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經濟的高速發展豐富了我們的物質生活,然而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意識到發展給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比如人和生態的關系在直線下降,在此背景之下,我們必須切實提升對生態和自然的關注度,積極應對存在的問題,才能夠避免問題嚴重化。目前,人們積極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其中環境監測方法以其獨特的優勢被人們廣泛應用。文章在此前提之下,具體論述了環境監測技術等相關內容。
關鍵詞:環境監測技術;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X83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11-0144-02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has enriched our material life, but in the process we must be aware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development on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plumme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ecology. In this context, in order to avoid serious problems,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ecology and nature, and actively deal with existing problems. At present, people actively carry 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among which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thod is widely used for its unique advantages. On this premis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and technology concerned.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current situation; trend
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可謂是突飛猛進,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國家各個行業和領域的進步,也提升了廣大群眾的生活水準,然而此時我們必須意識到經濟發展給生態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影響,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了制約社會進步的關鍵問題。對此,人們積極開展環境監測活動。最初的監測活動僅僅局限于個別范圍內,比如重點放在污染源的控制方面,隨著社會的進步,目前監測范圍有所擴大,從過去的單純污染源監測發展為生物以及生態的監測,已然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環境監測。具體來講,環境監測是動態活動,其涵蓋了對污染要素、形態以及發展規律等的監測,除此之外,物理污染因素和生物污染因素也要出具監測結果,這樣細致的監測才能在大數據支撐的范圍內得出全面的監測結果。眾所周知,環境的優劣容易受到很多要素的影響,同時它還是一個持續改變的過程,因此只有積極開展動態監測,才能夠確保獲取的監測結果最為精準真實,才能夠最客觀的測評環境質量,才能夠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提供精準的數據。
1 環境監測技術的相關理論
1.1 環境監測技術的概念
環境監測,具體來講指的是利用各類先進的科技手段,監測生態中的各種污染物質的具體情況,并結合有關要素得出最終的環境測評結果。該監測工作開展得是否精準,關乎到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假如監測結構不符合規定的話,有關環保機構就會積極整治,還廣大群眾一個健康的生態。總的來講,環境監測是一項非常科學嚴謹的工作,從目標明確到最終的全方位測評共涵蓋九個環節,只有確保每個環節都客觀真實,才能夠確保最終的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通過實際情況可知,在我們開展監測工作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影響要素,而且監測物質也呈現出明顯的多樣性特點,因此在實際監測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具體情況選擇正確的監測方法。
1.2 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意義
經濟的發展使得群眾的物質生活水準得以提升,此時人們的生活認知觀也在無形中發生變化,在過去的時候人們更加看重經濟,而目前人們更希望能夠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蔚藍的天空。換句話講,只有健康的生態才能夠給我們提供干凈的水源和空氣,才能夠維持我們的生命,才能夠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雖說目前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在不斷提升,不過要想從根源上整治環境,必須還要依托環境監測方法,借助精準的監測數據開展有目的性的環保工作。對于國家來講,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關鍵目的在于通過測評環境品質以及發展變化特點等,幫助我們更好的開展環境治理以及污染防治等工作,進而起到縮減治理用時,提升活動效率的目的。
2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
