,所面臨的工作具有高危性、高風險性、高強度性、無規律性。長期處于此環境中,使手術室護士存在諸多的威脅。手術室繁重的工作可使手術室工作者頸椎病和腰背損傷的幾率大大增加;同時手術室的工作節奏快,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往往會使人產生疲憊感,影響手術配合質量;長時間的連續工作及空腹、飲食不規律等易致手術室護士患胃潰瘍、偏頭痛等;長久的站立工作導致下肢靜脈曲張等。[1]
2 防護措施
2.1 制定職業暴露管理制度:根據職業防護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并完善職業暴露的處理流程以及應急預案,完善消毒隔離制度,制定防護流程,完善防護設施,建立醫護人員利器傷管理制度,處理及上報制度。
2.2 加強醫護人員職業安全防護知識教育:把職業安全教育作為在職業培訓的內容,醫院應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進行職業安全相關知識的培訓學習,并進行考核,以此加強醫護人員的職業安全知識教育。
2.3 執行嚴格的自我防護措施:
2.3.1 預防物理性危害:手術室應設立射線專用的手術間,術中要使用射線照射時,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手術室護士應該暫時回避,如不能回避,要事先穿好鉛衣。參加手術的護士應該定期輪換,避免短期大劑量接受射線的照射。
2.3.2 預防化學性危害:對于化學制劑應妥善保管,放在陰涼通風處,易揮發毒劑要密封保管。消毒劑現配現有,劑量應準確,避免大劑量使用,使用時做好防護措施;手術室要定時通風換氣,使麻醉廢氣等有害氣體及時排出;在接觸抗腫瘤藥物時,要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做好防護措施,使用后的物品及時焚燒處理。
2.3.3 預防生物學危害及意外損傷:對于手術病人,術前做好乙肝三系檢查和HIV測定等相關檢查,查明為陽性患者應在手術通知單上注明,讓手術室工作人員能夠早知道以便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2]手術室護士應定期自我檢查,及時發現破損的皮膚及粘膜,及時采取措施。
3 小結
醫學科學的發展,推動了護理事業的進步。在醫療工作中,護理事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保障護理人員的職業安全是當今醫療衛生事業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手術室是個特殊的工作環境,手術室護士由于各種職業因素及工作環境的原因,面臨許多的職業傷害的威脅。雖然許多醫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降低傷害的發生,但作為在手術室工作的護士來說還是應該加強自身的防護意識,只有這樣才是降低傷害發生的最主要途徑。
參考文獻
魏俊英.淺談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及防護措施[J].實用醫學雜志,2008,15(32):4615-4616.
李美清,蔡秋玲,黃柳芳,鄧月梅.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安全的危險因素的分析及防護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07(1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