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雯
摘 要:經濟與科技的發展最大化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現代物流的興起,使得區域間的物質交換速度更快,當然,這也有賴于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在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物流行業發展下,現代社會的物流信息化建設水平日漸提高,極大地滿足了當前貨物運輸的發展需求,而未來基于物聯網的現代物流信息化發展還有待研究。鑒于此,本文通過對物聯網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分析,探究現代物流信息化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物聯網 物流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PF25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a)-00-02
在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中,物流行業起到的作用尤為關鍵,較快的物流體系能夠減少經濟活動交流的時間,提升經濟往來的速度,滿足全球化發展的需要。信息化作為21世紀發展的主流,對于各行業的促進作用非同小可,尤其是在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現代物流體系中,更是決定了行業的發展方向。
1 物聯網與現代物流信息化
物聯網發展于上世紀末,在Eposs發布的報告中,將物聯網定義為一種具有虛擬、標識個性的對象或物體組成網絡[1],換言之,物聯網是以信息技術為基本的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些信息技術包括RFID技術、GPS技術和M2M技術等。而信息化是對與信息有關的技術和手段的應用,物流信息化則是指在物流領域運用與信息有關的技術與手段,物流領域與人類的經濟活動關系最為密切,因而,物流領域的信息化應用程度相對較高。物流信息化將通訊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為物流的高效快速運作而服務,不斷滿足著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對物流持續增加的高要求。現代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現在物流信息發展的網絡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碼化、物流信息傳遞的實時化與物流信息存儲的數字化等方面[2]。
2 物聯網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
2.1 RFID技術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
RFID技術是一種可以用于貨物識別、追蹤與管理的無線通信技術,其通過在貨物上加載射頻標簽,從而對貨物的動態進行管理與跟蹤,以此輔助于貨物流通過程之中,并提供安全保障(鄧榮標,2014)。尤其是在貨物配送過程中,通過在貨物倉庫的出入中、托盤與貨架上安裝RFID讀寫器與標簽,實現貨物整體配送與流通中的信息化管理,而且,在基于信息化管理基礎之上,對貨物進行補充、調運與分配,達到降低庫存,運籌庫管,提高庫控的目的。
2.2 GPS技術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
GPS技術對于RFID技術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補充。RFID技術通過射頻傳感,只能起到對貨物的定點識別作用,但是具體的位置與線路卻無法捕捉,而利用GPS技術,則可以對貨物配送過程中進行點、線、面的全方位覆蓋。全球定位系統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主要在于對貨物的位置進行監控,從而提供在線配貨信息服務,消除貨物流動過程中的不能入庫、出倉、空返等問題,最大化的提高貨物組織水平。
2.3 傳感網絡技術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
在現代物流發展過程中,傳感網絡應用于用戶之間的數據傳輸,主要是將其他物聯網技術所得到的數據傳輸到數據庫與各級用戶之中,從而方便物流配送過程中的監控與運籌。此外,傳感網絡技術在對以貨物為目標的跟蹤中與GPS技術相得益彰,成為現代物流信息化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4 M2M技術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
作為物聯網四大核心技術之一,M2M無疑是當前物聯網在現代物流信息化中的重要表現形式,M2M技術將機器與機器之間的傳輸連接起來,使貨物流通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利用物聯網技術獲取的數據信息在各終端上的共享成為可能。M2M技術不但在機器之間實現了互聯互通,還將機器、人、物流系統三者結合在一起,通過數據轉換與共享的方式實現了三者的無縫連接,從而在人下達指令后,智能化地對設備做出選擇,并完成指令。
3 基于物聯網的現代物流信息化發展趨勢
3.1 兩化融合的發展趨勢增強
在物流網技術快速發展之下,信息化與自動化的整合趨勢將不斷增強,現代物流的信息化帶動自動化,自動化促進信息化的效果也必然明顯。首先,在信息化上,以物聯網核心技術為基礎,將RFID技術用于貨物管理,GPS技術用于貨物定位,傳感網絡技術用于數據傳輸,M2M技術則用于人機互聯,聯合作用于貨物流通過程中的環節管理上,從而促進現代物流的信息化向更深層次的發展。其次,在自動化上,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大量的人力從物流行業中解放出來,機器的應用取代了人力勞動,不僅提高了行業的整體效率,還促進了現代物流行業不斷提高生產力,以此邁向更高程度的自動化進程。現代物流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自動化的輔助,而在今后的物流行業中,智能運輸、自動倉儲、動態配送和信息控制的自動化與信息化程度將會更進一步。
3.2 物流信息平臺快速崛起
現代物流信息化發展,有賴于物聯網技術的支持,同樣,現代物流在高度繁榮之下,必然激發企業之間信息平臺的建設。現代物流信息平臺包含了供應鏈管理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系統、貨運站監控和快件自動分揀系統、條碼標識系統、貨運電子商務平臺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統等主要系統,在物流網技術充分滿足了這些系統的技術需要前提下,物流信息平臺的構建的技術難題將得到解決,而社會發展的需要,使得物流信息平臺的構建成為物流信息化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物流信息平臺,可以使物流企業利用網絡數據,對貨運企業的物流進行信自化操作及遠程控制,從而實現全球化同步作業。此外,通過搭建的物流信息平臺,還可以對物流作業進行相對規模的優化處理,例如信息錄入與存儲,數據傳輸與分析,貨物運輸與管理等,并以此實現物流企業貨運作業的公開與透明化。
3.3 物流體系的協同性大幅提升
在基于物聯網的現代物流信息化發展中,引入RFID 物聯網技術,提升民物流作業的可視化水平及自動化程度,并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物流作業在各個組織部門之間的工作效率。基于自動化物流作業下,展開物流路徑的優化與追蹤,必然使物流的整體協同性得到加強。而且,以物聯網技術應用為契機,利用物聯網的全面感知、信息傳輸和智能處理能力,加強物流企業與政府部門、貨運代理、服務機構等多個不同類型組織的協同性,發揮物流網技術在物流建設中的優越性(邱亮2016)。此外,面對國際物流行業全球化與信息化的浪潮,加強信息技術的開發,注重信息數據的采集,以高超的技術率先制定物流信息化的參數標準,從而在信息化物流的競爭中占得先機,以此拉近與世界各國物流企業的距離,達到組織與技術的協同進步。
3.4 領域內的智能技術研發浪潮迭起
我國各企業之間的物流信息系統在流程、數據、語言及接口等信息交換標準不同,在一定上阻礙了物流信息化的發展腳步,從而無法滿足全面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因此在未來的現代物流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必然要強化物流信息技術的研發,借鑒與參考國際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標準,從而豐富我國行業理論并付諸實踐。如此一來,領域內的智能技術研發也將迎來一個嶄新時代,通過加大智能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力度,提升物流信息發展的網絡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碼化、物流信息傳遞的實時化與物流信息存儲的數字化,以科技為手段推進物流信息化發展(王喜富,2014)。
4 結語
現代物流信息化的發展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物流行業的工作效率,優化配置貨運資源,改良物流作業流程。本文通過對以RFID技術、GPS技術、傳感網絡技術和M2M技術為代表的物聯網在現代物流信息化發展中的應用,探討物流信息化在兩化融合、平臺崛起、體系協同性與智能技術研發等方面的發展趨勢,旨在促進現代物流在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持下的信息化發展程度。
參考文獻
[1] 王喜富.物聯網與物流信息化[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1.
[2] 姚敏.論物聯網技術與物流信息化建設[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5(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