科技的高速前進使得人們更加關注生態和環境,此時更多的環保新技術也被研發出來,不過在具體推廣以及使用的過程中,還是被很多問題影響,導致環保技術無法合理推廣,該問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通過積極開展監測工作,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獲知存在的問題,并且加以處理,不過目前的矛盾在于環境問題與社會發展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贏,換句話講,如果想要社會前進就要持續開發,而在開發之時就必然會導致很多的污染,像是最為常見的光污染以及粉塵污染等等,雖說此類問題已然受到社會的重視,而且制定了很多應對策略,不過短時間內還無法從根本上獲取我們所期待的目的。對于我們國家來講,環境監測被劃分成如下幾個階段。第一,調查并且處理污染問題,該時期的治理工作缺乏主動性,均是在污染出現以后才采取的行動。第二,監測污染源頭,該時期的治理工作相對主動,而且有著極強的目的性。第三,自動監測時期。上述三個階段體現出的是幾種不同的環保認知能力,同時它們打造的生活環境也是全然不一樣的。因為我們國家的國情使然,在最初時期,監測工作并沒有受到其應有的關注,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年來人們開始關注并且治理環境,目前監測工作已經從過去的間斷監測發展為持續性的監測,而且監測區間也在擴張。通過上文的敘述,可知目前我們國家不論是環保機構亦或是廣大群眾對已經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監測手段也有了提升,不過比對于西方發達國家來看,我們國家的監測工作開展的相對較為落后,比如監測設備不先進;工作者的素養較低,實踐水平不高;費用不足等等。雖然我們國家也存在大量的環境監測裝置生產單位,不過由于它們的市場較小,國家缺少扶持,使得它們的發展面對重重阻礙,不論是工藝水平亦或是規模等和西方國家都有明顯差距,其產品滯銷就會影響企業利潤,利潤變低就無法開展技術革新,技術革新受阻就無法升級,最終陷入發展的怪圈,導致我們國家的總體監測工作開展受到極大阻礙。
3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趨勢
我們國家目前的監測技術較之于西方國家來講,還是相對較落后的,比如總體的監測隊伍較為落后,許多先進設備不能夠實現自主生產,系統能力受限,發展水平較低,物質投入力度太低等等,它們的存在嚴重影響到我們國家的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工業以及農業的發展,使得我們國家的水體資源受到嚴重的影響,為了保證廣大群眾能夠喝上安全放心的水,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就需要積極治理經濟發展造成的廢棄物質,合理應對存在的潛在污染源。作為環境管理體系當中的重要一員,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必須面向環境監測的現代化需要,以完成對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重點污染源及其排放量、環境質量的變化原因等問題的科學探索為目標,全面提升我國的環境監測水平。
(1)從基礎理論、技術規范、質量評估、質量管理、分析方法、技術路線等六個方面人手,切實創建和完善適用于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監測技術系統。具體內容包括了對監測系統的科學內涵、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明確,以制定我國應急監測的技術路線與實施模式。
(2)一個系統化的國家級環境監測網絡包括了對空氣、地下水、土壤、固體廢物等監測業務網絡、信息傳輸和在線監控網絡等監測信息網絡及以國家、省、市、縣四級管理為基礎的監測管理網絡,在具體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強化上述三要素的存在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我們的監測工作有序進行。
(3)積極展開針對毒害物質的研究工作。污染源的來源以及產生的負面影響等不是很明確,技術落后,工作者的素養較低,經驗嚴重不足。我國即將頒布重點控制有害化學品79種類,累積100多種化合物,急需建立監測方法,開展污染調查與研究。
(4)加強對突發污染事故預警監測系統的研究。環境監測擔負著核污染、化學污染反恐和環境應急監測的職責。針對突發污染事故。如何事前預防、事中快速響應、事后風險評價監測,總體缺乏技術支持系統。
(5)加強對室內污染物現場快速測定方法的研究。較之于其他類型的污染來講,室內污染非常獨特,它的量大面廣,目前的監測措施存在弊端,而且費用較高,這是面臨的新領域。
(6)加強對生態監測的研究。對于我們國家來講,環境監測工作發展較晚,沒有顯著發展,缺少完善的測評體系。除此之外,測評指標等發展的也不是很成熟。我國十五、十一五要發射災害與環境監測小型衛星星座系統,急需作好技術準備。
(7)加強環境標準國際化的研究。當前,我國環境標準國際化面臨困境,既不能有效采用國際標準,也不能有效參與國際標準的制訂,缺乏將我國國家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的投入,難以建立有利于我國的技術壁壘。
(8)加強對環境污染與健康關系的研究。環境治理成本必須與人體健康掛鉤分析,才能提出科學全面的治理方案;切實提升廣大群眾的環保認知能力,積極宣傳污染帶來的負面影響。
4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可知目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人們的物質生活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然而此過程無法避免的給生態帶來了相當惡劣的影響,要想給廣大群眾打造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就需要積極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眾所周知,監測是環保工作最為基礎的內容,不過在我們國家,由于受到國情的影響,監測工作發展的較晚,工藝水平較之于西方國家要落后很多,對此我們需要積極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而且,還要結合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我們國家特色的監測方案。除了上述之外,我們還需要積極研發先進的監測設備,切實提升廣大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我們國家的環保工作更上一層樓,才能夠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蔚藍的天空,一方富饒的土地。
參考文獻:
[1]李榕.試論環境監測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南方農業,2016(32):26.
[2]楊濤,權利.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分析及展望[J].科技展望,2017,27(08):120.
[3]傘國嬌.淺談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及發展[J].山東工業技術,2016(14):227.
[4]胡冠九.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7,19(4):1-3.
[5]萬本太,蔣火華.論中國環境監測發展戰略[J].中國環境監測,2012 (1).
[6]王心芳.再接再厲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整體水平[J].中國環境監測,2014(1).
[7]李國剛,萬本太.中國環境監測科技發展需求分析[J].中國環境監測,2004(6):174.
[8]韓梅梅,董國君,孫哲,等.生物傳感器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4(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