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妮瓦爾·圖爾蓀
摘要:有效教學是一種十分成功的教學思想,它不僅可以完成教學目標,而且可以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有效的數學教學必須要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指導目標,教師需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對有效教學理念充分的理解,在教學中采取有效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手段。本文著重探討如何構建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構建;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模式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培養數學思維與邏輯思維意識的最初階段,也是樹立正確的思維方法的重要階段。小學數學教師擔負著重要的任務,我們要以此為要求構建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教師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獲得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識。同時,充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那么,如何實施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構建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構建和諧的情感互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播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沒有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可以說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互動是師生之間有效互動的必要前提,也是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僅要更新觀念,而且要轉變角色。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就要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要善于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要適時放棄易造成師生對話障礙的三尺講臺,坐下來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交流,成為學生中的一員。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真實的想法,形成和諧的情感互動。這樣不僅能使學生較容易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能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來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趣味,從而更好的實現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構建。
二、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構建和諧的開放式數學教學
互動性的構建,是推進師生教與學的重要基礎,強調和諧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在師生之間相互平等、生生之間相互合作的基礎之上,積極開展合作學習,進而更好地創設和諧的開放式數學教學。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而且合作式的學習模式,有助于學生在合作體驗中,更好地認知和理解知識。在開展合作學習的同時,要強化對體驗式教學的組織,將學生的生活與課堂知識緊密相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例如,在“分數”的課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設計,應強化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讓學生在課堂討論中,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開放式教學的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自由結組,并且將事先買好的糖果分發給學生。“糖果”學生們不僅喜愛,而且是日常生活很常見的東西。此外,在自由結組的同時,讓各小組帶著糖,更帶著問題,在合作學習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我們小組分到了12塊糖果,大家吃了4塊,那么吃掉的糖果占分到糖果的多少呢?在這樣的問題之下,學生合作探究、相互促進,不僅解決了問題,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氛圍。
三、聯系生活實際,構建有效的生活情境
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在創設生活教學情境時,一要選取現實的生活情境。教師可直接選取教材中提供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進行加工或自己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素材作為課堂情境。二要構建開放的生活情境。教師要對課內知識進行延伸與拓展,將抽象知識學習過程轉變為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大膽提出猜想,不斷形成、積累、拓展新的數學生活經驗。三要創設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生活及興趣的了解,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創設生活情境。真正實現課的導入“生活化”――教學的導入仿佛是優美樂章的“序曲”;例題教學“生活化”――例題教學是優美樂章的主旋律;知識運用“生活化”――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仿佛是動聽的“交響樂”。生產和生活實際是數學的淵源和歸宿,其間大量的素材可以成為數學課堂中學生應用的材料。教師要做有心人,不斷為學生提供生活素材,讓生活走進課堂。真正讓文本的“靜態”數學變成生活的“動態”數學。要讓學生覺得數學不是白學的,學了即可用得上,是實實在在的。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構建,要強化教學的趣味性、探究性和情境性。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實踐探究中,讓學生主動走進數學知識,并在知識的趣味之下,大膽探究、發散思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教與學的推動者,和諧的開放式教學,進一步強調了有效教學中,“學生為本”理念的踐行,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陳厚德.基礎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董惠平.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山東教育,2004.28.
[3]邱曉軍.現實性、探索性、開放性――小學數學教學創設有效情境的探索[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5.1.
(作者單位:新疆伽師縣古勒魯克鄉歐吐拉古勒魯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