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吉懿
小學語文教材每個單元的“語文園地”中都安排了“口語交際”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我們教師把這個內容結合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來開展,認真設計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將會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資源和渠道,能加強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系,充分體現在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思想。
由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注重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應重視課堂與生活相輔相成,以形式多樣的活動與任務貫穿始終,使綜合性學習活動有序地開展。固然,教材中某些單元“口語交際”的內容不太貼近我們農村學校的實際,并脫離了學生生活,不過如果我們老師借鑒性地更換教材內容,選擇貼近農村學生生活實際的相關內容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那么將會既體現地方性課程資源與現行教材的整合,又能更好地達成課程標準的要求,豈不是一舉兩得?在我日常的教學和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的“參與式語文教學”的“設計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培訓中,深深體會到設計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就我平時的教學實際和培訓體驗對如何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談點感悟。
(1)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目標要明確,節(jié)奏安排要合理。小學語文第三冊語文園地三中的“口語交際”的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課前收集整理資料、圖片剪貼;課堂上與同學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風景名勝,學寫廣告詞、解說詞,進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由于學習內容多、時間相對較長,我主要抓好策劃、實施、交流、評價四個環(huán)節(jié),采取“并進式”的小組活動方式,讓學生以課外活動為主,在從認識到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綜合性學習。
(2)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收集風景名勝資料的興趣。學生課前搜集整理資料是順利有序地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基礎。結合我班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我是這樣創(chuàng)設情景的: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沒有親自看見過故宮、爬過萬里長城和泰山,也沒有游覽過杭州西湖,不過同學們身邊或看到過的許多優(yōu)美風景而不被他人知曉,小朋友們下去相約幾個小伙伴組成小組再仔細觀察,并收集相關圖片和資料,下周一老師期待你們的發(fā)現和精彩的匯報,小朋友們有興趣嗎?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綜合性學習提供有效的途徑。游戲、實踐、調查等活動是學生最喜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倡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獲取知識、解決問題,不是只讀書本上已有的結論、只聽教師和同學的講解,而是要在活動中讓每個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拿“尋找優(yōu)美風景”來說,活動場所在野外,學生必須自己去詢問他人和自己發(fā)現,然后,將收集到的資料加以整理、練說,并聽取同伴的建議。在反復的實踐活動中,學生需要運用語文知識,同時聽說讀寫能力也得到整體發(fā)展。由于所選主題貼近生活實際,學生對這一主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活動中表現得十分積極、活躍,他們深入調查、明確分工、詢問長輩、親臨其境,進行簡單畫圖……因此,在綜合性學習中同學們收集到的風景圖片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活動,學生對感興趣的風景作了仔細的觀察,同伴間也進行了角色互換的練說,積累了一些關于風景名勝的資料;課堂上,“小小圖畫展”──感受美術的藝術美的活動不僅增長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通過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同學們收獲很多,鍛煉了收集信息的能力,增強了合作意識及策劃簡單活動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使每位小組成員獲得了成功的體驗,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4)“綜合性學習”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關注過程,關注學生的參與及參與程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和能力是新課程目標的核心內容。綜合性學習要在教師的組織下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強烈的探究興趣、求知欲望,使學生在課內學到的知識到實際生活中馬上能用,獲得鍛煉的機會,增強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每一項活動及活動的方式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學生自己決定的,或調查方式,或匯報方式,甚至在活動分工上也因人而異,限于教學時間和當地的教育資源,每個小組不可能全部活動項目都去做。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小組同學一起商量在每個板塊中選擇一兩項去做,以及怎樣開展活動,用什么形式呈現學習的成果等,都由小組同學自主決定。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利用小組集體合作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5)綜合性學習中要注重活動方式的選擇。首先,教師對學生自由組合小組的情況應及時了解和關注。有的學生由于個性或家庭的原因孤獨不合群,可能沒有小組愿意接納他;有的小組人數過多或過少,不便于開展活動;成績差異不大的同學組成一組等。教師根據學習活動時間,適當進行協調,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各盡其責,根據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知識能力水平,引導學生在小組中承擔適當的任務。比如,有的學生善于繪畫,可以建議他們利用圖片資料展示學習成果;有的學生比較內向,可有意地讓他去做社會調查,與人交流……其次,教師應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在小組活動中常常出現小組合作學習中有流于形式、小組成員相互獨立、各自為陣、部分小組成員依賴少數“優(yōu)等生”、相對后進的學生只是“觀眾”和“陪襯”等現象,所以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合作情況,引導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作用,人人都有事做,各盡其力,形成相互依存的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活動要有分有合,小組學習和全班共同學習相穿插,為了完成綜合性學習目標,有時可能要綜合性學習與其他專題同時進行。這樣,教學時間長的內容,教師根據課時安排時收時放,定期交流與匯報,讓每個同學展示自己學習的成果,分享其他同學的收獲,活動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鍛煉,語文知識和能力也能明顯提高。
(6)語文綜合性學習教材的彈性大,教師應根據本地的實際選擇教學資源。在綜合性學習中,有些活動在城市或教學資源豐富的地區(qū)容易開展,而在我們農村和邊遠地區(qū)做起來就會有困難。我認為,教材提示的活動不必全部都做,我們可以根據學校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有選擇地做幾項,甚至替換活動內容,以便符合學生實際,讓學生有事可做、有話可說。
(7)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既要注重結果的評價,更應注重過程的評價。我在小組評價中強調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和進步,讓學生學會贊賞他人。教師選出最佳“小小圖畫”組、“流利表達”組等,采用激勵性評語及等級、星級張貼在墻上,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激勵學生去實踐。
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整個綜合性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激發(fā)主體意識,以及使“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的前提。
語文綜合性學習融探究、實踐、體驗、應用于學習之中,留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更大的空間,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