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愛》是一部成熟的女性主義文本,作者夏洛特.勃朗特通過運用豐富的表現手法,將女主人簡愛的自強自立、自尊自愛、敢于斗爭等精神充分展現出來,成為十九世紀英國女性群體渴望自由的女性代表之一。本文主要基于《簡愛》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角度,分析了《簡愛》所凸顯的女性主題。
關鍵詞:簡愛;女性主題;女性主義
作者簡介:唐瑩(1982.8-),女,四川內江人,碩士,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和ESP。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9--01
1、引言
《簡愛》是十九世紀英國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因其所蘊含的詩意主題,奠定了其在西方文學寶庫中的地位。以英國工業革命后期為時代背景,以女主人簡愛的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從自卑,變成自強自信的獨立女性的愛情故事。在當時的經濟背景下,這樣的人物形象對于抵制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具有深刻的意義。
2、突破傳統女性形象的簡愛
2.1沖破傳統女性形象
在傳統的審美視角下,簡愛不是一個“美人”,其相貌不足以取悅男性。勃朗特有意地弱化了簡愛的外表,轉而強調其知識素養,讓她靠自身的努力追求愛情,而不依附于任何一個男人。簡愛依靠豐富的精神世界實現了人格獨立和行為自主,與依附于男性的傳統女性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2.2勇于追求自我價值
簡愛在愛上羅切斯特后,絲毫沒有忘記對兩性平等和人格獨立的追求,同時也深知女性要有自我價值,不能因愛情而失去尊嚴。簡愛的形象突破了重外表而輕內涵、依附性強于獨立性、人物塑造平面化且模式化的傳統女性形象,以豐富的情感體驗、獨立的價值追求、生動的人物形象獨占敘述重心。她從外貌到精神、從形象設定到在小說中的地位,都全面體現了獨立自主的精神,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主人公”。
3、復仇者梅森伯莎
梅森伯莎仿佛是簡愛的對立面,與簡愛的命運恰好相反。整部小說之中,作者著重描寫了伯莎的四次暴力行為,即深夜闖入羅切斯特的房間放火、刺傷看望她的弟弟、阻礙羅切斯特與簡愛的婚禮和放火燒毀整個桑菲爾德莊園。她的每次復仇都將矛頭指向帶給她巨大傷害的丈夫-羅切斯特,與簡愛不同,她在男權社會中處于失語狀態,既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又無法抒發自身的情感。在外人眼中,伯莎只是一個從外貌到品行都極度不堪的瘋女人。小說雖說沒有直言羅切斯特的暴行,但其囚禁自己的合法妻子、將有疾病的女性視為家丑、因婚后性格不合而貶損發妻的行為無疑是對女性尊嚴的踐踏和侮辱。
4、女性主題的解讀
4.1人物情感
小說多次寫到,里德夫人斜靠在沙發上,她的兒女圍在周圍,在溫暖的爐火旁烤火,而簡愛則在陽臺上讀書,把凍得瑟瑟發抖的雙手伸進圍裙里。在桑菲爾德莊園的派對上,簡愛坐在一邊觀察著房間爐火旁的人們觥籌交錯,看著那一片寧靜而溫暖的玫瑰色火焰出神。在這些場景中,爐火象征著簡愛對溫暖和情感的欲望,象征著她渴望找到的生命的歸屬與平靜。
4.2女性自我意識
社會話語是社會身份的象征,女性意識從女性話語開始萌發。在傳統的文學作品中,女性是“家里的天使”、“婚姻市場上的貨品”和“男性話語的代理”,單調而膚淺的社交身份導致其社會話語弱化,最終失去了自我建構的能力。在《簡愛》中,簡愛運用自身角色開展社交,以此獲得話語權,其通過社會話語權重塑了女性的“客我”,并以此為基礎實現了“主我”,最終獲得了內部建構的“自我”。
小說中,簡愛一次次地為自己發聲,一次次在男權社會面前表達自己訴求的過程,即是她逐漸獲得話語權、重塑社會身份和人格身份的過程。小說用簡愛社交范圍和社交話語的變化過程,象征了一位女性在男權社會構建自身社會地位的奮斗過程。
伯莎強烈的、不加節制的反抗意識,使其在小說中的每一次出場都體現著強烈的反叛性,這一點與簡愛的精神內核和人生追求相仿。她反叛精神的源頭是自己悲慘的遭遇和周圍人對她的不公正待遇,她深陷命運泥潭中,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無法逃離殘酷的現實世界。她的最終結局象征著所有深陷社會壓迫中不能自拔的女性命運,她們或默默無聞地消失于歲月長河中,或化身為異化的狂人,在激烈的反抗中,將生命消耗殆盡。
與伯莎不同,簡愛的反抗源于對當時社會道德的理性反思,她壓抑的自我意識最終以理智和愛的形式找到了突破口,她在維持個人尊嚴的前提下贏得了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愛的影響下,她得到了男權社會的代表-羅切斯特的認同和幫助。簡愛在為女性主義發聲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并做出了一定的妥協,但她最終實現了伯莎未遂的夢想,其奮斗之路象征著人類文明不斷發展、不斷革新的生命力,也體現了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存在的不完整性。
5、結語
《簡愛》充分表現了女性解放的主題,小說肯定了女性群體的社會價值,并為其聲索應擁有的社會地位,極力捍衛女性群體的尊嚴,凸顯了女性日益勃發的自我意識。
參考文獻:
[1]史小平.論《簡愛》中女權主義反抗意識[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1):106-107.
[2]胡衛衛.女性主義視角下《悲慘世界》的主題思想解讀[J].電影文學,2014,No.612(15):124-125.
[3]王蕾.女性主義敘事學與當代美國女性電影[J].電影文學,2016,No.646(1):32-34.